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进中学,当年作为杭四中的分校,一直是人们趋之若鹜的地方,上城区并没有几所好学校,勇进大抵就是其中一座了。记得当年的学校制度并没有如今一般完善,从公办到民办,从保送到摇号,一路经历杭州市政策的变迁,成为一个小缩影。
我记得我应当时在02年左右入的勇进中学,我的记忆早就模糊了,如果没有99干部履历表,我甚至都不知道我曾经发生的故事。
当时的勇进中学还在四益路,没有自己的校区只能同清河中学在一道办学,我父母总是教育我要好好读书,上了勇进便是上了杭四,上了杭四便是摸到了高校的大门,后来我并不记得窗明几净的教师,记不得郎朗书声,只记得某个昏暗的地下车库以及白瓷贴满的墙壁,白瓷砖在那个年代早就不是装修的风向了,它只是时刻提这所学校悠久的历史,沉淀着历史的味道;还有那人群熙攘的操场,不过那可不是属于勇进人所有的,那时的勇进人应当是一路前行,避开惠民路上此起彼伏的“地雷”,脚踏希望迈入杭四中进行体育运动的,那是我童年快乐的回忆,笑人有,同笑人无,“地雷”你炸到了,别人炸不到,这就是一种乐趣。
初进勇进我是很兴奋的,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教学不会只用杭州话——我小学时的老师总是会不由自主的用杭州话开始教学,苦了我们这些不懂杭州话的学生;另也是一种新生活的开始,从小升初后,仿佛一下子人进行了蜕变,再不是那个懵懵懂懂的小屁孩了,理当是个大人了,再过些年,或者这些年,都已经进入叛逆期了。老师也大抵是好的,只是我一直没感受到学校和老师的温暖,这又是另一件事了。
勇进中学伴随着的我的初中和成长,在我的青春叛逆期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的懵懂,我的初恋,我的青春的终结和我抱憾一生的回忆。
刚入初中时我是兴奋的,我总算是个大人了,从小学生荣升了初中生。但从小学开始的桀骜不驯一直无法抛弃,我渴望做大做强,再创辉煌;这是笑话,我只是渴望不是芸芸众生的那一人,我想做最好最强,从我入学的编号开始,我想我便应当是那个学习成绩在班中顶优的,人人夸赞的学生,那样的我才符合我一贯的学霸人设,小学时的满分,理当延续到初中。
但初中给我狠狠的一记耳光,教会了我什么是谦逊。并不是学校的课程有多难,而是人情世故和习惯社会。
我迄今为止都记得当我第一次在停车场里遇到敲诈的小青年——我仍记得他们的名字,初二的金叶和初三的童辉;从我稚嫩的手中夺去20块钱,美其名曰保护费,并警告我明日若不再带来20块钱便要狠狠揍我一顿;我也记得我跟同学开玩笑,或许有意无意的用臂弯卡住对方脖子后对方的父亲前往学校,把我在铺满白瓷砖的厕所狠狠揍了一顿的痛楚,在白瓷砖上留下一抹嫣红的血渍。那是30余岁成年人对未成年的凌辱,我记的那么深,至今都难以忘怀,所见一切的老师只是匆忙的与我家打电话联系,却不知道怎么对我进行救赎,那时的我,只是每日惶惶的不可终日。
从此以后我的成绩便一落千丈,我仍看的懂黑板的教案,我也仍有一颗渴望学习的心,但我恐慌于高年纪生对我的敲诈,如何才能赚够明天的保护费?又该如何逃避现有的日子?我又恐慌于我是否能与同学处好关系,不至于对方的父亲到学校来痛扁我一顿。
想到这里我头都大了,初中时的我,想必是无法处理好这样的关系的,我只能用逃避来让自己忘却那些痛苦的回忆。
我记得初二时本校获批了原清波中学的校址,低年级(指我们)再也不用同清河中学挤在一起了,但是痛苦从未结束。没有了高年级学生的霸凌,却有了校园的小团体。在树林间的舞蹈房内,有着形形色色在当年看起或许很cool的学生们,更是有我当年暗恋的女孩儿—N,小舞蹈房就是学生们的秘密基地,好似不去就会脱离学校,脱离团体一般,我就像只苍蝇一般一直围绕在她的身边,无论是在教室也好,还是在舞蹈房也罢,我只想出现在每一个有她的世界。
