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2月20日
漏签
0
天
张学友吧
关注:
797,795
贴子:
9,184,064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视频
游戏
1
2
下一页
尾页
110
回复贴,共
2
页
,跳到
页
确定
<<返回张学友吧
>0< 加载中...
【友大概】说说SACD和SHMSACD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碟海生涯
在你身边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漫天浮云,一路平安!。。。
孤独的爱好
耐人寻味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去年的那批SHM很优秀
碟海生涯
在你身边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这个贴呢 从我个人角度说说SACD和SHMSACD听感上的不同。顺便把我所理解的玻璃CD的听感/特点与到家分享一下(就不重新开贴了)。听感这个东西 受到太多因素影响 所以 不杠!。。。
tyzyl8821188
让你愉快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我是看完蜚声后来的,继续聆听高见
1311480844a123
小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前排顶顶!。。。
碟海生涯
在你身边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先说玻璃CD吧。
首先想说明 在我听来 加之工艺(材质成本没研究过) 如果价格在5000块钱以内 玻璃CD会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牛逼的事情说四遍)值得推荐的格式。我有张日本本土在2011年发行的竹竹玻璃CD 简装 不含税47619日元 含税50000日元的发行价格 香吧?所以现在动辄8888元甚至上万的玻璃CD 基本就是包装和噱头 当然还包含各方和利润 像极了月饼 与月饼不同的是 玻璃CD实用性还是非常之高的 月饼恐怕现在爱吃的人寥寥了吧。至于2011年至今十余年 这样对比价格科学吗?我只能说 即使不科学 也不应该是现在这样的价格 或者 把包装简单化一点 价格可以下调一点 但是 这样一来 利润少太多喽。
最开始 我会认为上万块的东西(虽然我知道这个价格太虚) 得用多少钱的设备来听 才能发挥它的能量/效用?听了以后 显然是多虑了。
在我听来 玻璃CD的特点 高频一耳朵通透且自然 中频密度极高 低频动态适中。
高频:这个通透个人觉得大概率来自于材质。UHQ的那种通透会给人一种味精感。而玻璃CD的通透 太自然了 简直美化了 毫不显得生硬 更不会让你觉得科技与狠活的存在。以至于听完玻璃CD后 接下来的几张碟 无论听什么格式 都显得闷。所以 听完玻璃CD 相隔时间稍微长一点 再听其它的CD。我还没有尝试过听完玻璃CD后接着听黑胶是个什么感受 以后有机会尝试一下。
中频:异常地饱满 而这种异常绝不会给你带来任何的不适。人声顶(突出)在前面 难道这不是很爽的一件事吗?我想 这种饱满有可能来自于它的数据层。在没有任何专业知识的情况下 仅凭我个人一点脑补 肉眼可见 玻璃CD的数据层是24K或者复合多种材质吧(简单叫它24K)。这些专业的东西 我这样的纯听者 就不执着于计较了。但是我有一个观点 都是24K 数据层的薄厚 会影响声音的饱满度 或者叫密度。就像我们音箱线 同样材质 200线和300线会明显听到不同的声音。所以 玻璃CD有这么匪夷所思的中频密度 这数据层中的24K 到底发生了什么?
低频:我发现 我听过的发烧格式的碟 都把功夫用在中高频 低频或有或没有。有些歌曲本身动态不错 发烧碟也刻意将低频调弱 以保证中高频的发挥。其实在我看来 这三频就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相互制约 相互影响。玻璃CD的低频因为有“24K的保障” 小动态还是较为明显 这个动态比较适中 不会觉得量太少太小 也没有地动山摇 门窗齐鸣 。
讲完了 可以脑放了。通透无垠的高频 醇厚无暇的中频 娓娓道来的低频。。。
简言之 玻璃CD 除了贵 没有其它毛病。
一家之言 无论是设备 听音条件 和听音水平 我都是社会最渣。所以 大神们不必与我计较。
zenthier
苗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技术贴,加速!
甲壳虫Frozen
真情流露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玻璃cd真的买不起也没机会听
JC92371
耐人寻味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碟海生涯
在你身边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昨天把玻璃CD的优势神吹一遍 今天说说缺点:
高频:虽然通透得非常之自然 但缺少亮亮的甜美的心动。女声我只有一张王菲天空的玻璃CD 也可能听听邓丽君的会有不同感受 姑且说我听到的吧。可能是因为中频“太过”饱满 所以把高频应有的甜蜜拉低了一小截。毕竟 三频还是互相牵制的。我相信听音的人都大概明白一点 没有哪个格式是高频通透亮丽 甜美 中频饱满醇厚 低频又强劲有力 动态弹弹弹。没有 没有听到过这样的声音。所以 如果说这是缺点 那算是一个。
中频:其实这是相对说的 高频的甜美都被中频掰弯过来了 那中频还应该有缺点吗?如果高频 中频都有缺点 那么从听音角度说 还剩下了什么?所以 我真的想不到要给玻璃CD的中频安个什么“罪名”以彰显我多懂听音 真的说不出来。
低频:对于一个轰头派来说 玻璃CD的那不多不少的动态的确不够过瘾 甚至我都会觉得它少了一点低频量 如果再多一点低频动态 会不会更好听呢?我不知道答案 但是我知道 如果低频多了一点 哪怕就一点点 那么都会影响中高频 不是吗?
