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爱我中华
大家都有着自我存在的感受,其实这就是自我本心的感受。前述已知,心体是佛性灵子集合体,故心体本无生灭。但“肉体众生”无知,执着于人有生死,于是在人生的有限之年,极度贪欲,不停编织着各自的美梦。殊不知在自心内,积累了深重的业障。一旦脱却肉身,依旧会沉浸于无尽的轮回之中,不得自在。
那么,我心(我的神识)既然本无生灭,我们为什么不为自己选择一个自由舒适的永生状态,反而沉迷于生死轮回的苦海之中呢?我们可曾想过:虚空无限,我是否曾经溶入过。众生无量,我是否曾经体察过。面对此问,芸芸众生无有敢承当者。但我今实言告汝:一切众生本来就是佛体一份子,实为佛子。那时我们的心性,本具无上灵性。本来永生(常),舒适(乐),自在(我),清澈通透无碍(净)。无处不到,无处不晓。相互无作用力于对方,相互所占空间不受任何阻隔,相互无需抢占补给,相互心性通透,故诸佛平等,自由极乐。
而现在我们的心性,业障深重,灵性低下。有很强的自我欲,习气个性。于是众生之间,便自然分野出了阶级,阶级斗争。弱肉强食,尔虞我诈,为一己之私无所不作。在如此“堪忍世界”(娑婆世界)里,众生常处于迷茫,障碍,苦恼,艰辛,恐惧,生死轮回,而不觉。苦不堪言,而为乐。究其根源,皆是因为众生攀缘于虚妄,迷失了本有的真常大智慧,不识宇宙真相和宇宙规律所致。
《楞严经》“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
可见,即便是高灵性众生,若“用攀缘心为自性者”,必然会心生万法(造业)。心又生心,心行造作,依次生心,心性渐暗,流转生死,随业深重,灵力渐劣,由虚渐有,终落实体。这便是《楞严经》所说的第一种“无始生死根本”。此为“性动”。
另者,我们知道,空间有两个极端,一者是充满灵性的虚空。另一者是丧失灵性的实体。两者之间,便是一切有情。若使充满灵性的虚空,直接滋生出一切有情、以及丧失灵性的实体,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虚空虽充满灵性,“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但本性乃净,没有思维力(心力),故无力滋生万法。况佛陀也从未讲过“性生万法”之义。这也是《楞严经》所说的第二种“元清净体”之根本。此为“性静”。
从《楞严经》所给出的“两种根本”得知,高灵性众生,经历劫变,直至堕落成没有灵性的实体,唯赖心力(攀缘心、虚妄心)使然。从人世间看,思维创造力(心力),是通向人类幸福的根本驱动力。从出世间看,心力竟是迫使灵性堕落的根本元凶。由此,我们是否悟到了什么:佛性灵子是形成一切万有的基本元素,心力则是创造一切万有的设计师。此也正是“心生万法”之义。
心力来自于心意识,也就是思维,念头。思维越是着意,认真,冲动,心力越强。心灵污染越重,灵性越低。因此,若愈使灵性升华,回归于原本的“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就应以“性静”为本,摒弃思维,远离心力。
我们看到,正因为虚空无心,虽然时刻承受着无量众生的心力干扰,却如如不动,安住于本性的“元清净体”,方能永葆无上觉性。由此不难想到,虚空的无心,与有情众生的清净心态,应是“有所等效”。有情众生完全可依止虚空(虚空法身佛),作为成就佛道的“究竟样板”。
于是,行者在修持中,首先应该身心放松,心若虚空(清静心)。此时神识里的无量业结,和五根所摄入的外尘,也会类似虚空中的无量众生,释放出各类杂散干扰,扰乱行者清静的心境。倘若行者能随时平伏(观照)自心(自我监督机制),不随念跑,始终“轻松平和”的保持住清净的心态,就自然不会产生心力,也就不可能再滋生出新的业结(众生)。而内心里原有的旧业,也会随着心态平静,不再继续承受自我心力的束缚,而逐渐散开,复原为神识内的自由灵能。这也正是“明心见性”的真实义旨。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虚空毕竟无心,无论众生如何干扰,虚空依然无心。而行者毕竟有心,虽安住于“性静”,但心体内外的各类干扰,随时都有可能促使行者起心动念。虽常回光返照,亦不免时常出现随杂念跑的现象。鉴于此,我们也可尝试选择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耳根圆通法”与前者的区别:前者住守的是“内在的清静心态”。“耳根圆通法”则住守的是“外在的各种杂音干扰”。何以故?因为外界的杂音是无序的,不成信息,不易被心念追随记忆,不能造成新业,故行者自然会保持住清净的心态。这种方法的自我监督机制,只是监督自心是否在随时倾听外境杂音。“耳根圆通法”与“默念咒语法”很是相似,咒语一般不翻译,也是无序不成信息,虽心念耳闻,也不易被心念追随记忆而构成影像。故修持效果类似。
通常,行者内心的清净状态,取决于行者内心存储的业结,和外尘的干扰程度。随着行者定力的不断提升,以及业结的不断净化,心静的效果会逐渐向好。所以,修行本是个慢功夫,造业正犹如“得病如山倒”,消业却犹如“祛病如抽丝”,绝不可急于求成。否则,心急势必形成心力,徒增新业,得不偿失。
