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吧 关注:2,807,814贴子:58,502,998

论耳机的混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概退烧了五六年,最近又开始玩,发现圈子风气大变,科学hifi盛行,必须承认年轻一代消费者确实比我玩的那时候对音频知识的掌握强了很多,特别是国内从业者增加也带动了很多。
但即便如此,整体来看这个圈子还是奇奇怪怪,就比如很多人说的混响,而且不但烧友说,很多从业者甚至研发人员竟然也在说。
混响是啥,混响是声场里面声音从声源传出后到衰减掉的这个过程,一般用混响时间t60啊t30a什么的来表示,一般在混音里面可以简单的说直达声和混响声,然后用干湿比来说事儿。
但是这确确实实是个建筑声学或者说室内声学概念,咋能用到耳机这种这么小尺度的领域上呢。
我记得我烧的那时候,比较专业的大佬会用残响来说事儿,这个残响本质就是瞬态响应的一部分,一方面是单元本身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要看腔体。其实这个说法是比较准确的,理想的情况下最好是没有残响。
个人认为现在很多人说的“混响”本质就是这个东西,适当的残响确实能让听感更舒适,特别是在根本不可能做到0残响的情况下,残响的处理倒也确实是“”调音”的一部分。而且像封闭式耳机腔体影响是很大的,低频残响往往很难处理。
但混响这个说法误导了非常多的小白,小白自以为音乐的混响感强就是耳机混响强,其实完全错误。因为音乐的混响感和耳机频响曲线关系更大,比如铁三角的很多耳机混响感都强,因为他把1k-2k给提升了,一般流行音乐混音时候,中频的混响是一定要保证的,但是低频和高频就要看情况了,所以中频多的耳机混响感足是很正常的,这个和所谓耳机的混响一点关系也没有。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5-04 11:37回复
    现在科hi我觉得还不如以前就谈听感,大部分人自以为自己懂了其实啥也不懂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5-04 11:39
    收起回复
      太“专业”会失去听感。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3-05-04 11:55
      收起回复
        主要是概念不一样,现在技术进步了,像以前那样因为单元素质不够造成的残响基本上都不存在了,现在说的混响已经泛指音乐文件里就存在的声音了。
        技术进步的红利是很明显的,十几年前千元机的单元一致性、谐波失真等参数还不如现在的百元机,毕竟那个年代耳机做出来连偏音都不罕见,失真更是稀松平常。当然听感从来跟技术参数无关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5-04 12:25
        收起回复
          其实都是厂家下的套想通过立一个标准来快速圈钱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5-04 12:35
          回复
            感觉曲线能说明信号处理的效果,但是不能说明模拟信号转物理声音的效果吧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5-04 12:50
            收起回复
              现在所谓的科fi 8成半瓶子,瀑布图都不看看个曲线指点江山,以前其实也有类似科hi的,最早的部分小4党,但是起码都还是知道看个瀑布再结合听感,起码不至于只看曲线就耳朵自动YY出声。至于一些名词,不同人对不同名词解不同。有人的素质包括解析,瞬态,动态,结项,三频表现等等,有的人觉得素质就是声场大小,解析。耳机不听看参数也是服。只能说现在网络直播这些太发达了,降低了云的门槛。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5-04 13:06
              收起回复
                我老爹就喜欢回声和混响,觉得这样的“空间音效”就是HiFi 我无法评价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5-04 13:06
                回复
                  我讲几个刚了解到的概念,老哥帮我看看有没有问题:
                  1、频响曲线能决定耳机声音的三频分布与大致风格走向
                  2、解析和失真应该是直接关联的,具体和哪种谐波失真有关我还没太搞明白,大致就是有的失真会给声音带来涂抹感与压缩感(即解析差)
                  3、分离应该也有部分是跟失真关联的,因此平衡输出降低左右声道信号串扰可以提升分离度
                  4、声场跟哪些数据指标关联,我还没太高明白,莫非是和瀑布图中的信号衰减有关?因为封闭式耳机的信号衰减肯定没有开放式自然。


                  IP属地:江苏9楼2023-05-04 13:52
                  收起回复
                    确实,所以一直不看好科学hifi,参数有,不好听,有卵用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05-04 16:46
                    收起回复
                      自己听着不好听 说啥都白搭我就是喜欢音染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5-04 17:04
                      回复
                        退守千元塞的看这这群人撕逼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3-05-04 18:51
                        回复
                          只是一个词罢了,严谨一点的或许会查一下百度,不严谨的就直接跟着以自己的理解喊了,先不说混响到底什么意思,让一个从未听过混响这个词的人来看,也不会认为音乐本来就是混响的,有种字面贬义的感觉也可能没有,这种听不出好坏或表达不清晰的词,就不能较好地评价音乐或耳机的表现,我们应该用更加直接清楚明确的词来形容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05-04 18:56
                          收起回复
                            对于声音来说,任何词义不明的形容词都不具备参考价值,喜欢这么说的人,首先要说明自己是如何理解这个词的,不是所有人都和你想的一样。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05-04 19:03
                            收起回复
                              楼主确实说到点子上了,耳机这个东西被寄予了太高的期望,其实理论上讲,适用于音箱播放的音源和适用于耳机播放的音源,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东西,严格来说耳机不存在什么声场(即便有一点点,那也是虚拟的),耳机需要播放自带声场信息的音源才行,就比如人头麦录出来的东西,而传统录音方式用耳机回放基本就不要指望什么声场多大,就像VR眼镜里面给视觉等效出来的一个巨幕和你去电影院看到的真正的巨幕一样,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05-04 19: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