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18活动入手了一台pico neo 3。7天免费试用,30天无忧换的活动让我很放心,试用体验很好,放上眼镜支架用起来感觉不错,很快就确认收了,顺便还安利了两个同时都入手了。这是开头。
后来因为用了一小段时间,视野开始出现重影,看东西都是虚的,所以联系了客服,因为有无忧换嘛,换的过程很顺利,当时感觉服务态度很好,但是时候想想有一个小问题点,就是当时的检修人员拒不承认有问题,给我的说法是检测出来不存在我反馈的问题,不过既然已经寄来了,就给我换个新的。当时我想反正是给换了,也就没纠结这些。但没想到换新给我的机器也是有问题的。外包装不是塑封好的,而是拆过的;机器外观上有黑色的划痕,连接我自己的手柄时(因为当时只让我寄回主机,所以手柄还是第一副手柄)提示已经有配对的手柄了。需要我解绑在重新绑定。这就证明这个头显主机是用过的。联系客服,告诉我每一个头衔出库都要试用合格再出,是工作人员在做质量检测。我就想着为什么我的第一台不需要出库质量检测吗?我就提出了外观瑕疵,他让我再寄回。于是我给他整套寄回去了,终于收到一个崭新的,看起来没有问题的机器。这期间来来回回大概有1个月?记不太清楚了,反正是很久。但这个过程中我只是觉得反反复复有点麻烦,但客服讲话很客气,所以依然在给身边人力推,并且对他们家印象很好。
问题出在9月份,购买时间也就3个月左右吧,实际使用天数也就2个月不到(这个有打卡活动,当时打卡天数还不到两个月,每个月是20天,每天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就这个使用频率和概率。最初我是发现自己的眼睛镜片总感觉有东西,后来拿下来看发现上面有摩擦的痕迹,我以为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摩到了,没注意,后来另一个镜片也出现了这种问题,我还想着将近一千的镜片质量也太差了,从没碰到过用了不到1年就磨损这么厉害的眼镜,也回忆不起来什么时候摩过。再后来我就发现pico的镜片上也出现了摩擦痕迹,一下子恍然大悟,是这两个东西在摩擦。于是我特地再次戴上头显仔细感受了一下,感觉不到镜片的碰撞和接触,不过我估计应该是两者贴合紧密,使用过程中运动(比如爆裂球拍什么的)会出现相对摩擦。那么问题来了,这一款当时宣称近视人员可以直接佩戴,还有一个专用的眼镜支架,结果自己磨损了不说,我的眼镜也给搞坏了。所以我再次联系到售后客服,从此对他们家再无任何好感。
我首先联系了官方客服,他们让我联系售后经理,我联系以后说明情况,对方告知可以寄回来检测,但费用自付,我问多少,说大概两百多。好吧,钱是不多,问题是责任在谁?在责任归属的问题上,对方明确回复,说是使用者操作不当。我就问了,怎么算操作不当?对方回复,需要安装眼镜支架啊,需要佩戴好头显啊等等,我说对啊,支架一来就安上了,从没拆下来过,我的使用没有问题。于是对方经理改口,说存放不当,被外物摩擦。我说更不可能了,且不说我刚入手的新机器有多爱惜,每次用完都会放回头显包里,就连手柄都是原样放进去,就算你怀疑这个问题,我的眼镜片也有磨损,这总能对上吧?对方回应的大概意思是谁知道你怎么用的,你说的没有证据,谁知道你眼镜片怎么磨的。我当时真的是很无语,但我以为是售后经理的个人行为,于是投诉到pico官方客服那里,没想到对方跟我反复扯皮,说明文规定镜片磨损属于用户使用不当,责任自负;听到我反问他我哪里使用不当了就又说镜片磨损不在三包范围。我又去查了国家关于三包的规定,再次反驳他,客服又说我这是属于个人使用导致的磨损所以不在三包范围。我说你这个设计就有问题或者我这一台机器的眼镜支架不到位,所以我用了才会磨损,又不是我使用不当才磨损了。客服说支架如果有问题可以单独检测,如果检测有问题可以给我更换。我就???支架问题导致镜片磨损,你给换个支架有什么用?对方说,镜片磨损属于个人使用不当。我真的是很吐血,反正客服就用这些话术熟练的和我反复扯皮,到最后我都有些暴躁,感觉这人根本听不懂逻辑问题。
