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59,850贴子:2,977,188
  • 14回复贴,共1

六、《道德经》第一章(解析)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悟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视频来自:百度贴吧


IP属地:天津1楼2023-04-29 11:37回复
    大家好,本篇是对上一篇的【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的简译做个解释,说明一下为什么这样解释,根据是什么?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途径、方法、规律、经验、真理、包括老子的思想、言论...这些古人也称之为道,现代人称之为知识、智慧的东西;可以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社会的发展等方面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但是你不可以固守成规、生搬硬套,就是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运用过去的经验,照抄别人的办法。
    因为它们会随着时势、环境的变化而不再适用;所以应当审时度势、因地制宜、根据你目前的具体情况对这些经验、方法、规律...做出调整、改变。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意思是:
    万物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生成了各种形象、特征(比如形状、体积、重量、颜色、气味、意识、声音...);可以根据这些形象、特征对万物进行命名、描述;
    但要知道万事互相效力,万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微妙联系,其中所蕴含的原理、含义是难以说清的;
    人们的命名、描述终归是片面、模糊的,并不能代表它们存在的真正意义。


    IP属地:天津2楼2023-04-29 13:34
    回复
      先说一下本人解释《道德经》的2个窍门;
      ·第.一个窍门:对很难确定含义的字词,把它的古今含义仔细查考,全部列举出来,然后像回答选择题一样,一个一个的筛选、排除、验证;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大多可以得出满意的结果。(这里的关键是要把源文字找对了,所有含义找全了。)
      比如,【道 可道也,非 恒道也。】里的关键字这几个“道”字,在现代的含义很多,同样,在古代老子那个时期的含义也很多;
      经过仔细查考,

      “道”是“導”(向导的导)的本字。“道”字,甲骨文是一条四通的大路 + 中间一个人字,表示一个人行走在路上。
      “道”字后来引申出很多含义,比如:
      ①本义,动词:为人带路,当向导。/如: 指导、教导
      ②动词:讲解,说明,表达。/如:道白 道歉 道谢 能说会道
      ③名词:四通八达的大路。/如: 道路 河道 人行道
      ④名词:抵达事物本质的途径、方法、规律。 /如: 医道 长生之道 生财有道
      ⑤名词:真理,正义。 /如: 道理 传道 公道
      ⑥名词:无形妙门,有形世界的起源。/如: 道法自然 大道无形
      大家可以将这些解释分别填入到【道,可道也,非,恒道也。】这句话里试一试,再联系一下为什么老子的一些思想被现代人认为是消极、保守、固步自封的?
      蕞后你可能会得到和我一样的结论,因为这个结论更符合逻辑。


      IP属地:天津3楼2023-04-29 13:36
      回复
        ——如果对这个结论没有把握,或者想要进一步增强它的可靠性;那么,进入——
        •第二个窍门
        我们研究《道德经》,不要只是抱着《道德经》这一部研究,不要只是参考古往今来众人的解释;
        我们还可以去查一查与老子有过密切往来的人,以及年代很近的人都有谁?他们有没有留下什么言语、文字、著作等等。
        这样一查不要紧,《道德经》通了一大半哪!
        •查到了传说是老子学生的两个人,尹喜和文子留下的著作;有《文子》两部,一部是文子与老子的对话记录,又叫《通玄真经》;一部是文子与平王的对话记录,(马王堆出土);还有尹喜的两部著作《老子西升经》、《文史真经》。
        其中《通玄真经》和《老子西升经》中含有大量《道德经》中的词句。
        •还能查到几位传说是老子老师的人和老子说过的一些话,我们前面有提到过一些;
        •又查到了在老子之后,年代较近的庄子留下的后人称为《庄子》的著作;
        庄子和老子的思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他的很多思想可以用来理解《道德经》!
        并且庄子里面还记载了很多孔子向老子问道的经典言论。
        以上这些言论、文字、著作等等对我们理解《道德经》有着非常宝贵的参考价值。
        就比如【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这句经纹在《文子》一书中竟然出现五次,都是老子为文子在解释这句话。如果把它们仔细解读一下,这一段经纹不应该有太多分歧。


