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舍卫城。“比丘们,曾几何时,陀舍罗诃人有一面名为‘召集者'的大鼓。每当‘召集者'出现裂纹时,陀舍罗诃人便另以一钉销 补合,至终,‘召集者'原先的木质鼓身已失,只剩一堆钉销。[注1]
[原注1]据注疏,该鼓原先远在十二由旬之外尚可听,最终一重帷幕之隔不可闻[1由旬为公牛挂轭行走一日之旅程]。
“同样地,未来时期,当如来所说的诸经——深邃、出世、相应空性——被持诵时,将会有比丘不愿听。他们不愿倾听、不用心理 解、不以此教言值得领悟值得把握。然而,当文学造著的诸经——诗人声雅辞美之作、外道之说、弟子之言——被持诵时,他们却愿 意听。他们愿意倾听、用心理解、以此教言值得领悟值得把握。
“如来所说的诸经——深邃、出世、相应空性——将以此 种方式消失。
“因此,你们应当训练自己:‘当如来所说的诸经——深邃、出世、相应空性——被持诵时,我们要听。我们要倾听、用心理解、以 此教言值得领悟值得把握。'你们应当如此训练自己。”
[原注1]据注疏,该鼓原先远在十二由旬之外尚可听,最终一重帷幕之隔不可闻[1由旬为公牛挂轭行走一日之旅程]。
“同样地,未来时期,当如来所说的诸经——深邃、出世、相应空性——被持诵时,将会有比丘不愿听。他们不愿倾听、不用心理 解、不以此教言值得领悟值得把握。然而,当文学造著的诸经——诗人声雅辞美之作、外道之说、弟子之言——被持诵时,他们却愿 意听。他们愿意倾听、用心理解、以此教言值得领悟值得把握。
“如来所说的诸经——深邃、出世、相应空性——将以此 种方式消失。
“因此,你们应当训练自己:‘当如来所说的诸经——深邃、出世、相应空性——被持诵时,我们要听。我们要倾听、用心理解、以 此教言值得领悟值得把握。'你们应当如此训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