N是我在初中喜欢的女孩儿,但除了她以外我曾在小学时喜欢过一个女孩Z——她后来成了我母校的教师,虽然最后复盘也许她那时也许可能大概一直没喜欢过我,但是在初中时,就在她在实验班时下课的某一天时,我带着她来到我班级,带她见到了N,我扬着头说——这是我的小学好朋友。我那一刻好希望N能吃一点的醋,让她知道,你瞧,我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会喜欢,也哪怕那时候我一点都不懂感情,也根本不知道当时的暗恋多么可笑,我仍骄傲了很久,我那时觉得有一种初恋与现任相见的莫名的快感,我觉得我把我的童年和我的现在糅合在一起了。
总而言之后来学校里一群不学好的学生就混迹于小树林的舞蹈房中了,我们在应当上课的时候跷课在舞蹈房中嬉戏,我们在那里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
初二时发生了很多事,如我之前所说的,我们搬了新校区,不再和清河中学一道为伍,勇进成了独立学校,再不是杭四中的民办部,而我们的原校长,一个惹人喜爱的小老太婆退休了,原谅我真的一时忘记她的名字了,她总是爱威胁我,再不听话就要给我吃处分,但直到她退休也没有给我吃过一张真正的处分。她笑起来总是眯着眼,我从她的眼睛里能看出对学生的爱护,我有恃无恐。
陶德明同志接替了她的位置——我小时候不懂,长大了确实懂了很多,陶德明确实是我们的同志,我家好些亲戚都是民盟成员,他的履历这都是从百度百科里看来的。而我的爱人,也在人大会议中见过他些许次,不得不说都是一种隐约的缘分。我想陶德明同志在当时应当最讨厌的也是我了,这个害群之马,缘何一直在学校中,搞的这一届学生都是这么一个鸟样,德明同志,是这样吧?
同时,王爱民同志担任了我班班主任的职务,我对他一直有佩服之情,因为当年他殴打某男生时的英姿至今是我回忆的笑谈。记忆中的爱民同志先是一拍桌子震慑全场,再是一记书本投掷砸向对方造成眩晕;手停脚不停,倚仗腿长手长,爱民同志在学生恢复意识前已然到了对方跟前,一记下锤击紧跟一记上锤击,再不学好的同学也不会在他的语文课上讲话了。我至今记得那个同学名字叫FZ,我们都叫他阿财。那时的他有着难以掩饰的帅气,而如今的他,只有难以掩饰的秃头,再次见面时我只觉得校草般的帅哥成了黄渤,有很多原因让他断了与所有人的联系,成为了一个特立独行的猪。我记不得他对同学有多么的爱护,但我记得他含辛茹苦的一再和我谈心,让我放弃学业,放弃未来。
初二就那么波澜不惊的过去了,转眼到了初三,我这样的坏学生早已不配和普通同学一道上课了,老师对我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我愿意,天天都是体育课。让我变成这般模样,一是归咎于厌学的叛逆期,另一个便是归咎于杭州当年盛行的小混混时代了。那时候可以说小混混横行于世,古惑仔比书本更有说服力。作为学生没有谁罩着好像就是寸步难行似的,我初一时经历的金叶、童辉的恐惧再一次笼罩我的心头,只想迫切的找到一个强壮的靠山,毕竟我的发育没有突变,既不高也不壮,半儿八截,属于人群中的中庸,但我的性格却不允许我成为被欺凌的对象,于是我逃课,往“社会”上靠拢,我是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王,在初三中横行霸道。
