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是20年买的19款英朗1.0T双离合自动精英互联款,很多人都说三缸车不好,这也是英朗从曾经全国销量前三的车型跌下神坛的主要原因。其实,好不好用,谁用谁知道。说不好的,都是喷子,用了几年,我能中肯的说一句,三缸英朗不比丝杠英朗差,比同级别的轩逸也要安静很多。什么发动机抖动都是没开过的人意淫的。
回归正题,这三年多,陆陆续续改了不少东西,氛围灯、四门隔音、后视镜自动折叠,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和盲点监测等。其中最实用的是盲点监测和自动防眩目,也就是今天要在这里分享的经验。
并线辅助主要是高速开车变道、夜间或者雨雾天气开车后视镜看不清时,非常实用。自动防眩目则是夜间开车对付后方远光灯的。当初改装的时候是先装的盲区监测,后来又改了自动折叠,再后来改了主驾自动防眩目,最后再改的副驾自动防眩。其实,四门隔音、自动防眩、自动折叠和盲点监测安装都需要拆门板和后视镜,所以这四个系统一起安装的话,可以一次到位可以少拆几次门板,节省不少时间,对于心疼车的车主来说,也少疼几次。

安装分了好几次,今天我就一次性把这些安装经验分享完。首先说明一下用的材料:
自动防眩后视镜:
主驾是君越的顶配的,因为英朗原车是不带这个功能的,市面也没这个款,当然如果有车友原因一起团购的话,我可以组织找镜片厂开发。因为别克车型都是只有主驾自动防眩目副驾没有的,这也是为什么刚开始只改了主驾。
副驾是沃尔沃S90的,为什么用这款镜片,因为他尺寸跟英朗的差不多,只是形状有点差别,但是凑合能用,不认真看的话,很多人还是不知道的,主驾是可以直接用的,副驾要把卡托拆了换新的,因为卡托位置对不上,镜子会顶外壳。
盲点监测(并线辅助):
当时改的时候,市面上还没有77g的产品。选用的是谷智感24GHZ一发四收款,除了距离比现在77g的近,其他的总和性能还是不错的。如果后面经济允许的话,可能会考虑换成77GHZ两发四收的,那是后话了。

材料准备完毕,开始安装。首先是拆门板,英朗门板上总共4颗螺丝,都在上图标明了,上面两颗有小饰板遮挡,轻轻撬开就可以了。拧螺丝这样的活,有手就会,不详述。拧开螺丝之后门板就能掰下来了

两张图,一张是没改隔音之前的样子,下面是改了隔音之后的(当时只有拍照后门的图了)。

拆门板是为了走线,把盲点监测和自动防眩目的线从车内走到门板,然后穿到后视镜上。这里补充一下,自动防眩后视镜的外镜是不带感应器,工作需要由内后视镜控制,所以这个自动防眩目走线是从内后视镜走线到外后视镜的。19款英朗可以说是英朗的巅峰,因为它自动自动防眩目内后视镜功能,别的年份都没有。如果原车内后视镜不带自动防眩目功能,那只能买一个带自动防眩目功能的内后视镜了。
自动防眩目后视镜只要走前面的线就可以了,走完线可以说已经完成了,但是盲点监测,这才完成了一半。因为还要安装毫米波雷达传感器。

安装雷达需要调角度还有水平等,这些我就不啰嗦了,具体方法卖家会有安装指导。
按要求安装好雷达之后,走线到前面,和两侧后视镜报警灯线连接,然后通电测试。
盲点和自动防眩目都测试过没问题再复原车辆。

原来的普通镜片(非防眩目)显示的盲点监测灯。

自动防眩目遇到后方光线变色后工作时的状态。
回归正题,这三年多,陆陆续续改了不少东西,氛围灯、四门隔音、后视镜自动折叠,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和盲点监测等。其中最实用的是盲点监测和自动防眩目,也就是今天要在这里分享的经验。
并线辅助主要是高速开车变道、夜间或者雨雾天气开车后视镜看不清时,非常实用。自动防眩目则是夜间开车对付后方远光灯的。当初改装的时候是先装的盲区监测,后来又改了自动折叠,再后来改了主驾自动防眩目,最后再改的副驾自动防眩。其实,四门隔音、自动防眩、自动折叠和盲点监测安装都需要拆门板和后视镜,所以这四个系统一起安装的话,可以一次到位可以少拆几次门板,节省不少时间,对于心疼车的车主来说,也少疼几次。

安装分了好几次,今天我就一次性把这些安装经验分享完。首先说明一下用的材料:
自动防眩后视镜:
主驾是君越的顶配的,因为英朗原车是不带这个功能的,市面也没这个款,当然如果有车友原因一起团购的话,我可以组织找镜片厂开发。因为别克车型都是只有主驾自动防眩目副驾没有的,这也是为什么刚开始只改了主驾。
副驾是沃尔沃S90的,为什么用这款镜片,因为他尺寸跟英朗的差不多,只是形状有点差别,但是凑合能用,不认真看的话,很多人还是不知道的,主驾是可以直接用的,副驾要把卡托拆了换新的,因为卡托位置对不上,镜子会顶外壳。
盲点监测(并线辅助):
当时改的时候,市面上还没有77g的产品。选用的是谷智感24GHZ一发四收款,除了距离比现在77g的近,其他的总和性能还是不错的。如果后面经济允许的话,可能会考虑换成77GHZ两发四收的,那是后话了。

材料准备完毕,开始安装。首先是拆门板,英朗门板上总共4颗螺丝,都在上图标明了,上面两颗有小饰板遮挡,轻轻撬开就可以了。拧螺丝这样的活,有手就会,不详述。拧开螺丝之后门板就能掰下来了

两张图,一张是没改隔音之前的样子,下面是改了隔音之后的(当时只有拍照后门的图了)。

拆门板是为了走线,把盲点监测和自动防眩目的线从车内走到门板,然后穿到后视镜上。这里补充一下,自动防眩后视镜的外镜是不带感应器,工作需要由内后视镜控制,所以这个自动防眩目走线是从内后视镜走线到外后视镜的。19款英朗可以说是英朗的巅峰,因为它自动自动防眩目内后视镜功能,别的年份都没有。如果原车内后视镜不带自动防眩目功能,那只能买一个带自动防眩目功能的内后视镜了。
自动防眩目后视镜只要走前面的线就可以了,走完线可以说已经完成了,但是盲点监测,这才完成了一半。因为还要安装毫米波雷达传感器。

安装雷达需要调角度还有水平等,这些我就不啰嗦了,具体方法卖家会有安装指导。
按要求安装好雷达之后,走线到前面,和两侧后视镜报警灯线连接,然后通电测试。
盲点和自动防眩目都测试过没问题再复原车辆。

原来的普通镜片(非防眩目)显示的盲点监测灯。

自动防眩目遇到后方光线变色后工作时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