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133,977贴子:74,644,777

总感觉《永乐大典》没有刊印流传,是皇帝的私心在作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因为在技术上、人力方面来说,大量刊印是完全可行的。整部大典共11095册3.7亿字,做一道简单的算术题:
按进度最慢的雕版印刷来算,找来11095个工匠,每个负责一册,平均下来就是每人负责大约三万多字,算一百字一版,平均每天刻一版,一年即可雕刻完成。每个工匠配两个督工,督工和工匠、以及各种各种后勤之类的,五万以内的人数足够用。
雕版完成之后立行刊印若干部《大典》,分送到若干个省,被选中的省负责复制若干部并流传到社会。如此,三四年时间里,《大典》数量将会达到可观的数十部乃至数百部,二三十年后民间流传(收藏)的数量将达到足以流传后代上千年的程度。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3-30 00:02回复
    若是怕孤本被工匠意外损毁,可在工匠之前着相关部门手抄复刻一部。此事可在半年至一年左右完成。然后原本保存在禁地,把复刻成给工匠用。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3-30 00:05
    回复
      2025-08-12 05:03: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永乐大典不是汇总类的性质吗?其中单独通用书籍,市面上能找得到吧?至于全套,谁会买图书馆?这国家抄录一份都得几年,谁花的钱这钱?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3-30 09:28
      收起回复
        本身就是一个面子工程


        IP属地:黑龙江4楼2023-03-30 09:43
        回复
          哪个皇帝没有私心?


          5楼2023-03-30 10:48
          收起回复
            因为里面的很多技术革新可以大规模赚取钱财,反贼获取大量钱财的机会会更多,更容易。


            IP属地:重庆7楼2023-03-30 12:25
            收起回复
              刊印?疯了?


              IP属地:四川9楼2023-03-30 14:28
              回复
                这么大体量的书,印比抄更费钱。四库全书7本都是抄的。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3-30 16:34
                收起回复
                  2025-08-12 04:57: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种上万册的图书你怎么印啊 LZ长点脑子好吗


                  IP属地:黑龙江12楼2023-03-30 16:57
                  回复
                    一万多工匠?都是搞雕版印刷的?
                    这一万多人认字读书,不去考秀才,不去做文吏,就给你当工匠搞雕版印刷?


                    IP属地:内蒙古13楼2023-03-30 16:58
                    收起回复
                      不是市场经济,所以成本高的不可接受,举步维艰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03-30 17:07
                      收起回复
                        乾隆比你会算账,四库全书单本体量就是永乐大典的一倍,还抄了7本,也就是说整体工作量是永乐大典的14倍依然用抄的。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03-30 17:3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