大家都有着自我存在的感受,其实这就是自我本心的感受。前述已知,心体是佛性灵子集合体,故心体本无生灭。但“肉体众生”无知,执着于人有生死,于是在人生的有限之年,极度贪欲,不停编织着各自的美梦。殊不知在自心内,积累了深重的业障。一旦脱却肉身,依旧会沉浸于无尽的轮回之中,不得自在。
那么,我心(我的神识)既然本无生灭,我们为什么不为自己选择一个自由舒适的永生状态,反而沉迷于生死轮回的苦海之中呢?我们可曾想过:虚空无限,我是否曾经溶入过。众生无量,我是否曾经体察过。面对此问,芸芸众生无有敢承当者。但我今实言告汝:一切众生本来就是佛体一份子,实为佛子。那时我们的心性,本具无上灵性。本来永生(常),舒适(乐),自在(我),清澈通透无碍(净)。无处不到,无处不晓。相互无作用力于对方,相互所占空间不受任何阻隔,相互无需抢占补给,相互心性通透,故诸佛平等,自由极乐。
而现在我们的心性,业障深重,灵性低下。有很强的自我欲,习气个性。于是众生之间,便自然分野出了阶级,阶级斗争。弱肉强食,尔虞我诈,为一己之私无所不作。在如此“堪忍世界”(娑婆世界)里,众生常处于迷茫,障碍,苦恼,艰辛,恐惧,生死轮回,而不觉。苦不堪言,而为乐。究其根源,皆是因为众生攀缘于虚妄,迷失了本有的真常大智慧,不识宇宙真相和宇宙规律所致。
《楞严经》“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
可见,即便是高灵性众生,若“用攀缘心为自性者”,必然会心生万法(造业)。心又生心,心行造作,依次生心,心性渐暗,流转生死,随业深重,灵力渐劣,由虚渐有,终落实体。这便是《楞严经》所说的第一种“无始生死根本”。此为“性动”。
另者,我们知道,空间有两个极端,一者是充满灵性的虚空。另一者是丧失灵性的实体。两者之间,便是一切有情。若使充满灵性的虚空,直接滋生出一切有情、以及丧失灵性的实体,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虚空虽充满灵性,“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但本性乃净,没有思维力(心力),故无力滋生万法。况佛陀也从未讲过“性生万法”之义。这也是《楞严经》所说的第二种“元清净体”之根本。此为“性静”。
从《楞严经》所给出的“两种根本”得知,高灵性众生,经历劫变,直至堕落成没有灵性的实体,唯赖心力(攀缘心、虚妄心)使然。从人世间看,思维创造力(心力),是通向人类幸福的根本驱动力。从出世间看,心力竟是迫使灵性堕落的根本元凶。由此,我们是否悟到了什么:佛性灵子是形成一切万有的基本元素,心力则是创造一切万有的设计师。此也正是“心生万法”之义。
心力来自于心意识,也就是思维,念头。思维越是着意,认真,冲动,心力越强。心灵污染越重,灵性越低。因此,若愈使灵性升华,回归于原本的“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就应以“性静”为本,摒弃思维,远离心力。
我们看到,正因为虚空无心,虽然时刻承受着无量众生的心力干扰,却如如不动,安住于本性的“元清净体”,方能永葆无上觉性。由此不难想到,虚空的无心,与有情众生的清净心态,应是“有所等效”。有情众生完全可依止虚空(虚空法身佛),作为成就佛道的“究竟样板”。
于是,行者在修持中,首先应该身心放松,心若虚空(清静心)。此时神识里的无量业结,和五根所摄入的外尘,也会类似虚空中的无量众生,释放出各类杂散干扰,扰乱行者清静的心境。倘若行者能随时平伏(观照)自心(自我监督机制),不随念跑,始终“轻松平和”的保持住清净的心态,就自然不会产生心力,也就不可能再滋生出新的业结(众生)。而内心里原有的旧业,也会随着心态平静,不再继续承受自我心力的束缚,而逐渐散开,复原为神识内的自由灵能。这也正是“明心见性”的真实义旨。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虚空毕竟无心,无论众生如何干扰,虚空依然无心。而行者毕竟有心,虽安住于“性静”,但心体内外的各类干扰,随时都有可能促使行者起心动念。虽常回光返照,亦不免时常出现随杂念跑的现象。鉴于此,我们也可尝试选择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耳根圆通法”与前者的区别:前者住守的是“内在的清静心态”。“耳根圆通法”则住守的是“外在的各种杂音干扰”。何以故?因为外界的杂音是无序的,不成信息,不易被心念追随记忆,不能造成新业,故行者自然会保持住清净的心态。这种方法的自我监督机制,只是监督自心是否在随时倾听外境杂音。“耳根圆通法”与“默念咒语法”很是相似,咒语一般不翻译,也是无序不成信息,虽心念耳闻,也不易被心念追随记忆而构成影像。故修持效果类似。
通常,行者内心的清净状态,取决于行者内心存储的业结,和外尘的干扰程度。随着行者定力的不断提升,以及业结的不断净化,心静的效果会逐渐向好。所以,修行本是个慢功夫,造业正犹如“得病如山倒”,消业却犹如“祛病如抽丝”,绝不可急于求成。否则,心急势必形成心力,徒增新业,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