        IP属地:天津4楼2023-04-29 13:37
        回复
          ——下面我们先引用一段容易理解的;
          ① 、老子曰:古者被发无幠而卷领。以王天下,其德生而不杀,与而不夺,天下非其服,同怀其德。
          简译:
          ○古人穿衣打扮很随意,天下却和谐、稳定。因为他们喜欢相互帮助而不是相互厮杀,相互给予而不是相互掠夺,天下太/平不是他们征服来的,而是都有好生之德。
          ☆当此之时,荫阳和平,万物蕃息;飞鸟之巢,可俯而探也;走兽,可系而从也。及其衰也,鸟兽虫蛇,皆为民害,故铸铁煅刃,以御其难。
          简译:
          ○ 这个时代,荫阳平衡,万物茂盛繁多,生生不息;飞鸟之巢可以低头掏取;走兽可以系绳牵着走,非常的和谐。
          但是世道衰落了(可能是有了竞争、捕猎过度等),鸟兽虫蛇因为害怕人而攻击人,所以人们开始制作器械防身。
          ☆故民迫其难则求其便,因其患则操其备。各以其智,去其所害、就其所利。常故不可循,器械不可因。故先王之法度,有变易者也。故曰:「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简译:
          ○ 这是因为人民有难处而寻求解诀方法,因为防备祸患而制作刀器防身。各以其经验、方法趋利避害;过去世道和谐时的处事方法(对待动物的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器械也需要改变了。因此,先王制定的规则有所改变也是正常的。所以说:【方法、规则是可以指导人民的,但不是什么条件下都有效的。 】
          ——小结:
          这前半段的主题是强调“时势的变化”,导致“常故”“以前的器械”“过去的法度”不再适合。
          下面是后半段:
          ☆ 五帝异道而德覆天下,三王殊事而名后世,因时而变者也。
          ○ 五帝统治天下的方法不一样,但都以其德覆盖天下,三王处事不同名声却都传之后世,原因就是他们都能根据时势的变化而做出改变。
          ☆ 譬犹师旷之调五音也,所推移上下,无常尺寸以度,而靡不中者。故通于乐之情者能作音,有本主于中,而知规矩钩绳之所用者能治人。
          ○ 就好像师旷调五音一样,推移上下十分熟练,虽然没有固定之法可循,但却无不符合。所以精通于音乐之性的人能定音律,其心中自有把握,而知道法度准则真正用途的人才能够治理好社会。
          ☆ 故先王之制,不宜即废之;末世之事,善即着之。
          ○ 因此,先王的制度,不适宜的东西就废除它;后世的规矩,实用的就保留它。
          ☆ 故聖人制礼乐者,而不制于礼乐;制物者,不制于物;制法者,不制于法。故曰:「道可道,非恒道也。」
          ○ 所以圣人制定礼乐,而不被礼乐所制约;制定事务的,不被事务缠身;制定法律的,不被法律所制约。 因此说:【道 可道也,非 恒道也。】
          ——小结:这段主题同样是强调要根据“时势的变化”,对先前的制度、规矩、法律...做出调整、改变。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在这里的意思是:【制度、方法...是可以作为指导,可以用来借鉴的,但它们并非任何时候都适用,更不能让它们成为一种制约、束缚!应当根据时势的变化而做出改变。 】
          --------------------------------


          IP属地:天津5楼2023-04-29 13:39
          回复
            ·以下是第2-5段含有【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的段落:
            2、老子曰:夫事生者,应变而动。变生于时,知时者,无常之行。故「道 可道也,非恒道也;名 可名也,非恒名也。」
            简译:
            ○老子说:事物的产生、发展是随着变化而动的,变化源于时间、时势的改变,要知道时间、时势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一直都在改变...所以「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非恒名也。」
            ☆书者言之所生也,言出于智,智者弗知,非 恒道也;名,可名也;非藏书者也。
            简译:
            ○ 书籍所记载的是人们的思想、言论,这些思想、言论出于有经验、智慧的人;但要知道他们的经验、智慧也是有限的,并不能适用于任何时候。
            可以对某些处事方法做出描述、记录,但要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不是言语、书籍所能概括的。


            IP属地:天津6楼2023-04-29 13:39
            回复
              ---------------
              3、老子曰: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道,而令行为右。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简译:
              ○ 治国有准则,而以利民为根本。政策与教化如果是对的,人民是容易接受的。如有利于民众,那就不必效法过去的制度,有利于事情圆.满,就不必拘泥于旧准则。
              ☆故圣人法与时变,礼与俗化。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法度制令,各因其宜。故变古未可非,而循俗未足多也。
              简译:
              ○ 所以圣人制定法令,随时代改变而改变;礼仪随着世俗变化而变化;衣服、器械以方便实用为准;法律制度,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采取适当措施)。所以改变了过去的法律、制度不会遭到非议,根据风俗制定准则,人们也不会觉得繁琐。
              ☆诵先王之书,不若闻其言;闻其言,不若得其所以言;得其所以言者,言不能言也。故「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非恒名也。」
              简译:
              ○读先王的书不如听他当面讲述(文字不如口头表达更清楚),听他当面讲述不如知道他为什么这样说,知道了他为什么这样说之后,会发现他的观点已经不适合当下了,或者说:有些道理不便明说。所以【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非恒名也。 】
              -------------------------


