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60,473贴子:2,992,744
  • 2回复贴,共1

读书笔记:《道德经》第十二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帛书:使人行仿(方)。
【语句理解】追求超出社会或自身承受能力的感官刺激、奢靡享乐,就会让人忘记生活的本质,造成不良的后果。
缤纷的色彩会让人看的眼花缭乱(忘记衣服是遮体保暖的);纷杂的音乐会让人听觉失灵(忘记声音是传达信息的);精美的食物会让人味觉失调的(忘记食物是充饥的);骑马奔驰、纵情狩猎,会让人精神亢奋,陷入疯狂的状态;稀有物品让人起贪欲(行为不轨)。
【原文】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语句理解】因此,有道之人追求安饱而不追求感官刺激。所以,不要注重“外”而要注重“内”。或者说,要注重事物的主要方面,不要注重次要方面。
【词语理解】
五色:指青、黄、赤(红)、白、黑五色。《尚书·虞书·益稷》:“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
盲:“亡”与“目”联合起来表示“丧失视力”。
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音。
聋:《说文》无闻也。耳听不见声音。
五味:指甜、酸、苦、辣、咸五味。
爽:现在通行的解释本义是为明、明亮,引申指凉快、清凉,又引申指畅快、舒适,还可指差错,违背。这个解释有争议。最早的“爽”字,画的是个人,张着双臂,腋下两个×。争议主要在这两个×上。一种解释,说那代表火,所以,“爽”字本义是为明、明亮。一种解释,说那代表手,腋下有手,是被人抓挠胳肢窝的感觉。现在主要的文献、字典,都解释为火。个人认为,手的解释比较合理一些。我们知道,被人抓挠胳肢窝的感受有三个阶段,抓挠的轻了舒服,抓挠的厉害了难受,抓挠完了神清气爽。这个感觉,和人们对“爽”字的理解相同,还有各种古文中的“爽”都能解释通。
驰骋:骑马奔驰。
畋猎:围猎,打猎。
妨:《说文》害也。仿:《说文》相似也。帛书写的“行仿”,可以理解为起贪欲。通行本写的“行妨”,可以理解为行为不轨。都能说通,起了贪欲后行为不轨。
腹:躯干的一部分,肚子。比喻物体内部或表面的中心部位。
目:两种解释。一是眼睛,可以解释为看到的,即外界刺激。二是大项之中再分的小项,或者说事物除了主要方面外的次要方面。《论语·颜渊》:“请问其目。”
此:指脚站的地方。这里。与“腹”对应,表示内。
彼:相对于此的。那里。《诗·周颂·振鹭》在彼无恶,在此无斁。与“目”对应,表示外。
【读书笔记】
从本章开始的内容看,很容易理解成作者劝人生活朴素安稳,摒弃物欲的诱惑。但结尾部分,作者用“腹”“目”“彼”“此”四个词,来表明了他的实际观点,就是要分清事物的主次。
不把这件事弄清楚,很容易会认为作者的观点过时了。
我们现在分一产、二产、三产,大家都知道,一产是国家稳定的基础,二产是国家强大的根本,三产刺激一产二产发展,同时是一产二产的补充。
作者所处的时代,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的时代,诸侯对冬天想吃新鲜蔬菜的欲望付诸行动的话可能就亡国了。那个时候,把三产通通归类为奢侈不过分。在现代,人们穿漂亮衣服会刺激纺织业,人们吃好吃的食物会刺激粮食深加工业和运输业,这就是三产对一产二产的有益刺激。但是,过度发展三产,一产和三产从业人员收入差距过大,就会造成农田撂荒等不良后果,变成新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所以,要正确理解“圣人为腹不为目”“去彼取此”,动态分析事物的主次条件。


IP属地:河南1楼2023-04-06 15:00回复
    庄子内篇比较平和,外篇和杂篇对此批判很猛,庄子的弟子和后学似乎没有一个能达到庄子的逍遥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4-06 18:12
    回复
      纷杂的诱惑中只取需要的东西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3-04-06 21: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