再后面我就投诉到12315监管部门了,因为投诉对象是青岛小鸟看看科技公司,所以受理投诉的是北宅市场监督管理所。投诉受理后,受理方和我这个投诉方没有任何交流沟通,我只是再次接到了pico的客服电话,然后把上述死循环的对话再次重复了好几遍,最后对方说他们是接到投诉了所以给我打的电话,他们给的意见是这属于我的问题,自费维修,问我接不接受。我投诉的就是这个问题,当然不接受,电话就挂了。出于对12315的信任,我就安静的等待受理方向我了解事情经过,没想到一时没动静,知道1个月后就发现结案反馈了,反馈结果直接定性个人原因导致镜片磨损。当然咱也是第一次投诉,不知道是不是投诉流程都是这样的,就不需要想你了解事实就能结案?这是否属于官商包庇?不过结案反馈的结果我也不是第一时间就知道的,因为我一直在等电话,最初还看一眼投诉进展,后来一直没动静就没再登录过,指导前段时间上去看了一眼才发现于2022-11-02结案了。
最后就是现在。我再次投诉了青岛12345,投诉北宅市场监督管理所的处理流程以及pico的质量问题。这次倒是很快就有人联系我了,一开始是对方在说,说到个人原因导致磨损的时候我插了句话说不是个人原因,对面就说你能不能听我说,我就闭嘴听,听完以后我问我可以说了吗?然后我说这个是产品问题才导致我用的过程中产生磨损,对方说他们只负责调解,调解不接受就走法律途径。我听完着实静默了,首先就是政府调解都是这样的吗?和电视上演的、新闻里报道的完全不一样啊?调解的定义也不是这么定义的啊?你就直接给我定性了,你说话我不认同的我不能插嘴,我最后解释了你说哦,我不同意调解你上诉吧。。。。我真的很无语。一个调解电话,从接通确认我身份到描述投诉案件内容到我解释、调解结束,一共1分35秒。政府办事真是干净利索,效率高的很。
挂了电话我就开始咨询法律途径的相关事宜。原本想的是不争馒头争口气,但我上网查了一下,需要律师、需要机构质量检测、需要举证,最关键的是还需要到被告所在地法院?咱也不知道百度的内容对不对,但不说别的时间精力财力的消耗,只说过去两个来回就够我再买一台了啊,更别说一个普通上班族,哪有这么多时间……维权成本这么高,过程这么繁杂,难怪不论是pico还是相关部门单位都这么有恃无恐的。
最后我发帖上来,有三个目的。一是看看有没有同病相怜的伙伴,不论是不是镜片磨损,只要是纠纷或者投诉都可以,私聊我给我证据,我打算走媒体途径。二是看看广大网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给我支个招,人多力量大。三就是广而告之,以免更多的人入坑吧。
总而言之,镜片磨损肯定要使用才会出现问题,不用他和空气反应去磨损吗?应该追究的难道不是磨损的原因再定性责任方吗?我也不知道我的想法是不是正确的,朋友们可以帮我分析一下,如果有我考虑的不对的地方还请指出。
后来因为用了一小段时间,视野开始出现重影,看东西都是虚的,所以联系了客服,因为有无忧换嘛,换的过程很顺利,当时感觉服务态度很好,但是时候想想有一个小问题点,就是当时的检修人员拒不承认有问题,给我的说法是检测出来不存在我反馈的问题,不过既然已经寄来了,就给我换个新的。当时我想反正是给换了,也就没纠结这些。但没想到换新给我的机器也是有问题的。外包装不是塑封好的,而是拆过的;机器外观上有黑色的划痕,连接我自己的手柄时(因为当时只让我寄回主机,所以手柄还是第一副手柄)提示已经有配对的手柄了。需要我解绑在重新绑定。这就证明这个头显主机是用过的。联系客服,告诉我每一个头衔出库都要试用合格再出,是工作人员在做质量检测。我就想着为什么我的第一台不需要出库质量检测吗?我就提出了外观瑕疵,他让我再寄回。于是我给他整套寄回去了,终于收到一个崭新的,看起来没有问题的机器。这期间来来回回大概有1个月?记不太清楚了,反正是很久。但这个过程中我只是觉得反反复复有点麻烦,但客服讲话很客气,所以依然在给身边人力推,并且对他们家印象很好。
问题出在9月份,购买时间也就3个月左右吧,实际使用天数也就2个月不到(这个有打卡活动,当时打卡天数还不到两个月,每个月是20天,每天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就这个使用频率和概率。最初我是发现自己的眼睛镜片总感觉有东西,后来拿下来看发现上面有摩擦的痕迹,我以为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摩到了,没注意,后来另一个镜片也出现了这种问题,我还想着将近一千的镜片质量也太差了,从没碰到过用了不到1年就磨损这么厉害的眼镜,也回忆不起来什么时候摩过。再后来我就发现pico的镜片上也出现了摩擦痕迹,一下子恍然大悟,是这两个东西在摩擦。于是我特地再次戴上头显仔细感受了一下,感觉不到镜片的碰撞和接触,不过我估计应该是两者贴合紧密,使用过程中运动(比如爆裂球拍什么的)会出现相对摩擦。那么问题来了,这一款当时宣称近视人员可以直接佩戴,还有一个专用的眼镜支架,结果自己磨损了不说,我的眼镜也给搞坏了。所以我再次联系到售后客服,从此对他们家再无任何好感。
