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吧 关注:230,039贴子:13,205,985

关于阅读古龙后期的建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一直把古龙视为伍迪艾伦,科恩兄弟,梅尔维尔,昆汀,盖里奇这类电影里风格另类的导演一样的武侠作家。
古龙后期是另类的,这种另类,是要对上合适的人才可以有最佳的阅读感受。
但你不适应这种另类,非要去接触另类,最后是自讨没趣,甚至恼羞成怒去对之疯狂诟病。
就像并非每个观众都适应伍迪艾伦科恩兄弟梅尔维尔昆汀盖里奇的电影风格一样,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应古龙风格。
古龙风格和金庸是截然不同的。
金庸继承了古白传统传奇性长篇叙事的技巧,再借鉴西方戏剧技巧,中西合璧,把老少皆宜的大众化搞到极致。
金庸何以是当代通俗华语小说的顶流,就因为他最大众,最不另类,对读者毫不挑剔。
谁去读金庸,都可以读进去,读爽。
古龙后期就不同了,古龙许多杂文里写过很多关于传统武侠套路的问题。
加之古龙意识到,传统套路的武侠,被金庸写到了极致,已经很难再有发展。
就像现在的英雄志,昆仑,刀宗等,看似创新元素,写金庸没涉及的,其实细读之下,都会明显感觉到是换汤不换药,骨子里还是老一套,不论遣词造句的描写,还是叙事技巧等。
古龙后期尽力突破传统,还有一点关键原因:他太想武侠小说能在现代小说领域有一席之地,有文学地位。
他在边城浪子后记,就说了希望写武侠的也能被称为作家,而不仅仅是作者。
——每本小说,都应该有它的主题,武侠小说也一样,除非你认为武侠小说根本就不是小说。
  事实上,的确有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其中甚至包括了武侠小说的作者。
  假如连武侠小说的作者本身都已看轻武侠小说,又怎么能期望别人重视它?
  难道残酷的流血报复,真是武侠中不可缺少的?
  难道武侠小说中,真的只有这些因素才能吸引读者吗?
  我不相信。
  假如你真的这么样想,就未免看轻了武侠小说的读者。
“小妇人”中,写的是家庭的温暖,亲情的甜蜜,“战争与和平”、“乱世佳人”,写的是时代的变动,战争的残酷,和人类在战争动乱中,所表现出的博爱和信心。
  “双城记”写的是爱情和友情的伟大,“人性枷锁”、“红与蓝”,写人性的欲望,克服这种欲望的痛苦和矛盾。
  “波城世家”,写新旧两代间的冲突,“柏林孤城录”,写人类如何为了自由而毅然肩负伟大的责任。“海狼”、“白鲸”、“老人与海”,写的是人类不可克服的恐惧,和他们在恐惧中所表现的伟大勇气。
  “傲慢与偏见”的主题,则更明显。
  这些小说的主题,虽然严肃,但也同样充满了紧张、趣味,和悬疑。
  人性的冲突,才真正是任何小说中都不能缺少的动人因素。
×      ×      ×
  作为一个“写武侠小说的”,我当然绝不反对以诡谲变化,惊人的情节,和性格凸出的英雄人物来吸引读者的。我只不过觉得,除了这些之外,还应该再给读者一点别的东西,一些可以振奋人心的东西。
  一些可以让别人承认武侠小说也是小说的东西。
  但我也知道,新的尝试不但冒险,而且通常总是吃力而不讨好的。
  可是我心甘情愿。
  因为我是个“写武侠小说的”,我总希望写武侠小说的人,将来也能被人称为“作家”,和别的作家一样受到重视。
  我总希望武侠小说将来也能被人称为“小说”,和别的小说一样,可以让人堂堂皇皇的摆在客厅里。
  古龙 一九七二.九.二十
——在此先大致让大家对古龙风格的出现有个底。
明白古龙何以要突破传统,接下来就是建议了。


