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特钢B01-3/03地块(以下简称“调查地块”)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童家溪镇马山垭社区,占地面积为26092.8m2(约39.1亩)。北至规划绿地,南至规划绿地,东至同兴南二支路,西侧至B01-4地块(规划绿地)。中心经坐标为106.43955,29.65798。
调查地块1992年前为农村集体用地(居民区、荒地),1992年地块中部由重庆特钢厂出资建设家属楼(3栋);2008年私人在特钢家属楼紧邻区域搭建了彩钢棚,进行旧门窗翻新活动;2010年,因旧门窗市场的扩张,沿同兴南二支路搭建3个彩钢棚用于堆放旧门窗;至2017年,调查地块内的私人违章搭建全部拆除;2022年1月,特钢家属区拆除,建渣外运。调查地块东侧及西侧一直为原始地貌。
目前调查地块整体闲置,西北角为居民区,原旧门窗市场及特钢家属楼的建构筑物已全部拆除,且设置围挡专人看守。调查地块由同兴南二支路贯穿,地势由西向东倾斜,东侧及西侧为原始地貌,无外来固体废物进入场内。根据相关现行规划,调查地块规划为R2-二类居住用地。因此,土壤环境质量按照《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的第一类用地筛选值评价。
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9)要求,以及前期调查及现场踏勘情况,本次调查将地块划分为6个重点区域(合计面积4900m2)和非重点区域(约合21192.8m2),在地块内共布设了11个土壤监测点位,其中重点区域7个土壤检测点位,非重点区域4个土壤监测点位,共采集了15个土壤样品。土壤样品监测因子包括《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表1中所有项目、表2中石油烃以及pH值、锌、锰。
监测结果表明,调查地块内送检土壤样品中关注污染物的含量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一类用地筛选值。锌、锰的含量未超过《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2019)推导出的第一类用地土壤污染风险控制值。
根据《重庆市沙坪坝工业园区A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园区周边共布设五处地下水监测井,钻探了解片区地下水情况:区域内及其外围泥岩厚度大、分布广,属弱透水层,地下水贫乏,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结合采样过程中所有点位均钻探至基岩,未见地下水,因此本次调查未对地下水进行采样。
北碚特钢B01-3/03地块土壤质量能满足当前规划用地性质的要求。
调查地块1992年前为农村集体用地(居民区、荒地),1992年地块中部由重庆特钢厂出资建设家属楼(3栋);2008年私人在特钢家属楼紧邻区域搭建了彩钢棚,进行旧门窗翻新活动;2010年,因旧门窗市场的扩张,沿同兴南二支路搭建3个彩钢棚用于堆放旧门窗;至2017年,调查地块内的私人违章搭建全部拆除;2022年1月,特钢家属区拆除,建渣外运。调查地块东侧及西侧一直为原始地貌。
目前调查地块整体闲置,西北角为居民区,原旧门窗市场及特钢家属楼的建构筑物已全部拆除,且设置围挡专人看守。调查地块由同兴南二支路贯穿,地势由西向东倾斜,东侧及西侧为原始地貌,无外来固体废物进入场内。根据相关现行规划,调查地块规划为R2-二类居住用地。因此,土壤环境质量按照《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的第一类用地筛选值评价。
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9)要求,以及前期调查及现场踏勘情况,本次调查将地块划分为6个重点区域(合计面积4900m2)和非重点区域(约合21192.8m2),在地块内共布设了11个土壤监测点位,其中重点区域7个土壤检测点位,非重点区域4个土壤监测点位,共采集了15个土壤样品。土壤样品监测因子包括《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表1中所有项目、表2中石油烃以及pH值、锌、锰。
监测结果表明,调查地块内送检土壤样品中关注污染物的含量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一类用地筛选值。锌、锰的含量未超过《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2019)推导出的第一类用地土壤污染风险控制值。
根据《重庆市沙坪坝工业园区A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园区周边共布设五处地下水监测井,钻探了解片区地下水情况:区域内及其外围泥岩厚度大、分布广,属弱透水层,地下水贫乏,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结合采样过程中所有点位均钻探至基岩,未见地下水,因此本次调查未对地下水进行采样。
北碚特钢B01-3/03地块土壤质量能满足当前规划用地性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