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吧 关注:33,986贴子:291,301
  • 1回复贴,共1

唐诗《登鹳雀楼》之写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唐诗《登鹳雀楼》之写景
---与戴老师商榷
闫双群
我正在读新出版的《戴老师高能唐诗课》,受益多多。但读到《更上层楼》一讲,想谈谈自己的看法。戴建业先生对唐诗《登鹳雀楼》写作历史背景、作者思想、总的评价,我是赞同的。他说:谈到“盛唐气象”,当然忘不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首诗只有二十字,却把盛唐气象表现得淋漓尽致。盛唐人开阔的眼界,博大的胸怀,无穷无尽的追求,永远也不满足,这就是“盛唐气象”。讲的真好,名不虚传,不愧是“高能唐诗课”。

霍松林先生曾说,妙解诗情要立足文本以探微抉奥。令人遗憾的是,戴先生的讲解,似在这方面下功夫不够,对登上鹳雀楼所览胜景的阐释有未读懂文本之嫌,“白日”并不难懂,讲成落日却让人糊涂了。对文中所写景象的分析,往盛唐气象上提升,也难以自圆其说。戴先生是这样讲的:我们看他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一天傍晚,他登上鹳雀楼,朝西边看,“白日依山尽”,太阳慢慢地落山了,苍茫辽阔;朝东边看,“黄河入海流”,奔涌浩渺,他从山西一直看到了入海口。
我的看法,和戴先生的看法大相径庭。为说明白,必先说说鹳雀楼的位置和它周边的形胜。此楼位于山西西南黄河金三角地带的永济。楼址原在河洲渚上,被水淹没后重建东岸边,楼高三层,在唐时已属高大雄伟。永济属于蒲州镇,唐朝开蒲州升为府,因处于黄河中游而改名为河中府。有史料记载:“河中之地,左右王都,黄河北来,太华南倚,总水陆之形胜,郁关河之气色。”太华,西岳华山之雅称也。“中华”“华夏”之“华”,源于华山。华山、黄河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一个被尊为父亲山,一个被尊为母亲河,一起永恒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所以此楼才成为名楼,常有文人雅士登楼览胜,俯瞰山河之气概,抒发古今之心胸。
戴先生所说的,王之涣登楼所见对吗?我认为作者登楼的时候,是晴空万里,日正中天,不是傍晚而是中午。“白日依山尽”之“山”,应该是华山。“白日”不是落日,是说中午白日当空,放射白色光茫。白,是颜色,修饰日。像“红日”,用红修饰日一样。白日就是白日,为什么解释为落日呢?可能是作者看到的华山,被视而不见了吧?要不,怎么说成是“太阳慢慢地落山了”。五言绝句,仅二十字,字字千金,每个字都有关一种智慧,都发挥着特殊的作用。这个“白”字给太阳着上了色,以示和夕阳区别。这个“山”字是眼前的一座高山,是一幅画。白日依山尽,白日行至中天,和华山交会相依,竟然被山峰遮住,流光溢彩,这真是难得一见的景观啊!这山很高很高,这就是我们的父亲山!“黄河入海流”,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古称“河”、“河水”,至唐宋“黄河”名才广泛使用。为和“白日”相对,把“黄”理解为颜色更好。白日黄河,交相辉映。第一句写山,第二句写河,只有华山能与黄河匹配,这才是山河壮丽。没有了山,诗意就全失去了。
为了说明我对这首诗的理解,我对诗的写景进行了意译:
我登上鹳雀楼、遥望南天
白日在高空运行、竟被高山遮面
瞬间光茫四射、辉煌灿烂
我俯视地上的大河
磅礴南去、金光闪闪
山岳开道、折而向东
奔腾入海、一往无前
解读此诗要注意其象征性、隐喻性。华山、黄河,象征中华民族的形象和精神,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明发展和故事。当你读这首诗时,会有很多遐思,你是否会想到,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蕴含在写景抒情之中呢?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首诗触景生情,借华山、黄河表达的就是这种精神,日行中天、大河奔流、天地行健、人当自强。读这首诗,体悟中华民族历经千年,志存高远、自强不息、惊涛骇浪、傲然屹立,永远不朽的民族精魂,是最为重要的。
诗人写景,巧妙运用写眼前景与意中景融合为一的写法,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尺幅千里,大气磅礴。最后两句抒情,更为奇绝。借景生情,借“楼”生意,拓展出向上进取新的更高的境界。诗人把鹳雀楼想象诗化为登楼的天梯,不言“高”字,已自极高!如《唐诗摘钞》所说,诗人的心胸,已超越现实中楼宇的藩篱,与宇宙交融,与太虚和洽。如畅当同题诗所写,“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所以,我不同意考据式的解释,说什么写的是诗人登楼过程的具体感受,所写之景是在二楼所见,“更上一层楼”就是再上一层,就到顶层了。如此解释,还是诗吗?诗人写自己所想的,是望远登高啊!这两句诗,展示的是诗人高瞻远瞩、志在千里的胸襟;是自强不息的精神;蕴含的是登高望远的哲理。结句“更上一层楼”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是因其能激励有志者不畏艰险,一步一步,一层一层,攀登高峰,自强不息,永不止步!不是上到三楼就止步不前了。
这首绝句可谓自然天成,明白如话。可是经今人解读后糊涂了。这皆因不知“山”为何山,不知登此楼可见华山之故吧?追其源,可能是沈括《梦溪笔谈》上的那几句话:“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如果其中加上“南眺华岳”就好了。我们也不能怪沈括,他写的是笔记,只记鹳雀楼附近山水。王之涣是在写诗,视野开阔,襟怀博大,豪情满怀。我想,这首诗在唐代不会引起争论,而今却众说纷纭,甚至利用了高科技手段测量,说“白日依山尽”是往东南看太阳,依的是中条山。由此可见,遵霍松林先生教诲,立足文本,以探微抉奥,乃是做学问应下的功夫。且不可贪图走捷径,照抄照搬教参,或迷信別人现成的东西,不动脑筋,不认真思考而误入歧途。
以上解读,管中之见,不当之处,请戴老师和诸位方家指教。
《戴老师高能唐诗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2022年2月第一版
2022年2月第1次印刷

【作者简介】
闫双群 中共党员,高级讲师,曾任河南省中师语文中心教研组组长、濮阳市政协常委,主编省中师语文选修教材,聘为省中专系列高评委副主任、评委,主持优秀中师生上大学考试语文命题、民办教师转正考试语文命题等工作,退休于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IP属地:河南1楼2023-02-14 09:28回复
    提几个问题,一起来讨论:
    第一:鹳雀是什么禽鸟?在山西有生存吗?
    第二:白日倚靠的是什么山?依山的太阳是白色的太阳吗?依山“尽”了的太阳,诗人看得见是白色的吗?
    第三:唐代的黄河是今天的黄河?如何解释济南?


    IP属地:广东2楼2023-02-25 20: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