IP属地:四川1楼2023-03-25 19:30回复
    1.要彻底摒弃传统武侠套路的阅读心理诉求【惯性思维】去阅读古龙后期
    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对古龙后期诟病的点,都是因为用传统武侠的预期来要求古龙后期。
    传统武侠的叙事技巧和情节元素的套路,丰富创新于卧龙生,淋漓尽致于金庸,乃至金庸的最后作品也开始用传统来反传统。
    我们首先明白一点,传统的那些是古龙后期有意尽力去摒弃的,所以你越是想在后期小说里得到那些越要失望。
    比如武林秘籍作为主要矛盾,古龙后期不是没有写过武林秘籍,天涯明月刀里不就有么?但里面的武林秘籍就像龙套一样,根本无法对本书主要矛盾起丝毫的联系与促成。
    比如神兵利器,古龙萧十一郎里就写了割鹿刀,但读过原著的就知道,割鹿刀就是一把小弯刀,是一种象征而已。虽然小说前面是争夺,但后面基本上没关系了。到了七种武器,更是大大颠覆了很多读者的预期。
    比如结局大战,这一点连金庸也跑不了,多少金庸粉丝一直在诟病笑傲结尾任我行的暴毙。觉得没有大战是烂尾。我觉得这样的思维,层次太低了。我不觉得笑傲结尾不好,更不觉得烂,反而从文学意味上看,更妙,更深刻,更值得回味。所以很多人说萧十一郎后面写萧十一郎与逍遥侯大决战是烂尾,我也不赞同。如果古龙真写出来,那就不是后期的他了,反而落了下乘。
    传统武侠除了这些情节构思的套路,还存在叙事技巧的套路,古龙也在尽可能的摒弃。
    金庸虽然借鉴了很多现代西方戏剧的技巧,但主要还是我们古典白话长篇小说的技巧。
    这些技巧不是都落伍,而是要适当的继承,尤其是如果还不及金庸实力强,胡乱继承只会让武侠越来越模式化,缺乏进步的动力。
    还有,在遣词造句方面,传统武侠更多用古白,也就是倪匡说的,古风四字句偏多,类似古言甚至是八股文的堆砌。这就导致了传统武侠的文风容易千篇一律,大家比拼的,只是看谁的学识更广博。但遣词造句,某些描写,却是如出一辙。这些古龙是尽可能不写,像多情剑客无情剑开头两段,虽然依旧是那种调调,但已经被古龙添加了现代散文诗的内蕴,与传统古白已经骨子里迥然。
    至于叙事技巧,这很复杂,大家不妨去看一些解说金庸写作技巧的文章视频。里面说的那些技巧,其实就是传统古白传奇性长篇一直以来的通用。金庸才说,古典白话小说,尤其是四大名著,对他影响最大。


    IP属地:四川2楼2023-03-25 19:53
    收起回复
      附注:
      古龙在边城浪子后记说了,创新突破会吃力不讨好。事实的确如此,他后期摒弃了传统的叙事和情节构思、遣词造句的描写等,几十年来,从未停止过遭人诟病。
      传统武侠的魅力,为何很多人一直无法放下?因为我们国人历来的阅读追求,更趋向于传奇性,尤其是大众通俗上【其实国外也是一样】。传统武侠不论长短,都有强烈的传奇性。而那种传奇性是有别于陆小凤那类的。传奇性与史诗感相随。故事就更显得丰富厚重,而古白传统,内核主题也传统,多引经据典,这就赋予了武侠小说文化传播的功能。大部分人都下意识觉得武侠应该天然发挥传播我们传统文化的作用,而这一点,金庸无疑是最好,读金庸,除了体验精彩绝伦的故事,还有获取文化醍醐灌顶的快感。
      即使是那些二三流的传统武侠,因为古白文风,旧式叙事,各种引经据典,文化元素,也有类似的快感。
      但古龙将武侠彻底现代化之后,引经据典明显少了,摄取的传统文化元素也少了,就失去了文化功能,这是他后期武侠不被待见的根本原因。
      他杂文里说过,没有人规定武侠必须怎么写才叫正宗。然而大众心目中早已约定俗成,他的小说缺少了文化气韵就不正宗了,加上他后期摒弃那些虽然千篇一律但还喜闻乐见的传奇性套路,遭到的诟病注定更多。
      所以我们读者,想和他一样彻底摒弃这种根深蒂固的阅读惯性思维,非常难。只能尽可能吧。
      尽可能的告诉自己,我们在阅读古龙后期,我们要摒弃传统武侠的观念,否则这趟阅读之旅会不尽如意。


