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关爱公益吧 关注:72贴子:2,501
  • 0回复贴,共1

人,更应该懂得分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更应该懂得分寸。
一些人之所以能够一路顺风顺水,不仅仅在于他们的聪明、勤奋,也在于他们对人性的洞察,他们懂得什么叫恰如其分,什么叫不偏不倚,什么叫见好就收,一句话,他们能够把握分寸,掌握好度。
分寸,是最高级的成熟
01 说话有余地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话是一门艺术,会说话比多说话要有用得多。
我们可以不赞同别人,但一定要懂得尊重。谁都有自尊,不该说的话,不要嘲笑别人;谁都有底线,不该碰触的,就别肆无忌惮。
俗话说: 话不要说满,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不要总说我保证怎么怎么样,不能做到的就别轻易许诺,要给自己留下回旋的余地。
曾经身边就遇到过这样一件事。小A与同事之间有了点摩擦,很不愉快,便对同事说:“从今天起,我们断绝所有关系,彼此毫无瓜葛……”
这话说完还不到两个月,这位同事成了他的上司,小A因讲过的话显得非常尴尬,只好辞职,另谋他就。
我们也经常会听到“放心吧,交给我,一定按时完成”、“一定......”结果却总是差强人意。
因把话讲得太满,而给自己造成窘迫的例子到处可见。
把话说得太满,就像杯子里装满了水一样,再也滴不进一滴,否则就会溢出来;就像充满气的气球一样,再充就会爆炸。
凡事总会有意外,留有余地,就是为了容纳这些“意外”。
杯子留有空间,就不会因为加进其他液体而溢出来;气球留有空间就不会因为再充点气就爆炸;说话留有余地,便不会因为“意外”的出现而下不了台。
说出来的话,就像一面镜子,你从镜子中看到自己,别人也从镜子中认识你。
你嘴上所说的话就是你的人生,也决定了你的运势。
分寸,是最高级的成熟
02 做人有底线
人生,要把握好度!不高看别人,不小瞧自己,不轻视别人,不张扬自己。该争取的时候不放松,懂得抓住机会。该放弃的时候不执著,懂得随遇而安。
人活着不仅要有尊严,更要有底线,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底线都没有的话,那么他迟早会被这个社会淘汰。
医生没有了底线,谋财害命便成了家常便饭。律师没有了底线,党国的法律将难以得到认可。教师没有了底线,便对祖国的发展造成了不可估计的阻碍。农业户没有了底线,那我们的身体健康将难以得到保障。
良知,善良,诚信,是我们做人要一直坚持的最基本的底线。
现实生活中,越界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像众所周知的毒奶粉、地沟油、塑化剂等一系列事件,不都是人们没有坚守做人的标准,逾越了自身的底线的恶劣行径?
所以才有白岩松的感概:“这个时代怎么了?都拿一个人的底线当优点。一件食品很好,不是因为好吃,而是因为没有添加剂。”
什么是做人的底线?底线就是一个人的骨气,底线是不可逾越的边界。
人活着,就要:做个好人,多行好事,做个善人,多为善举!不管走到哪里,底线不能丢,不论何时何地,恩义不能忘。
光明正大的做人,明明白白的做事。做人做到恰如其分,是最高境界。事实上,把握好了人生分寸,坚持做人的底线,就等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而我认为做人的底线主要有这几点:再难,不欠钱不还:再累,不坑蒙拐骗;再穷,不损掉良心;再苦,不算计朋友;再不记事,不忘人恩义;再重感情,不丢失骨气;再受委屈,不作恶多端。
分寸,是最高级的成熟
03 处事有分寸
说话做事也好,工作娱乐也罢,如果不能做到进退有度,取舍有度,就很可能陷入物极必反的窘境中。
《周易》中说,圣人“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意思是说:圣人,懂得进退,知道适可而止,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
虚心过头就成为虚伪;自信过头就成为傲慢;原则过头就成为僵化;开放过头就成为放纵。
凡事当有度,一味用力向前,就会物极必反。
范蠡和文种帮助勾践灭吴,两人位极人臣,再进一步就威胁到越王,范蠡选择功成身退,带着西施隐姓埋名,而文种依然身居高位,最终被越王赐死。
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之后,主动裁撤湘军,交出兵权,才换来曾家的安宁和富贵。
其实做事就像包包子,你往里面放馅儿的时候首先要考虑能不能把这个口收的住,这叫“拿捏度”。
这两年很多行业出现问题,就是因为心贪放了很多馅儿,结果口收不住了,然后使劲拉皮儿,结果皮儿也被拉破了,最后包子也烂掉了。因为总想把所有都吞掉,结果怎么也包不住。
所以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像包包子一样,根据包子皮儿大小决定放多少馅料,应该可以放多少就放多少。
《道德经》里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该进的时候要进,该退的时候要退。该显的时候要显,该藏的时候要藏。不知进退,就是取祸之道。
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人生有度,过则为灾,太用力的人生,是一场灾难。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3-02-14 06:3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