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
散文/杨泽明
孤独是一种常态,伴着我们的出生以至老去,试想想看:每一个婴儿的降生,摆脱母体的脐带后,哇哇地大声叫着来到这个人世间,他何尝是谁陪着来到的?年华易逝,韶华难寻,花开花谢,当垂垂老矣,虽有儿女陪伴在一边,可是,人终将一死,又有谁的灵魂,是相伴相随的?
还是年轻呵,我的空荡荡的心腔里,有一种欲望在催促我,仿佛有层层波浪翻天覆地向我遮盖而来,它在翻滚在奔腾,它要逼我就范,它用锐利的角刺着我。我无声地挣扎,说什么我都要打赢这场仗。
我捂着伤口独坐窗前,一扇窗隔着我和外面的世界。一道闪电划过:心里的他,是否安然无恙?他还记得当年的豪情吗?他还记得他说过‘别人在我们伤口上撒盐却只是让我们轻轻用手一擦,就完事了。’吗?
仍是不惬意!我惴惴不安,一颗心在偌大的时空中,有时觉得无处安放,四处明明是瞧不见的峭壁,明明是春寒钻心而还要陪着脸笑说是倒春寒。我忽然很恨自己,刚刚饭桌上的污言烂语,明明是言过饰非;茶杯酒盅之中,明明还残存我吻过的言不由衷口不对心逢场作戏的苦水,一转身,我还要对着那朵让百人献媚千人赞美的玫瑰花,报以一笑。
我这是何苦呢?其实,众人一起喝茶的时候,我是独饮;酒盏对敲,我听到了空寂灵魂在时空中的嬉戏声,看到了他们扮着各自的鬼脸假装熟识地相亲相爱。
这些日子里,我害怕孤独,我的一些朋友谈话,犹如滔滔的黄河水,他们沾了蜜的话语里仿佛有着春的甜香,只是,我越来越怕了,因为生命的四季里,不只是只有春天。等到北风肆虐的时节里,我把自己紧紧裹在被窝里,才恍然知道被窝里原来只有一个我。滔滔的言论化作一阵寒风,扑到我脸上时都只是嗖的一下就过去了,更别谈是否到达我的心里?
今晚大雨滂沱。雨这个精灵,企图侵入我这间屋子,它那么地有耐心,一次次用力敲打着窗户,当风来了,有着助威者,雨就更来劲了,拼了命地捶打着窗户的双手,但是窗户把双手攥紧了,丝毫也不给任何机会。“风”和“雨”合力起来,攻打这扇窗户,原来朝着共同目的的人总能携手,他们以为这样会有更大的力量,可不知道:风终究会逝去的,当风离场了,雨丝哪怕再不情愿,仍然打湿了窗棂,它又奈何得了紧握双手的窗户吗?
孤独的窗户,把自己蜷缩成一团,却有巨大的力量。一想到这里,我握紧了双手,朝着空气虚晃了一下,空气好像动了,我的心也动荡了一下,如风过春池、雨打芭蕉。
原来,用我的双手足以打破窒息的空气,一旦逃避了,退缩了,反而只会让凝滞的气流更霸道地聚集起来。原来,我选择热闹的生活,只是苦行僧一般的生活,我拿着一个化斋的金鉢盛来了别人遗弃的米粒;我的挤眉弄眼,换来了别人的不屑一顾。
现代人似乎不再孤独了,在网络上、在聊天群里,在视频软件在直播室,你一句我一句,不管男女老少、不管熟识陌生、不管真人假人机器人,反正逗你玩、侃大山、穿迷彩衣,没完没了、前言不搭后语、真真假假过一场,不用负“责任”甚至是不用动脑子。每当这样的时刻,我揪心地独坐,这难道就是理想中的生活吗?