      IP属地:四川3楼2023-03-25 20:09
      回复
        2.如果你有黑色幽默的因子,可以梗到黑色幽默的那些点,对阅读古龙后期会是锦上添花
        古龙后期,提及风格,首先大部分人必定是想到古龙独特的对话。
        而古龙后期对话,很多地方与相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比如火并萧十一郎这段:
        小酒铺已经要打烊了,萧十一郎至少已将这里的酒喝掉一半。
          这酒铺虽小,酒铺老板却是个彪形大汉,萧十一郎又在拍着桌子要钱的时候,他忽然裂开大嘴来一笑,道:“有两件事你猜不猜得出?”
          萧十一郎道:“两件什么事?”
          酒铺老板道:“有件事你知道我也知道,还有件事我知道你却不知道,你猜猜看这两件是什么事?”
          萧十一郎想也不想,立刻道:“你知道我也知道,那个姓赵的不会回来的了。”
          酒铺老板大笑道:“一点也不错。”
          萧十一郎道:“还有件事我既然根本不知道,怎么猜得出?”
          酒铺老板道:“有理。”
          萧十一郎道:“我说的既然有理,你为什么还不拿酒来?”
          酒铺老板道:“在这里喝了酒没钱付账的人,你知不知道我通常都是怎么对付他们的?”
          萧十一郎道:“不知道。”
          酒铺老板沉下了脸道:“你不知道我却知道,我通常总是剥光他们的衣服,叫他们爬出去!”
          萧十一郎道:“衣服剥光会着凉的。”
          酒铺老板道:“不剥衣服鼻子就会扁。”
          萧十一郎道:“鼻子怎么会扁?”
          酒铺老板说道:“因为我的拳头一定比他的鼻子硬。”
          他握起拳头,忽然弯下腰一拳打在地上,地上铺着的砖头竟被他打碎了两块。
          萧十一郎眼珠子转了转,忽然笑道:“我也有两件事,想要你猜猜。”
          酒铺老板道:“你说。”
          萧十一郎道:“有件事我知道你也知道,还有件事你不知道我知道。”
          酒铺老板道:“你知道什么?”
          萧十一郎笑道:“你知道我也知道,我身上一文酒钱也没有。”
          酒铺老板冷笑道:“我不知道的是什么?”
          萧十一郎道:“我知道你却不知道,我的拳头比你还硬十倍。”
          他连拳头都没有握紧,随随便便的伸出手往地上一拍。
          地上的砖头竟被他拍碎了十七八块。
          酒铺老板的脸已发青。
          萧十一郎道:“你现在还想不想剥光我的衣服,要我爬出去?”
          酒铺老板摇摇头。
          萧十一郎道:“我的酒,若还没有喝够,你就算求我出去,我也不会出去的。”
          酒铺老板一句话都不再说,立刻就拎罐酒,恭恭敬敬的送过来。
          好大的一罐酒。
          萧十一郎终于醉了。
          喝醉了的萧十一郎,看来更像是条孤独的狼,心里充满了绝望的悲伤。
          但他脸上却还是在笑。
          他大笑着站起来,踉踉跄跄的冲到酒铺老板面前。
          酒铺老板的脸又吓得发白。
          萧十一郎拍了拍他的肩,笑道:“你用不着害怕,我只不过想来谢谢你的,因为你总算让我明白了一件事。”
          酒铺老板忍不住问道:“什么事?”
          萧十一郎道:“我现在才知道,一个人的拳头若是够硬,喝酒就不必付钱了。”
        ——是不是很像相声。其实黑色幽默就是相声,读古龙对话其实是非常有趣的,他对话很多,但毫不啰嗦,因为他太机敏了,有许多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逻辑,让人拍案叫绝。
        他的幽默,我觉得是不输给鲁迅。他的黑色幽默也促成了他后期武侠的绝对另类。正是这另类,如果我们用传统武侠的眼光去看,会糟蹋他后期小说太多的精华。
        古龙脑子转得快,是个顶级聪明的人,这也是为啥几十年来,模仿他的人千千万,但每一个能得真味。
        像他这样善于脑子急转弯的聪明人,又不失哲学思维的人,当然是亿中无一,举世难寻。


