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宁高新区坚持创新引领,依托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不断加大现代产业集群培育力度。通过强化产业科技创新,实体经济根基进一步筑牢,重点产业集群不断做大做强,经济高质量发展驶入了创新赋能的快车道。
聚能强链 强化关键技术攻关
2022年,济宁市重大产业创新项目中的工程机械智慧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由华中科技大学揭榜。而张榜出题的,正是济宁高新区工程机械产业链龙头企业——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人协同施工等专业技术领域,我们还有很大差距,需要科研院所提供专业帮助。”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直言,以企业为主体探索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有效路径,将成为加速科研成果转化的关键。
有针对性地借力科研院所“外脑”,前提在于精准定位市场需求、发掘企业创新难题。对此,济宁高新区建立完善“企业出题”机制,由重点企业提报重大技术需求,聚焦核心产业链的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关键技术,把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面向全球技术团队进行张榜,并以“企业出题、高校揭榜、政策扶持、协同攻关”的模式开展技术研发。
目前,济宁高新区另一个“揭榜挂帅”项目——IV型车载储氢塑料内胆轻量化、高阻隔、高可靠性设计以及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固化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发榜方”——山东通佳机械有限公司与“揭榜方”——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联合开展,预期将于2022年年底取得核心专利,2023年开展中试产业化。项目实施后,山东通佳机械有限公司将建成国内高压IV型储氢瓶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生产研发基地,为氢能源汽车产业提供重要装备技术体系支撑,助推济宁市氢能产业实现新跨越。
在济宁高新区政策、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建了山推工程机械协同研究院,聚集了产业链上下游多家企业,以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攻关为重点,联合高校院所开展协同创新,精准实现创新技术与成果在产业链上的转移转化。
勤修内功 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聚集创新要素,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是关键。围绕打造全链条的创新创业载体,济宁高新区高标准建设“济宁创新谷”,向“创新谷”核心区注入优势创新资源,聚集高端院所10余家,成立了山东省第一家实体运作的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培育省级以上科创平台208家、入选总量位列山东省前3强,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国家科技部考核评价中评为优秀,麒麟岛、蓼河国际英才港、资本中心等功能模块投入运营,形成了完善的创新链。如今,济宁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5家,总量占济宁市四分之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高于济宁市平均24.4个百分点。
卓越的创新动能,来源于强健的人才支撑。近年来,济宁高新区以全方位的服务保障、真金白银的奖补措施,广纳海内外人才创业兴业,成为山东省三家人才改革试验区之一。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全方位的服务体系让广大人才免除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千万级奖补资金让广大人才创业有底气、创新有心气。依托山东省激光研究所建设了山东省首家光电产业技术研究院,一批面向高端装备、医养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化产业集群的研究所、重点实验室为产业发展持续赋能。
下一步,济宁高新区将持续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放大“济宁创新谷”辐射带动效应和济宁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平台作用,切实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积极培育和增强发展新动能,加快推进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全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众网·海报新闻客户端记者 李丹丹 通讯员 刘凯)
聚能强链 强化关键技术攻关
2022年,济宁市重大产业创新项目中的工程机械智慧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由华中科技大学揭榜。而张榜出题的,正是济宁高新区工程机械产业链龙头企业——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人协同施工等专业技术领域,我们还有很大差距,需要科研院所提供专业帮助。”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直言,以企业为主体探索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有效路径,将成为加速科研成果转化的关键。
有针对性地借力科研院所“外脑”,前提在于精准定位市场需求、发掘企业创新难题。对此,济宁高新区建立完善“企业出题”机制,由重点企业提报重大技术需求,聚焦核心产业链的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关键技术,把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面向全球技术团队进行张榜,并以“企业出题、高校揭榜、政策扶持、协同攻关”的模式开展技术研发。
目前,济宁高新区另一个“揭榜挂帅”项目——IV型车载储氢塑料内胆轻量化、高阻隔、高可靠性设计以及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固化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发榜方”——山东通佳机械有限公司与“揭榜方”——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联合开展,预期将于2022年年底取得核心专利,2023年开展中试产业化。项目实施后,山东通佳机械有限公司将建成国内高压IV型储氢瓶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生产研发基地,为氢能源汽车产业提供重要装备技术体系支撑,助推济宁市氢能产业实现新跨越。
在济宁高新区政策、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建了山推工程机械协同研究院,聚集了产业链上下游多家企业,以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攻关为重点,联合高校院所开展协同创新,精准实现创新技术与成果在产业链上的转移转化。
勤修内功 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聚集创新要素,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是关键。围绕打造全链条的创新创业载体,济宁高新区高标准建设“济宁创新谷”,向“创新谷”核心区注入优势创新资源,聚集高端院所10余家,成立了山东省第一家实体运作的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培育省级以上科创平台208家、入选总量位列山东省前3强,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国家科技部考核评价中评为优秀,麒麟岛、蓼河国际英才港、资本中心等功能模块投入运营,形成了完善的创新链。如今,济宁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5家,总量占济宁市四分之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高于济宁市平均24.4个百分点。
卓越的创新动能,来源于强健的人才支撑。近年来,济宁高新区以全方位的服务保障、真金白银的奖补措施,广纳海内外人才创业兴业,成为山东省三家人才改革试验区之一。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全方位的服务体系让广大人才免除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千万级奖补资金让广大人才创业有底气、创新有心气。依托山东省激光研究所建设了山东省首家光电产业技术研究院,一批面向高端装备、医养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化产业集群的研究所、重点实验室为产业发展持续赋能。
下一步,济宁高新区将持续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放大“济宁创新谷”辐射带动效应和济宁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平台作用,切实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积极培育和增强发展新动能,加快推进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全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众网·海报新闻客户端记者 李丹丹 通讯员 刘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