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儒家吧 关注:387贴子:139,606
  • 9回复贴,共1

晏子的气节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左传》中有一个故事,叫作“晏子不死君难”。
崔武子弑杀齐庄公后,晏子手下的人问晏子要不要自杀或者逃亡,晏子是这样回答的:
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6-26 20:29回复
    这话也没毛病,为臣的是保社稷为主,后世有多少弑君夺位,我只见有殉国的,没见殉君的


    IP属地:安徽3楼2023-06-27 06:20
    回复
      死亡是个偶然事件,如果非要把这个偶然具体化那是很残忍的。


      IP属地:安徽4楼2023-06-27 09:22
      回复
        明朝亡的时候,那些大臣没几个死的吧,死的基本史书都记下了 恰恰是把明朝蛀空了的,留了辫子继续happy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6-27 14:13
        回复
          up好,感觉原文说得非常清楚了呀,当时某位国君是和臣子妻子偷情,被发现后杀死,这个不是死社稷哈。像国家的职务,是公器,其设置排列,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民的。正所谓,邦奇千里维民所止。这位国君不为保民而死,但晏子先生和他又有君臣的关系,所以晏子先生就去吊丧,当时去吊丧就有人一直劝崔子先生杀了晏子先生,可以说晏子先生本身就冒了很大的风险,这点今人很多人都做不到的,当时是说杀就杀的。


          IP属地:河南8楼2023-09-04 17:4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