我首先联系了官方客服,他们让我联系售后经理,我联系以后说明情况,对方告知可以寄回来检测,但费用自付,我问多少,说大概两百多。好吧,钱是不多,问题是责任在谁?在责任归属的问题上,对方明确回复,说是使用者操作不当。我就问了,怎么算操作不当?对方回复,需要安装眼镜支架啊,需要佩戴好头显啊等等,我说对啊,支架一来就安上了,从没拆下来过,我的使用没有问题。于是对方经理改口,说存放不当,被外物摩擦。我说更不可能了,且不说我刚入手的新机器有多爱惜,每次用完都会放回头显包里,就连手柄都是原样放进去,就算你怀疑这个问题,我的眼镜片也有磨损,这总能对上吧?对方回应的大概意思是谁知道你怎么用的,你说的没有证据,谁知道你眼镜片怎么磨的。我当时真的是很无语,但我以为是售后经理的个人行为,于是投诉到pico官方客服那里,没想到对方跟我反复扯皮,说明文规定镜片磨损属于用户使用不当,责任自负;听到我反问他我哪里使用不当了就又说镜片磨损不在三包范围。我又去查了国家关于三包的规定,再次反驳他,客服又说我这是属于个人使用导致的磨损所以不在三包范围。我说你这个设计就有问题或者我这一台机器的眼镜支架不到位,所以我用了才会磨损,又不是我使用不当才磨损了。客服说支架如果有问题可以单独检测,如果检测有问题可以给我更换。我就???支架问题导致镜片磨损,你给换个支架有什么用?对方说,镜片磨损属于个人使用不当。我真的是很吐血,反正客服就用这些话术熟练的和我反复扯皮,到最后我都有些暴躁,感觉这人根本听不懂逻辑问题。
再后面我就投诉到12315监管部门了,因为投诉对象是青岛小鸟看看科技公司,所以受理投诉的是北宅市场监督管理所。投诉受理后,受理方和我这个投诉方没有任何交流沟通,我只是再次接到了pico的客服电话,然后把上述死循环的对话再次重复了好几遍,最后对方说他们是接到投诉了所以给我打的电话,他们给的意见是这属于我的问题,自费维修,问我接不接受。我投诉的就是这个问题,当然不接受,电话就挂了。出于对12315的信任,我就安静的等待受理方向我了解事情经过,没想到一时没动静,知道1个月后就发现结案反馈了,反馈结果直接定性个人原因导致镜片磨损。当然咱也是第一次投诉,不知道是不是投诉流程都是这样的,就不需要想你了解事实就能结案?这是否属于官商包庇?不过结案反馈的结果我也不是第一时间就知道的,因为我一直在等电话,最初还看一眼投诉进展,后来一直没动静就没再登录过,指导前段时间上去看了一眼才发现于2022-11-02结案了。
最后就是现在。我再次投诉了青岛12345,投诉北宅市场监督管理所的处理流程以及pico的质量问题。这次倒是很快就有人联系我了,一开始是对方在说,说到个人原因导致磨损的时候我插了句话说不是个人原因,对面就说你能不能听我说,我就闭嘴听,听完以后我问我可以说了吗?然后我说这个是产品问题才导致我用的过程中产生磨损,对方说他们只负责调解,调解不接受就走法律途径。我听完着实静默了,首先就是政府调解都是这样的吗?和电视上演的、新闻里报道的完全不一样啊?调解的定义也不是这么定义的啊?你就直接给我定性了,你说话我不认同的我不能插嘴,我最后解释了你说哦,我不同意调解你上诉吧。。。。我真的很无语。一个调解电话,从接通确认我身份到描述投诉案件内容到我解释、调解结束,一共1分35秒。政府办事真是干净利索,效率高的很。
挂了电话我就开始咨询法律途径的相关事宜。原本想的是不争馒头争口气,但我上网查了一下,需要律师、需要机构质量检测、需要举证,最关键的是还需要到被告所在地法院?咱也不知道百度的内容对不对,但不说别的时间精力财力的消耗,只说过去两个来回就够我再买一台了啊,更别说一个普通上班族,哪有这么多时间……维权成本这么高,过程这么繁杂,难怪不论是pico还是相关部门单位都这么有恃无恐的。
最后我发帖上来,有三个目的。一是看看有没有同病相怜的伙伴,不论是不是镜片磨损,只要是纠纷或者投诉都可以,私聊我给我证据,我打算走媒体途径。二是看看广大网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给我支个招,人多力量大。三就是广而告之,以免更多的人入坑吧。
总而言之,镜片磨损肯定要使用才会出现问题,不用他和空气反应去磨损吗?应该追究的难道不是磨损的原因再定性责任方吗?我也不知道我的想法是不是正确的,朋友们可以帮我分析一下,如果有我考虑的不对的地方还请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