也是在这一年,我藏在抽屉里的写给N的一大摞“情书被好事者发现了,他们抽出我未寄出的历时三年的小作文——我平常没事便写与暗恋的N日常的小作文,对着班级全体大声宣读,我喜欢的N在听完整篇“告白”后拿着“情书”躲进了厕所,大哭一场,得知故事的那个装做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的我,在此刻只有掩饰不住的无助和慌张,也就是在那一刻我才知道原来我这些年的一切只是可笑的虚张声势,我被打入了谷底,也认清了自己,我开始更放纵自己的沉沦。
我开始逃避班级,用篮球逃避备战中考的课程,在操场挥洒汗水我嘲笑他们在教室内的循规蹈矩,而他们嘲笑我离经叛道,我们彼此不屑。
最终初中就那么不经意的结束了,没有什么骤然的爆发,突然有一天学校不再开课,我们鱼贯前往他校考试,分配自己的命运,在这之后,无论是Z还是N,都成为我生命中的一个过客,就那么戛然而止了。
我终究没有加入初中的QQ群和微信群,其实我也不知道我们班是否有这样的一个群,甚至在我的人生的前十年里我全然不在意是否跟初中还有所关联,却在我的后十年里无比怀缅我逝去的青春。
那些年我就这样仿佛消失了,直到今天我仍想不起大多初中时同学的面貌,他们是如此的模糊,我确信坐我身后的是N,以及她同桌的男人婆P;我记得有个喜欢眯着眼看黑板的L,也有个一直不学好的Y,我也记得后排的那几个高个子,哦对了,还有个CY同学,老是被我们欺负和霸凌,终有一天懂得了反抗,争取了自己的地位,那时的我们太恶劣了,将霸凌当成一种拉帮结伙的手段,而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才会怨恨自己做的一切的恶,但即使有再多的后悔,也随着时间流逝,再也回不来了。
直到今天,我依然会想起那个告别的夏天,与之一同伴随的是嗅觉的记忆。我记得校园操场暴晒后水泥地的干涩味;我记得学校后门小卖店里卖的饼干的葱香味,在篮球场里挥洒汗水的少年身上的汗臭味,地下室那令人窒息的霉味和那朵绽放在白瓷砖上的血味,以及那个我曾写了三年小作文情书却一直未曾寄出信的,以戏剧方式黯然收场的暗恋的N身上淡淡的体香味,……于是就这么结束了,我的初中,和我的青春。
很多年后我看着一部缅怀青春的学校片潸然泪下,我一时竟不知道我哭的究竟是我可悲的青春时期,还是我可悲的人生选择题。
曾经的初一(四)班、初二、三(三)班,YY留
我记得我应当时在02年左右入的勇进中学,我的记忆早就模糊了,如果没有99干部履历表,我甚至都不知道我曾经发生的故事。
当时的勇进中学还在四益路,没有自己的校区只能同清河中学在一道办学,我父母总是教育我要好好读书,上了勇进便是上了杭四,上了杭四便是摸到了高校的大门,后来我并不记得窗明几净的教师,记不得郎朗书声,只记得某个昏暗的地下车库以及白瓷贴满的墙壁,白瓷砖在那个年代早就不是装修的风向了,它只是时刻提这所学校悠久的历史,沉淀着历史的味道;还有那人群熙攘的操场,不过那可不是属于勇进人所有的,那时的勇进人应当是一路前行,避开惠民路上此起彼伏的“地雷”,脚踏希望迈入杭四中进行体育运动的,那是我童年快乐的回忆,笑人有,同笑人无,“地雷”你炸到了,别人炸不到,这就是一种乐趣。
初进勇进我是很兴奋的,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教学不会只用杭州话——我小学时的老师总是会不由自主的用杭州话开始教学,苦了我们这些不懂杭州话的学生;另也是一种新生活的开始,从小升初后,仿佛一下子人进行了蜕变,再不是那个懵懵懂懂的小屁孩了,理当是个大人了,再过些年,或者这些年,都已经进入叛逆期了。老师也大抵是好的,只是我一直没感受到学校和老师的温暖,这又是另一件事了。
勇进中学伴随着的我的初中和成长,在我的青春叛逆期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的懵懂,我的初恋,我的青春的终结和我抱憾一生的回忆。
