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通考》昊天上帝之名,历代不同。汉初曰上帝,曰泰一,元始间曰皇天上帝,魏初元间曰皇皇天帝,梁曰天皇大帝,惟西晋、後齐、後周、隋、唐乃曰昊天上帝,而郑氏以《星经》推之,谓昊天上帝即天皇大帝,名虽不同,其实一也。今之南郊,既以昊天上帝位乎其上,而坛第一等又有天皇大帝,是离而两之也。宜讲求以正之。
古者天子祀三一是汉代方士说的(方士引用的古语),最终以太一太峙为最高,不过天一地一并没有被实装。耀魄宝基本被认为是天皇大帝神名,一般天文中定位高过天一太一,不过传世文献评价汉代多认为汉代时太一就是天皇大帝耀魄宝,东汉北极、天皇大帝、太一有同合并昊天上帝的情况,晋开始天文多区分北极、天皇、太一三者,同时晋时灵威仰五帝与昊天上帝共同合为一。梁时天皇大帝被认为是北辰星(因该又合并北极),当时也是圆丘主祀神(即上文所说的梁曰天皇大帝,梁祭不说昊天上帝而说北辰星的天皇大帝),但梁圆丘从祀是有太一的,即梁祭祀只有合并北极的天皇大帝,而太一在它之下,不过没提到昊天上帝。
再往后到了隋往后才强调大祀中祀小祀,通常说大祀中祀小祀默认的就是隋往后的祭祀。太牢包括五岳、历代帝王等一般都能用,大祀最高的是祈谷(春祈)、雩祭(夏雩)、明堂(秋享)、圆丘(冬报),因为它们主祀均为上帝,其余还有夏至方泽,方泽是对标圆丘的,地位也是相当的,此外,五星、荧惑、九宫贵神、海神也当过大祀,但他们单神并没有那么高。真正的大祀神只有方泽两地祗和圆丘的昊天上帝、天皇大帝、北极、日月、灵威仰五帝。宗庙的几位帝王地位也很高,仅略低于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