很多人 甚至是绝大多数人在评价一个格式的时候 总是强调这个格式哪里不好听 鲜有人在吐槽不好听的同时 把这个格式的优点和盘托出。也罕有一个人在夸赞某个格式好听的时候 将劣势直言不讳。人 就是这样主观。没有一个完美的格式满足三频所有的想象 我想 这应该是一个最接近正确的听音观 因此 更不会有什么天花板 xx格式完爆xx格式 哪怕是上万块钱的玻璃CD 三频也是相互在摩擦的。
这就引出来接下来的话题:SACD和SHMSACD哪个好?很多人说SHMSACD是目前市面上最好听的声音(不知道含不含玻璃CD) 是这样吗?
一家之言 无论是设备 听音条件 和听音水平 我都是社会最渣。所以 大神们不必与我计较。
里奥尔洛
耐人寻味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没下文了吗
1311480844a123
小吧主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期待更新!。。。
碟海生涯
在你身边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开门见山 SACD和SHMSACD都好 还是那个套路 各取所需。
先说说被人夸夸其谈的目前“天花板”SHMSACD。省略那些我不懂的专业的东西 这个格式对于我来说就是把SHM调音放到了SACD上。SHM这个调音想必尝过SHMCD的人都知道大概是个什么味道 声音突显单薄 一句粗话来说 对标蜚声。说到这里 恐怕没听过SHMCD的人 也大概知道SHM调音的倾向了 如果你听过蜚声。那么 把SHM调音放到SACD上 到底产生什么效果?
说明一下 目前说SHMSACD大家基本默认为日压碟 至于有没有其它国家/地区压制的SHMSACD我没有接触过。而这里所对比的SACD 我仅仅针对近几年日压来说。
以下对比SACD和SHMSACD两种格式来说说我自己的感受,与其它格式无关。
SHMSACD优势:高频通透明亮 解析优
SHMSACD劣势:淡淡味精 略失真
SACD优势:低频动态好 空间感舒适
SACD劣势:人声弱但不飘
总体来说 由于“SHM调音对标蜚声” 所以SHMSACD还是能听到明显的味精及稍有失真 低频量虽然不大 但也够用 不会觉得平平。SACD显得比较“肉” 人声弱并不突出 但是声音自然 加之舒适的空间。
两个声音 又是一个偏解析 一个偏动态 又是各取所需。这里必须要说明一下 虽然两个都有点“偏” 但也绝对算得上是均衡 不是那种特别有个性的格式。盘基也不相同 注定是两个相对的声音 这里不展开说了。
所以在我看来 没有哪个格式是这个世界上的天花板 SHMSACD也没有比SACD更好。
以上也仅仅针对我听到过的流行歌曲来说 至于其它音乐种类比如爵士 摇滚 古典等等不在其内。
一家之言 无论是设备 听音条件 和听音水平 我都是社会最渣。所以 大神们不必与我计较。
alansw1001
苗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对于这几种CD格式和SACD,SHM SACD我最近也通过机器对比过,也通过软件分析过,有一些想法和大家分享,请指正。
1,首先CD, MQAUHQ, SACD是三种不同的CD格式,三者从容量上看CD和MQAUHQ CD是一样的700M,SACD是4.7G,从声音信息存储的容量上看SACD是远远超过CD和MQAUHQ CD的。但是MQAUHQCD用700M容量存储了压缩数据,需要解码器展开, 展开后可以达到1.8G左右,而MQAUHQCD为了保持兼容普通CD机,把压缩的数据存储在700M CD数据中,这样实际的CD音频数据就不到700M了,所以如果不加解码器,只用普通CD机听MQAUHQCD在音质上是有损失的,不如普通CD。
2, 为什么SHM SACD在听感上要比Hybird SACD要更通透?
SHMSACD 说白了就是单层SACD,而Hybird SACD是双层,最外层是CD面,靠近激光头读取面是SACD层,为了能够读取CD层,Hybird SACD的SACD层做成半透明的,这样激光头才能读取到CD层,但是半透明的SACD层也给读取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不如单层的SACD读取稳定,因而导致了这个效果。
3,为什么玻璃CD只是普通CD的格式,在音质上一定比SACD好吗?
这个不是确定的,首先是母带处理,玻璃CD毕竟700M的容量,需要舍弃一些音频信息,所以需要更高级的母带处理技术,再有,有很多SACD是假SACD,是通过普通CD升频而来,在软件频谱上分析就是20kHZ以上没有任何数据,这样的SACD听感上和普通CD一样,所以根本打不过玻璃CD。但是要注意有些SACD是通过母带重制的,甚至可以做到40kHZ上都有数据,这样的SACD,玻璃CD是打不过的,因为玻璃CD在格式上受限,无法存储那么多数据。
碟海生涯
在你身边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很多时候 由于个体不同 完全靠数据说好与不好 也不够有说服力。更多时候 人是被数据所暗示了 在某种环境和条件下 人不得不承认数据越大 听感越好等等。所以 听音 听感这个纯个人感受的玄学 只能真正听过的人各抒己见 寻求同路人。靠数据 甚至是心理暗示 很难达到共鸣!。。。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