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始建于1979年,1985年改为电气工程系,2008年组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现有2个本科专业: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个专科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停招)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停招),其中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为国家教育部“全国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示范专业”。
现有专任教师94人,其中教授5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31人,中级职称28人,双师教师54人,硕士研究生52人,在读博士硕士15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洛阳市优秀专家1人,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先后有多名教师获得教育部、河南省及洛阳市劳动模范和优秀教师称号。教师的多项科研和教研成果通过省科委和省教委鉴定并获奖,近年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省教学成果奖4项。系研究所与省内几十家企业进行技术开发与合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系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了良好的实践环境,学生家电维修组已成立十几年,经常代表学校参加“三下乡”活动,以及到社区进行义务维修。学生的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多次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奖。
二十几年来,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累计毕业生近万名,近三年来,当年一次就业率达90%以上。
自动化(本科 学制四年)
培养掌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在自动化领域从事系统设计、系统分析、系统运行管理、科研开发及教学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电子技术、电机及拖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运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过程控制系统、电气控制与PLC、微型计算机原理、DSP技术、模糊控制、计算机仿真、工厂供电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自动控制领域的系统设计、应用开发工作,亦可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及技术工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 学制四年)
培养具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及相关学科领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与控制、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检测与转换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器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供配电系统继电保护、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等。
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发电厂、电网公司等电力系统企业或者大中型工业企业等单位从事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安装、运行、维护以及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自动控制和计算机应用等领域的工作。
电气自动化技术
培养掌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能从事工业电气控制设备及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及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与磁路、电子技术、电机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工厂供电技术、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PLC技术应用、检测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电气设备及控制系统的应用开发、技术服务、企业电气设备或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与管理工作。
计算机控制技术
培养掌握了一定的电子电气知识、计算机操作应用知识、程序设计知识,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等专业知识和生产工艺分析和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与磁路、电子技术基础、电机与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微机原理、微机接口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集散控制与网络、检测与转换技术、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分析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及工厂从事计算机控制与网络技术及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现场总线集散控制系统的设计、应用、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始建于1979年,1985年改为电气工程系,2008年组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现有2个本科专业: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个专科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停招)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停招),其中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为国家教育部“全国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示范专业”。
现有专任教师94人,其中教授5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31人,中级职称28人,双师教师54人,硕士研究生52人,在读博士硕士15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洛阳市优秀专家1人,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先后有多名教师获得教育部、河南省及洛阳市劳动模范和优秀教师称号。教师的多项科研和教研成果通过省科委和省教委鉴定并获奖,近年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省教学成果奖4项。系研究所与省内几十家企业进行技术开发与合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系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了良好的实践环境,学生家电维修组已成立十几年,经常代表学校参加“三下乡”活动,以及到社区进行义务维修。学生的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多次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奖。
二十几年来,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累计毕业生近万名,近三年来,当年一次就业率达90%以上。
自动化(本科 学制四年)
培养掌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在自动化领域从事系统设计、系统分析、系统运行管理、科研开发及教学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电子技术、电机及拖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运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过程控制系统、电气控制与PLC、微型计算机原理、DSP技术、模糊控制、计算机仿真、工厂供电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自动控制领域的系统设计、应用开发工作,亦可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及技术工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 学制四年)
培养具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及相关学科领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与控制、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检测与转换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器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供配电系统继电保护、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等。
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发电厂、电网公司等电力系统企业或者大中型工业企业等单位从事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安装、运行、维护以及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自动控制和计算机应用等领域的工作。
电气自动化技术
培养掌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能从事工业电气控制设备及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及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与磁路、电子技术、电机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工厂供电技术、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PLC技术应用、检测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电气设备及控制系统的应用开发、技术服务、企业电气设备或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与管理工作。
计算机控制技术
培养掌握了一定的电子电气知识、计算机操作应用知识、程序设计知识,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等专业知识和生产工艺分析和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与磁路、电子技术基础、电机与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微机原理、微机接口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集散控制与网络、检测与转换技术、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分析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及工厂从事计算机控制与网络技术及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现场总线集散控制系统的设计、应用、维护等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