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学八景纪事》
随山散人
城南十数里有州学,非故址,世纪二年迁至。方圆略一里,正门有洞开之势,直对大成殿,左为三铺堂、藏书阁、工技堂、善贤堂等,右为行德堂、明伦堂、膳仁堂等。入夜,皆灯火通明。
有八景,
一曰 荷塘月色。夏日入夜所观,皓月当空,荷花粉翠,月映池中,清香阵阵。
诗云: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
二曰 雾霭清峰。荷花池中有太湖石,名仰止峰,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意,秋冬晨曦将露之时,荷花池阵阵云雾飘渺,仰止峰若隐若现,池畔劲竹摇曳,淡然若仙境。
诗云:凉风燕啼无留意,五岳朝云收山栖。
三曰 少陵草堂。学堂楼墙隙间以钢铁陈之,上列小洞,平日用为通风。每至风雨之时,龙润与长飚共入楼廊,好似杜少陵之草堂,有“窗头廊漏无干处”之景。所幸室内无事。
诗云:萧萧云雨入陋室,古今事付笑谈中。
四曰 石咽长溪。谓学内小溪蜿蜒,径流十里,水声潺潺,两岸小石点缀,颇有江南之韵。
诗云: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浪细生。
五曰 夜舍猿啼。此为一大奇景,每至课毕高眠之时,舍内常有猿鸣高低起伏,长短不一,好似深山密林之居,每归前尤甚。
诗云:幽鸟唤人穿越去,野猿寻果出梦来。
六曰 书声震震。古人云一日之计在于晨。天未拂晓,已有书声震耳,风雨不歇;时有一二才子,声高而气不损,在一层吟诵,六层可闻。
诗云:古人快意文章致,声声清新句句奇。
七曰 霞明玉映。朝霞晚霞,或半红微紫、或金辉熠熠、或铺满穹幕,或只半朱霞。唯有缘人可观。晚霞更添壮美,适飞鸟行过,则有“落霞与孤鹜齐飞”之景。
诗云: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
八曰 镜湖银霜。谓冬日荷塘冻如镜,大雪之后,如覆银霜,数日不化,近观有“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之景。
诗云:天机织罢月梭闲,小洞庭上雪练寒。
时壬寅年九月
随山散人
城南十数里有州学,非故址,世纪二年迁至。方圆略一里,正门有洞开之势,直对大成殿,左为三铺堂、藏书阁、工技堂、善贤堂等,右为行德堂、明伦堂、膳仁堂等。入夜,皆灯火通明。
有八景,
一曰 荷塘月色。夏日入夜所观,皓月当空,荷花粉翠,月映池中,清香阵阵。
诗云: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
二曰 雾霭清峰。荷花池中有太湖石,名仰止峰,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意,秋冬晨曦将露之时,荷花池阵阵云雾飘渺,仰止峰若隐若现,池畔劲竹摇曳,淡然若仙境。
诗云:凉风燕啼无留意,五岳朝云收山栖。
三曰 少陵草堂。学堂楼墙隙间以钢铁陈之,上列小洞,平日用为通风。每至风雨之时,龙润与长飚共入楼廊,好似杜少陵之草堂,有“窗头廊漏无干处”之景。所幸室内无事。
诗云:萧萧云雨入陋室,古今事付笑谈中。
四曰 石咽长溪。谓学内小溪蜿蜒,径流十里,水声潺潺,两岸小石点缀,颇有江南之韵。
诗云: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浪细生。
五曰 夜舍猿啼。此为一大奇景,每至课毕高眠之时,舍内常有猿鸣高低起伏,长短不一,好似深山密林之居,每归前尤甚。
诗云:幽鸟唤人穿越去,野猿寻果出梦来。
六曰 书声震震。古人云一日之计在于晨。天未拂晓,已有书声震耳,风雨不歇;时有一二才子,声高而气不损,在一层吟诵,六层可闻。
诗云:古人快意文章致,声声清新句句奇。
七曰 霞明玉映。朝霞晚霞,或半红微紫、或金辉熠熠、或铺满穹幕,或只半朱霞。唯有缘人可观。晚霞更添壮美,适飞鸟行过,则有“落霞与孤鹜齐飞”之景。
诗云: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
八曰 镜湖银霜。谓冬日荷塘冻如镜,大雪之后,如覆银霜,数日不化,近观有“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之景。
诗云:天机织罢月梭闲,小洞庭上雪练寒。
时壬寅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