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上是到手时的状态,灌满极黑,结果不下墨
这要搁别人得哭;但我却笑逐颜开——
狠劲一掰,变成汪墨状态


上图是带走后,以1980年代拉力器强行扩胸法,各种改变中缝
结果是:10倍下墨,BB字迹,极黑20秒不干……同时,反写真流畅
此时铱粒位状态已经不对,不像上支m600-ef双色尖一掰入魂,还浪费了2g极黑


以上则是卸金片调整后的字迹,直接晨光A4测试
笔迹恢复正常M粗细,下墨改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捺细不变
铱粒位反转,原始铱粒位和书写角决不是最佳,关于此点我完全确定
相比之下,笔包中的各种钢笔,那绝对是比长刀研好写万倍了
(预定介绍一下m1000半弹尖。注意,是当作弹性尖来用,不是偶尔写个粗笔划)
最近我调好了两只非常有难度的刀锋,bock 060和lamy z55
本来,刀锋应该是完全滑腻的写感,才算到位(060就是,故不可用于书法)
但z55和这个纳沃,都是有沙音的
(阻尼不一般,作为有书法用途的硬笔来说,恰到好处)。
纳沃这个沙音几乎就是写乐级别,较为完美
最终我彻底抛开“刀锋”二字,以一般写感来校正铱粒,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写感
(万向顺逆,阻尼接近,声音接近,正反长横,乃至大竖,皆不拉胯)
尽管这就是个很普通的粗尖刀锋钢笔——
我要表达一下纳沃这个定制刀的优点:
(劝君千万被被“刀”字迷晕,论笔迹我随便找只球头都可以比它写得漂亮,还更好写;
因此我放弃了买什么硬橡胶款平顶万元长刀KOP的念头,凌美是一个效果,14k照样弹)
1、打磨是万宝龙式,标准的龙刀
2、书写面大,宽容度非常高,好调整
3、活塞改善,非常好用
4、硬橡胶配色可以,但笔夹是歪的(考虑到价格,这都不是事儿)
5、出厂状态之所以不下墨,是因为要出锋,因此对铱粒“收尖”,导致中缝困难
将铱粒顶端收至“窄且尖”以求字细和出锋,是极为错误的打磨方式,龙刀流即是如此
但是,妙音抵消了捺细的缺点
但是,派克老刀,伯克新刀,都没有“收尖”的动作,因此字迹既有刀锋的飘逸(蚕头),
又绝无捺细丑态。中华全球英雄金笔,是克刀打磨,故无捺细,随意出锋
现在民间一搞就是28层刀,铱粒顶部之愈尖,捺细则愈丑,这完全是荒谬的
若您真牛擦儿的话,建议还是吴竹吧~END~
PS:从亚马孙上以700的到手价买了一只总统18c-F,到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