刚入初中时我是兴奋的,我总算是个大人了,从小学生荣升了初中生。但从小学开始的桀骜不驯一直无法抛弃,我渴望做大做强,再创辉煌;这是笑话,我只是渴望不是芸芸众生的那一人,我想做最好最强,从我入学的编号开始,我想我便应当是那个学习成绩在班中顶优的,人人夸赞的学生,那样的我才符合我一贯的学霸人设,小学时的满分,理当延续到初中。
但初中给我狠狠的一记耳光,教会了我什么是谦逊。并不是学校的课程有多难,而是人情世故和习惯社会。
我迄今为止都记得当我第一次在停车场里遇到敲诈的小青年——我仍记得他们的名字,初二的金叶和初三的童辉;从我稚嫩的手中夺去20块钱,美其名曰保护费,并警告我明日若不再带来20块钱便要狠狠揍我一顿;我也记得我跟同学开玩笑,或许有意无意的用臂弯卡住对方脖子后对方的父亲前往学校,把我在铺满白瓷砖的厕所狠狠揍了一顿的痛楚,在白瓷砖上留下一抹嫣红的血渍。那是30余岁成年人对未成年的凌辱,我记的那么深,至今都难以忘怀,所见一切的老师只是匆忙的与我家打电话联系,却不知道怎么对我进行救赎,那时的我,只是每日惶惶的不可终日。
从此以后我的成绩便一落千丈,我仍看的懂黑板的教案,我也仍有一颗渴望学习的心,但我恐慌于高年纪生对我的敲诈,如何才能赚够明天的保护费?又该如何逃避现有的日子?我又恐慌于我是否能与同学处好关系,不至于对方的父亲到学校来痛扁我一顿。
想到这里我头都大了,初中时的我,想必是无法处理好这样的关系的,我只能用逃避来让自己忘却那些痛苦的回忆。
我记得初二时本校获批了原清波中学的校址,低年级(指我们)再也不用同清河中学挤在一起了,但是痛苦从未结束。没有了高年级学生的霸凌,却有了校园的小团体。在树林间的舞蹈房内,有着形形色色在当年看起或许很cool的学生们,更是有我当年暗恋的女孩儿—N,小舞蹈房就是学生们的秘密基地,好似不去就会脱离学校,脱离团体一般,我就像只苍蝇一般一直围绕在她的身边,无论是在教室也好,还是在舞蹈房也罢,我只想出现在每一个有她的世界。
N是我在初中喜欢的女孩儿,但除了她以外我曾在小学时喜欢过一个女孩Z——她后来成了我母校的教师,虽然最后复盘也许她那时也许可能大概一直没喜欢过我,但是在初中时,就在她在实验班时下课的某一天时,我带着她来到我班级,带她见到了N,我扬着头说——这是我的小学好朋友。我那一刻好希望N能吃一点的醋,让她知道,你瞧,我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会喜欢,也哪怕那时候我一点都不懂感情,也根本不知道当时的暗恋多么可笑,我仍骄傲了很久,我那时觉得有一种初恋与现任相见的莫名的快感,我觉得我把我的童年和我的现在糅合在一起了。
总而言之后来学校里一群不学好的学生就混迹于小树林的舞蹈房中了,我们在应当上课的时候跷课在舞蹈房中嬉戏,我们在那里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
初二时发生了很多事,如我之前所说的,我们搬了新校区,不再和清河中学一道为伍,勇进成了独立学校,再不是杭四中的民办部,而我们的原校长,一个惹人喜爱的小老太婆退休了,原谅我真的一时忘记她的名字了,她总是爱威胁我,再不听话就要给我吃处分,但直到她退休也没有给我吃过一张真正的处分。她笑起来总是眯着眼,我从她的眼睛里能看出对学生的爱护,我有恃无恐。
陶德明同志接替了她的位置——我小时候不懂,长大了确实懂了很多,陶德明确实是我们的同志,我家好些亲戚都是民盟成员,他的履历这都是从百度百科里看来的。而我的爱人,也在人大会议中见过他些许次,不得不说都是一种隐约的缘分。我想陶德明同志在当时应当最讨厌的也是我了,这个害群之马,缘何一直在学校中,搞的这一届学生都是这么一个鸟样,德明同志,是这样吧?