当然,选择了孤独,也需要勇气,要有不被理解不被认同的准备,一朵深山里的花即使被忽略了,仍然自由地绽放在幽深的山谷里;一朵浮动的云,迎着被漠视的眼光,自由漂浮于高高的蓝天之上。
今夜我独坐窗前,一扇透明的窗暂时地把我与外面的世界隔开了。但明天,我又必须涌入别人的生活里。这并不矛盾,因为选择孤独,并不意味着要离群索居,一个人也没有逃离人群的义务,只是说:如果一个人不会独立思考,只是向往芜杂的人事、哄抢一通的购物,人云亦云、熙熙攘攘,那他的灵魂永远得不到丰盈,就像一片月,向往诗人们的膜拜,从高高的天走了下来,那她就不能亘古冷寂地挂在那样高的天上。
或许应该这样:当他思考的时候,眼前的人群就暂时消失了,他的冷峻、犀利、理性,占据了上风,他穿过喧闹的人群,走向了僻静的小路。他看着一张张粉饰的脸,看到了里面的暗黑、灰沉以及阴晦,却不拆穿也不相信。他在人群里永远是一个孤独的人。
似乎不能用注定这个词,没有人是注定要做什么的,更没有人注定成为什么人。命运不可妄谈,时势不可假设。只能说,我的选择并不能代替你的选择,因为生命的通道无比逼仄,仅容一人经过,拥着、挤着、推着,都不是科学的做法。我在孤独的时光隧道里,曲折向前走去,你也可能已经在出口了。
真是奇怪!今晚我的这点文字让别人见到后,岂不是要以我的孤独,去召唤别人一起孤独?那可真是罪过,因为孤独只能共鸣,而不能登高一呼,只能像一个穿着补丁浆洗干净的乞丐,却不能君王般盛气凌人飞扬跋扈。
作者简介:
杨泽明,中学语文教师,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揭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揭阳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先后获得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举办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全省征文大赛三等奖,揭阳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举办的“传承侨批文化弘扬侨批精神”征文大赛三等奖,普宁市第十二届“铁山文艺奖”等各级奖项。
散文/杨泽明
孤独是一种常态,伴着我们的出生以至老去,试想想看:每一个婴儿的降生,摆脱母体的脐带后,哇哇地大声叫着来到这个人世间,他何尝是谁陪着来到的?年华易逝,韶华难寻,花开花谢,当垂垂老矣,虽有儿女陪伴在一边,可是,人终将一死,又有谁的灵魂,是相伴相随的?
还是年轻呵,我的空荡荡的心腔里,有一种欲望在催促我,仿佛有层层波浪翻天覆地向我遮盖而来,它在翻滚在奔腾,它要逼我就范,它用锐利的角刺着我。我无声地挣扎,说什么我都要打赢这场仗。
我捂着伤口独坐窗前,一扇窗隔着我和外面的世界。一道闪电划过:心里的他,是否安然无恙?他还记得当年的豪情吗?他还记得他说过‘别人在我们伤口上撒盐却只是让我们轻轻用手一擦,就完事了。’吗?
仍是不惬意!我惴惴不安,一颗心在偌大的时空中,有时觉得无处安放,四处明明是瞧不见的峭壁,明明是春寒钻心而还要陪着脸笑说是倒春寒。我忽然很恨自己,刚刚饭桌上的污言烂语,明明是言过饰非;茶杯酒盅之中,明明还残存我吻过的言不由衷口不对心逢场作戏的苦水,一转身,我还要对着那朵让百人献媚千人赞美的玫瑰花,报以一笑。
我这是何苦呢?其实,众人一起喝茶的时候,我是独饮;酒盏对敲,我听到了空寂灵魂在时空中的嬉戏声,看到了他们扮着各自的鬼脸假装熟识地相亲相爱。
这些日子里,我害怕孤独,我的一些朋友谈话,犹如滔滔的黄河水,他们沾了蜜的话语里仿佛有着春的甜香,只是,我越来越怕了,因为生命的四季里,不只是只有春天。等到北风肆虐的时节里,我把自己紧紧裹在被窝里,才恍然知道被窝里原来只有一个我。滔滔的言论化作一阵寒风,扑到我脸上时都只是嗖的一下就过去了,更别谈是否到达我的心里?