        IP属地:四川4楼2023-03-25 20:19
        收起回复
          3.古龙有幽默但也有他的悲情
          古龙的悲情是诗化的,是文青的,和其他武侠里的悲情完全不同。
          我们在阅读古龙后期时,面对他诗化的文青的悲情描写,比如关于傅红雪精神状态的那些描写,尽可能的转变在阅读通俗小说的心态,当成散文或散文诗会效果更好,更容易沉浸。
          4.尽可能接受古龙的鸡汤
          现在的人很多都比较厌烦鸡汤,读古龙尤其是后期的多了,会发现古龙绝对可以算最正能量最爱洒鸡汤的武侠作家,没有之一。过于鸡汤,会让某些读者感觉肤浅,感觉情节变得不切实际了,甚至有强行结束的感觉。但我们读得够细致认真,还是会发现,那些鸡汤描写,是和人物性格与追求紧密相关的,是有助于把人物塑造更深刻的。这也是古龙对自己杂文里那些理念的实践,写一些温暖的、向上的,少一些黑暗的、消极的。古龙笔下,很多人物都是温暖向上的,潇洒不羁,结合那些鸡汤来进一步感受,就不会那么违和了。
          5.抛开网上人云亦云对古龙的偏见
          说古龙后期风格,多以侦探推理的形式为主,这是网上常见的说法。
          其实古龙后期几十部武侠,真正算得上侦探推理形式的,不足三分之一。
          所以虽可带着看侦探推理的心态读古龙后期,但不要觉得他后期就都是这种。
          古龙更多是悬疑,是那种双方斗智的形式。
          即使后面揭破阴谋,很多也不是主角直接按照线索一点点推出。
          如果用专业推理的要求来看,大部分古龙后期会令人失望,这是毫无必要。
          还是简简单单的,纯粹当个故事看,别管故事是什么属性为主。
          6.喜欢看打斗的,不太适合看古龙,更适合看温瑞安
          古龙后期打斗也不像人云亦云的,都是什么写气势,一招分胜败。
          古龙写打斗的理念也在杂文里说过,是简约有力,虎虎有生气。
          金庸写打斗,其实招式也不多,通常洋洋洒洒近千字描写下来,实际上角色才过了一招。
          你可以当成古龙简化了这种描写,古龙后期很多打斗并不都是一招,也有很多招式的来回,只不过他写得很简明,进一步弱化了打斗在武侠小说里的重要性。
          好了,建议目前就做到这几条,以后想到别的再说。
          我希望大家可以更纯粹的体验古龙后期武侠的魅力,尤其是第一条,千万要摒弃传统观念。
          我深以为,武侠的没落,大的原因倒不是时代变了,作者也不行了。而是绝大多数读者与作者对武侠小说的认知,仍然固守传统。即使现在还坚持写武侠的,99%都还是传统,换汤不换药。
          你们想想看,什么都是老一套,连遣词造句都差不多,又不能写得堪比金庸,更别提超越了。在设定,元素,内核各方面去创新,但骨子里依然是那一套。谁还会去读呢?
          任何一种类型都有独特的无可取代的那个点,武侠的复兴,我想,需要我们大众彻底突破固有观念。
          就像古龙说的,武侠应该变了。他那个时代就已经深刻意识到该变了,可惜没有多人理解,至今也是。
          ——没有人规定必须怎么写,武侠才算正宗。
          记住古龙这句话,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体验古龙后期的精髓。


          IP属地:四川5楼2023-03-25 20:56
          回复
            加精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3-25 22:30
            收起回复
              有水平的帖子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3-25 23:33
              收起回复
                这么长,先看三分之一。古龙的文字游戏特别有意思,特别中国。


                IP属地:湖南8楼2023-03-25 23:43
                收起回复
                  在我心目中,古龙就是作家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03-25 23:55
                  收起回复
                    同感。


                    IP属地:广东10楼2023-03-26 00:47
                    收起回复
                      古龙比还珠楼主怎么样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3-26 01:32
                      收起回复
                        高水平吧友,高质量帖子,顶一顶!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03-26 01:50
                        收起回复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03-26 03:10
                          收起回复
                            写得真好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03-26 08:25
                            收起回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03-26 08:5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