              IP属地:天津7楼2023-04-29 13:40
              回复
                4、老子曰:赈穷补急则名生,起利除害即功成。世无灾害,虽圣无所施其德;上下和睦,虽贤无所立其功。
                简译:
                ○救济贫困、补助急迫则名就;兴利除害则功成。世上无灾害发生,既使圣人也没有施展德能的机会,君臣百姓上下和睦,就算贤能之人也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了。
                ☆故至人之治,含德抱道,推诚乐施,无穷之智,寝说而不言,天下莫贵其不言者,故「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
                简译:
                ○所以修养高深的人治理社会,怀德抱道,推诚乐施,虽有无穷的智慧,却闭口不言;天下没有比这更珍贵的了。所以说:【途径、方法、规律...可以作为指导,可以说明、表达;但天下安泰和顺之时,闭口不言才是蕞珍贵的(多“言”反而会搅乱人们的思想而生乱)。】
                ------------------------------


                IP属地:天津8楼2023-04-29 13:40
                回复
                  当翻译过这些解读后,大家对【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非恒名也。】这句话应该不会有太多争议了!
                  而且,这句话的适宜范围比较广泛,可以用它来解释多种情况。
                  我们还可以用现代社会的情况来举一些例子,就更清晰了;
                  例如:
                  ①、 有人说老子的某些治身、治世的思想经验,比如“无为”“反智”“不争”等,是消极避世、固步自封,不可取的。这种说法似乎也有道理,在曾经战国争霸、胜者为王的时代,还有近代相信弱肉强食,崇尚科技,鼓励竞争等思想观念支配的时代;如果你无力改变这种普世观念,却还要执着于“无为”“反智”“不争”等思想,恐怕国家、民族将会遭受欺压甚至灭亡,个人也将处境艰难;这都是有深刻的历史验证的。——所以说:【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但是,时势、环境总是在变化;时至今日,战争从未止息、竞争愈演愈烈、疾病爆发、瘟疫流行、资源日益匮乏、人们身心疲惫、生态恶化近乎失控...,我们还要执着于弱肉强食,崇尚科技、鼓励竞争...,这些思想、理念、方法吗?
                  世事万变,不离其宗!
                  是时候思考“无为”“反智”“不争”...,的真正含义了!
                  ·老子所传达的道理或许不适合许多的时代、环境...。但是它必然成为人类历史的蕞终走向。离开这些,人类将永远无法实现和谐、稳定、健康、平衡...,更不要说生生不息、与天地共存!


                  IP属地:天津10楼2023-04-29 13:41
                  回复
                    2、 当我们知道,这个世界的法则是“自然”。
                    所以我们懂得对待孩子的方式,就是尽量不要约束、管制他、不要按自己的理想去规划他,那样会使他变得烦躁,缺乏自信、没有自主能力,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但是当他受到不莨产品、文化引诱的时候,(比如网路游戏,高添加剂零食,暴戾、黄瑟影片...引诱,)更容易损害身体、扰乱思想的时候,你还要顺其自然,不去约束、引导他吗?那未免太糊涂了。——所以说【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IP属地:天津11楼2023-04-29 13:41
                    回复
                      更简单的例子:
                      ~ 同样的感冒症状,同样的淔疗方法;有的人两天就痊愈了,有的人一周才能痊愈,而对有的人可能不起作用,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年龄,日常习惯...,很多不同。——所以说【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 还比如:平原地区的人们煮制一锅米饭,通常是半小时煮熟(这是经验),但是到了高原、高海拔地区,可能一小时都煮不熟;因为环境,气压...,已经发生了变化。
                      ——所以说【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
                      ~ 再比如:一个文字,比如“道”这个字;
                      在古代是一个含义,到近代又引申出了几个含义;到了现代又多出了几个含义;
                      当做动词、形容词、名词...,以及在不同的句子里又会有不同的含义;不同的人、不同的地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应用...。——所以说【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这两句经纹,老子重在提醒人们对待世间一切事物,包括对他的思想、言论等,应当持有的态度!
                      好,下一篇我们详解《道德经》第.一章的后3句经纹。


                      IP属地:天津12楼2023-04-29 13:42
                      回复
                        一派胡言。
                        中文不是这么解的,所有的中国字都是由天干地支拼出来,而不是画画画出来的,“一个人走在路上”的解释实在太离谱。


                        IP属地:北京13楼2023-04-29 14: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