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钢球与铸造铁球的根性区别
区别内容 铸造铁球 锻造钢球 备注
材 质 C:2—3.6 Si≤1—1.2 Mn:0.5—2 Cr:1-12 Mo:0-1.0 P、S≤0.1-0.06 C:0.5—0.82 Si:0.17—0.37 Mn:0.6—1.2 Cr≤0.25—0.6 Mo≤0.3 Cu≤0.25 P、S≤0.035 C、Mn高增加球内外淬透性和整体硬度
锻球P、S少,钢质纯净
主要原辅材料 废钢渣、废铁、生铁块及其他 废钢,按一定比例添加合金元素 小炉铸出-铁;大炼炉出-钢
材料的生产工艺 中小型电炉溶化0.5—5吨炉 大型钢厂精炼电炉40—200T,粗炼—精炼—拉胚—轧制—锻压成球 电炉越大钢质越细,锻球是精钢细锻
钢球生产工艺 铁水—注模—回火。无压缩比 钢胚—轧成圆钢—下料—加热—锻造。压缩比8倍以上 锻球金相结构,轧锻至密
表 面 浇注口、砂眼、环带 表面光滑 铸球表面浇注,成自然缺陷
执行标准 GB/T17445—1998 YB/T091—2018锻球用行业最新标准
球的HRC硬度,以Ø80mm为例 表面 ≥ 50—56 ≥45—64 锻球与铸球比表面硬度高
心部 ≤30 ≥40—56 铸球与锻球比内硬差20度
体积 约42 ≥54 决定钢球的失圆与消耗,锻球比铸球整体高12度
抗冲击韧性(焦耳) 2—6 ≥12 锻球不会破碎,韧性大于铸球9焦耳
大中型球磨机用球破碎率 中型≥2,大型≥3 中型<1%,大型≤1% 锻球基本无破碎
大中型球磨机用球失圆度 中型≥3,大型>5 中型<1%,大型≤1.5% 铸球从表面磨损缺陷中开始失圆
球的形成,金相组织 形成回火马氏体和共晶碳化物 形成马氏体、少量贝氏体和二次碳化物(条状和细针状) 锻球是磨线<直条,铸球是磨晶团(块状)
球的破坏试验 3.5米高跌落机8000次 3.5-7米高跌落机10000次 锻球允许破碎率0.3—0.5%;铸球允许破碎率2—3%
球适用球磨机直径 1.5米—3.8米 1.5米—11米 材料、工艺和金相决定球质量
球适用球磨机类型 磨机干磨机 干、湿磨均可 铸球湿磨受腐蚀
球的体积比重,以Ø80mm、Ø100mm为例 3.7—3.9克每立方毫米 4.084克每立方毫米 单体重量显示内在质量,一般锻与铸比重差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