今晚大雨滂沱。雨这个精灵,企图侵入我这间屋子,它那么地有耐心,一次次用力敲打着窗户,当风来了,有着助威者,雨就更来劲了,拼了命地捶打着窗户的双手,但是窗户把双手攥紧了,丝毫也不给任何机会。“风”和“雨”合力起来,攻打这扇窗户,原来朝着共同目的的人总能携手,他们以为这样会有更大的力量,可不知道:风终究会逝去的,当风离场了,雨丝哪怕再不情愿,仍然打湿了窗棂,它又奈何得了紧握双手的窗户吗?
孤独的窗户,把自己蜷缩成一团,却有巨大的力量。一想到这里,我握紧了双手,朝着空气虚晃了一下,空气好像动了,我的心也动荡了一下,如风过春池、雨打芭蕉。
原来,用我的双手足以打破窒息的空气,一旦逃避了,退缩了,反而只会让凝滞的气流更霸道地聚集起来。原来,我选择热闹的生活,只是苦行僧一般的生活,我拿着一个化斋的金鉢盛来了别人遗弃的米粒;我的挤眉弄眼,换来了别人的不屑一顾。
现代人似乎不再孤独了,在网络上、在聊天群里,在视频软件在直播室,你一句我一句,不管男女老少、不管熟识陌生、不管真人假人机器人,反正逗你玩、侃大山、穿迷彩衣,没完没了、前言不搭后语、真真假假过一场,不用负“责任”甚至是不用动脑子。每当这样的时刻,我揪心地独坐,这难道就是理想中的生活吗?
当然,选择了孤独,也需要勇气,要有不被理解不被认同的准备,一朵深山里的花即使被忽略了,仍然自由地绽放在幽深的山谷里;一朵浮动的云,迎着被漠视的眼光,自由漂浮于高高的蓝天之上。
今夜我独坐窗前,一扇透明的窗暂时地把我与外面的世界隔开了。但明天,我又必须涌入别人的生活里。这并不矛盾,因为选择孤独,并不意味着要离群索居,一个人也没有逃离人群的义务,只是说:如果一个人不会独立思考,只是向往芜杂的人事、哄抢一通的购物,人云亦云、熙熙攘攘,那他的灵魂永远得不到丰盈,就像一片月,向往诗人们的膜拜,从高高的天走了下来,那她就不能亘古冷寂地挂在那样高的天上。
或许应该这样:当他思考的时候,眼前的人群就暂时消失了,他的冷峻、犀利、理性,占据了上风,他穿过喧闹的人群,走向了僻静的小路。他看着一张张粉饰的脸,看到了里面的暗黑、灰沉以及阴晦,却不拆穿也不相信。他在人群里永远是一个孤独的人。
似乎不能用注定这个词,没有人是注定要做什么的,更没有人注定成为什么人。命运不可妄谈,时势不可假设。只能说,我的选择并不能代替你的选择,因为生命的通道无比逼仄,仅容一人经过,拥着、挤着、推着,都不是科学的做法。我在孤独的时光隧道里,曲折向前走去,你也可能已经在出口了。
真是奇怪!今晚我的这点文字让别人见到后,岂不是要以我的孤独,去召唤别人一起孤独?那可真是罪过,因为孤独只能共鸣,而不能登高一呼,只能像一个穿着补丁浆洗干净的乞丐,却不能君王般盛气凌人飞扬跋扈。
作者简介:
杨泽明,中学语文教师,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揭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揭阳市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先后获得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举办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全省征文大赛三等奖,揭阳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举办的“传承侨批文化弘扬侨批精神”征文大赛三等奖,普宁市第十二届“铁山文艺奖”等各级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