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之前说法最多的就是三财一贸,三财是东财、西财和上财,三个学校分别在三个方向,既是三大财经大学之一,也符合国家扶持经管类大学的三方定位,那时还没有两财一贸的说法。四财一贸则是多了中财,那时候的中财是指的中南财经。五财一贸则是央财的拥护者的说法,把央财加进来了,那时候央财的认可度还不行,举个例子,大约2009年的时候,央财的本科生源已经是全国前几名,比肩清北,但应用经济学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复试录9排1的前提下,复试线只有国家线330,因为没多少有实力的人报,可以想象当时央财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有多低。
央财当年的金融国重、211头衔、应用经济学国重,都是争议声特别大的,尤其是第一个重点学科金融,当时央财连江西财经都不如,竟然打败了同属财政部的前三甲上财东财中财,拿下了国重,划归教育部后它继承了财政部的重点学科,并且教育部再次评定金融重点学科的时候,中南财经官网挂出来的新闻说,央财首轮就被淘汰了,而西财那边也在官宣自己当年评了第一名,并且明言央财确实被淘汰了,大家都在猜中南财经的官宣内容也在暗示有信心会拿下这个国重,结果令大家震惊的是央财保住了金融,并且在不久的将来还拿下了应用经济学这个一级学科。后期各种资源朝着央财倾斜的特别严重,所以央财的研究生质量也上来了。
不过现在央财的后台垮了,教育部这些年明显在疏远央财,很多好东西都没它的份,但央财的名声已经累积起来了,不容易掉下来。
顺带说一下,东北财经和中南财经2015年之前一直被疏远,和政策严重倾向央财有很大关系,尤其是中南财经,在2010年前后官网多次怼央财,恨的牙痒痒。真正在这几所大学读书的同学很少有来公网相互怼的,因为当时大家都有ipv6内网互联,当中南财经和东北财经被欺负的时候,西财(比如我)和上财的同学也是站出来帮忙怼央财,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华南师范、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和厦门大学的经管专业同学也赶来支援,都知道东财和中财被欺负,也知道随着央财的发展,下一个被欺负的就是西财了。
在成功超过东财和中财后,果然就是和西财的战争,在超过西财后,西财仍然是三大财经大学之一,而央财的拥护者立刻宣扬两财一贸的说法,声称从来没有三财一贸,三财一贸都是西财的人为了蹭热度搞出来的。
其实当时在公网上(尤其是考研论坛),相互怼的基本都是些三流大学或者成教院的学生,在内网这些老牌财经大学的学生虽然也会有争执,但整体是非常团结的,因为大家都知道谁是不正当竞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