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测作者所有的三国知识都来源于三国演义和厚黑三国文,甚至有可能三国演义都没看完,而且极度缺乏历史常识甚至是小说常识。
1.作者很喜欢把谋士写成什么情况都志得意满,什么情形都能料敌机先,哪怕自己生杀大权都掌握在他手中,然后被主角自己用对历史进程的了解程度来打他脸的样子。但是其实历史上根本不可能这样,现代信息传播变得廉价了,所以很多事情的细节我们都能知道的清清楚楚。但历史上的那些谋士,他们没有雷达,没有无线网,出于很多限制,开战时他们最多只能得到百分之五十的信息,然后从这百分之五十的信息里做出一些准确率不足百分之五的推断,然后这些推断里选出比较正确的一个做出行动。
比较简单的例子:五代时期晋梁之战,李存勖的运输队被晋国的部队发现然后被打跑了,后续的部队一看以为他们败了也跟着跑了。第二天一清点伤亡才发现,原来那天他们其实赢了。
三国时期也有,界桥之战,袁绍被公孙瓒的一对骑兵攻到身前,袁绍的谋士田丰劝他回营避战,袁绍不听,举着剑亲自指挥战斗。对方一看这里抵抗很激烈,跑了。
得亏这战袁绍赢了,我们还能夸一块他特别神勇,要是那对骑兵冲了过去杀了袁绍,那估计历史就会说袁绍不听谋士相劝,送人头于阵前。
三国演义不可能真正的还原历史,于是把剧情设定成一定时间谋方的谋士单方面开挂,而这作者让所有的谋士都加大,然后嘴上说着尽量做到历史上郭嘉的能力,实则让自己开更大的挂………
1.作者很喜欢把谋士写成什么情况都志得意满,什么情形都能料敌机先,哪怕自己生杀大权都掌握在他手中,然后被主角自己用对历史进程的了解程度来打他脸的样子。但是其实历史上根本不可能这样,现代信息传播变得廉价了,所以很多事情的细节我们都能知道的清清楚楚。但历史上的那些谋士,他们没有雷达,没有无线网,出于很多限制,开战时他们最多只能得到百分之五十的信息,然后从这百分之五十的信息里做出一些准确率不足百分之五的推断,然后这些推断里选出比较正确的一个做出行动。
比较简单的例子:五代时期晋梁之战,李存勖的运输队被晋国的部队发现然后被打跑了,后续的部队一看以为他们败了也跟着跑了。第二天一清点伤亡才发现,原来那天他们其实赢了。
三国时期也有,界桥之战,袁绍被公孙瓒的一对骑兵攻到身前,袁绍的谋士田丰劝他回营避战,袁绍不听,举着剑亲自指挥战斗。对方一看这里抵抗很激烈,跑了。
得亏这战袁绍赢了,我们还能夸一块他特别神勇,要是那对骑兵冲了过去杀了袁绍,那估计历史就会说袁绍不听谋士相劝,送人头于阵前。
三国演义不可能真正的还原历史,于是把剧情设定成一定时间谋方的谋士单方面开挂,而这作者让所有的谋士都加大,然后嘴上说着尽量做到历史上郭嘉的能力,实则让自己开更大的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