房子是一二层的底复。年限较久,加上由于设计改动较大,层低梁多,问题很明显。
一层去掉厨房与卫生间的实际面积是80。二层主卧是26.5,儿童房是15,客卧是11.5。平均层高2.5至2.6左右。全屋设计柜体很多,因此减去柜体实际所需可能更小一些。
因此在新风设计上,一层设计风量为面积*层高*每小时换气次数,即80*2.6*1为208立方/小时。
二层则综合计算日常生活人数与空间,主卧2人计算,设计风量60立方/小时。儿童房与客卧设计风量皆为30立方/小时。
家里的暖通是交给我爸认识的人,交流下来给人的感觉就十分不靠谱,我一再要求先给我设计图纸再进一步谈,但是我爸在未见到设计图纸的情况下直接给了13万(中空地暖新风总共14)。这也导致了后续的状况百出,举步维艰。
这个所谓的经销商给我的设计方案是2台25ZDP2C,一层3进3回,二层3进2回,主管110支管75。
75的PE管实际内径是63,单位风量值为11.2立方/小时,而在保证经济风速噪音的情况下,支管风速在2.5-3.5米/秒最为合理,那么一个75支管在风速3米/秒的理想情况下风量为33.6立方/小时。
那么一层3个进风口在理想的情况下,一共的风量也才100.8立方/小时,远不满足200的设计风量。
再一个则是主管路的问题,110的主管,单位风量值为30.4立方/小时,主管的理想风速应在3.5-4.5米/秒,以风速4.5米/秒计算主管风量也才136.8立方/小时,也远远不满足200的设计风量。
因此最终的一层新风设计,为6进3回(可根据现场情况再加1进1回),160主管75主管。
由于管路、分风箱、以及其他辅材我都打算使用链风,而链风的分风箱、消音管、风帽都是150,以及25ZDP2C主机管口也都是150,所以最终的主管口径应该为150。
二层总体比较简单,由于外墙开孔问题,由原本的25ZDP2C改为15ZDP2C,4进3回设计,主管110支管75。
于是最终的新风设计图如下,所有辅材全部为链风或磐烨,也基本由我自己采购。

设计图如下:


一层去掉厨房与卫生间的实际面积是80。二层主卧是26.5,儿童房是15,客卧是11.5。平均层高2.5至2.6左右。全屋设计柜体很多,因此减去柜体实际所需可能更小一些。
因此在新风设计上,一层设计风量为面积*层高*每小时换气次数,即80*2.6*1为208立方/小时。
二层则综合计算日常生活人数与空间,主卧2人计算,设计风量60立方/小时。儿童房与客卧设计风量皆为30立方/小时。
家里的暖通是交给我爸认识的人,交流下来给人的感觉就十分不靠谱,我一再要求先给我设计图纸再进一步谈,但是我爸在未见到设计图纸的情况下直接给了13万(中空地暖新风总共14)。这也导致了后续的状况百出,举步维艰。
这个所谓的经销商给我的设计方案是2台25ZDP2C,一层3进3回,二层3进2回,主管110支管75。
75的PE管实际内径是63,单位风量值为11.2立方/小时,而在保证经济风速噪音的情况下,支管风速在2.5-3.5米/秒最为合理,那么一个75支管在风速3米/秒的理想情况下风量为33.6立方/小时。
那么一层3个进风口在理想的情况下,一共的风量也才100.8立方/小时,远不满足200的设计风量。
再一个则是主管路的问题,110的主管,单位风量值为30.4立方/小时,主管的理想风速应在3.5-4.5米/秒,以风速4.5米/秒计算主管风量也才136.8立方/小时,也远远不满足200的设计风量。
因此最终的一层新风设计,为6进3回(可根据现场情况再加1进1回),160主管75主管。
由于管路、分风箱、以及其他辅材我都打算使用链风,而链风的分风箱、消音管、风帽都是150,以及25ZDP2C主机管口也都是150,所以最终的主管口径应该为150。
二层总体比较简单,由于外墙开孔问题,由原本的25ZDP2C改为15ZDP2C,4进3回设计,主管110支管75。
于是最终的新风设计图如下,所有辅材全部为链风或磐烨,也基本由我自己采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