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吧 关注:1,468,800贴子:10,063,409
  • 11回复贴,共1

中国的隐逸文化:解读大隐于市,小隐于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隐隐于朝,小隐隐于薮″。语出《饭牛歌》,是春秋齐桓公时的一位人物,《左传》《离骚》《淮南子》有载。
后来又演绎出大隐中隐小隐。隐居",在古代成为有为者的一种追求,从而逐渐形成"隐逸文化"。  意思是小的隐士隐藏于山林,大的隐士隐藏于市集朝中。这两句话是中国道家哲学思想,自古隐士向往山林,竹休七贤与陶渊明为人称道。古代"隐士"的三种境界
有能力的人、看破人生的人,希望解甲归田,忘却世事,与世无争,沉湎于桃源世外,借助周围的环境,过隐居的生活,这是"小隐"。
真正有能力的人,隐居于喧闹的市井之中,视他人与 嘈杂于不闻不见,从而求得心境的宁静,这是"中隐"。大隐隐于市”出自于东晋王康琚《反招隐诗》,意思是真正大彻大悟的隐士,不必像伯夷一样隐居山林,我即便是在朝廷之中,也可以隐居。隐于朝市,不过是一种借口。老子最终西出函谷,姜子牙垂钓渭滨,屈原流落三湘,陶渊明归去来兮于田园。愿能结芦山野,退而隐,依木闲坐,隐而狂.
何时能,披发仗剑破门去,采菊南山香满襟.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12-18 18:48回复
    隐居吧像老师这样的隐士屈指可数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12-19 05:07
    收起回复
      河南下雪了没,云南我都觉得冷得受不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12-19 09:49
      收起回复
        俺路过学习学习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12-19 15:0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