同时,王爱民同志担任了我班班主任的职务,我对他一直有佩服之情,因为当年他殴打某男生时的英姿至今是我回忆的笑谈。记忆中的爱民同志先是一拍桌子震慑全场,再是一记书本投掷砸向对方造成眩晕;手停脚不停,倚仗腿长手长,爱民同志在学生恢复意识前已然到了对方跟前,一记下锤击紧跟一记上锤击,再不学好的同学也不会在他的语文课上讲话了。我至今记得那个同学名字叫FZ,我们都叫他阿财。那时的他有着难以掩饰的帅气,而如今的他,只有难以掩饰的秃头,再次见面时我只觉得校草般的帅哥成了黄渤,有很多原因让他断了与所有人的联系,成为了一个特立独行的猪。我记不得他对同学有多么的爱护,但我记得他含辛茹苦的一再和我谈心,让我放弃学业,放弃未来。
初二就那么波澜不惊的过去了,转眼到了初三,我这样的坏学生早已不配和普通同学一道上课了,老师对我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我愿意,天天都是体育课。让我变成这般模样,一是归咎于厌学的叛逆期,另一个便是归咎于杭州当年盛行的小混混时代了。那时候可以说小混混横行于世,古惑仔比书本更有说服力。作为学生没有谁罩着好像就是寸步难行似的,我初一时经历的金叶、童辉的恐惧再一次笼罩我的心头,只想迫切的找到一个强壮的靠山,毕竟我的发育没有突变,既不高也不壮,半儿八截,属于人群中的中庸,但我的性格却不允许我成为被欺凌的对象,于是我逃课,往“社会”上靠拢,我是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王,在初三中横行霸道。
也是在这一年,我藏在抽屉里的写给N的一大摞“情书被好事者发现了,他们抽出我未寄出的历时三年的小作文——我平常没事便写与暗恋的N日常的小作文,对着班级全体大声宣读,我喜欢的N在听完整篇“告白”后拿着“情书”躲进了厕所,大哭一场,得知故事的那个装做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的我,在此刻只有掩饰不住的无助和慌张,也就是在那一刻我才知道原来我这些年的一切只是可笑的虚张声势,我被打入了谷底,也认清了自己,我开始更放纵自己的沉沦。
我开始逃避班级,用篮球逃避备战中考的课程,在操场挥洒汗水我嘲笑他们在教室内的循规蹈矩,而他们嘲笑我离经叛道,我们彼此不屑。
最终初中就那么不经意的结束了,没有什么骤然的爆发,突然有一天学校不再开课,我们鱼贯前往他校考试,分配自己的命运,在这之后,无论是Z还是N,都成为我生命中的一个过客,就那么戛然而止了。
我终究没有加入初中的QQ群和微信群,其实我也不知道我们班是否有这样的一个群,甚至在我的人生的前十年里我全然不在意是否跟初中还有所关联,却在我的后十年里无比怀缅我逝去的青春。
那些年我就这样仿佛消失了,直到今天我仍想不起大多初中时同学的面貌,他们是如此的模糊,我确信坐我身后的是N,以及她同桌的男人婆P;我记得有个喜欢眯着眼看黑板的L,也有个一直不学好的Y,我也记得后排的那几个高个子,哦对了,还有个CY同学,老是被我们欺负和霸凌,终有一天懂得了反抗,争取了自己的地位,那时的我们太恶劣了,将霸凌当成一种拉帮结伙的手段,而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才会怨恨自己做的一切的恶,但即使有再多的后悔,也随着时间流逝,再也回不来了。
直到今天,我依然会想起那个告别的夏天,与之一同伴随的是嗅觉的记忆。我记得校园操场暴晒后水泥地的干涩味;我记得学校后门小卖店里卖的饼干的葱香味,在篮球场里挥洒汗水的少年身上的汗臭味,地下室那令人窒息的霉味和那朵绽放在白瓷砖上的血味,以及那个我曾写了三年小作文情书却一直未曾寄出信的,以戏剧方式黯然收场的暗恋的N身上淡淡的体香味,……于是就这么结束了,我的初中,和我的青春。
很多年后我看着一部缅怀青春的学校片潸然泪下,我一时竟不知道我哭的究竟是我可悲的青春时期,还是我可悲的人生选择题。
曾经的初一(四)班、初二、三(三)班,YY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