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以为,黄尹确实应是伊尹。从上可见,黄尹与伊尹的祭日均为丁日,这就透露了黄尹、伊尹应为同一人。殷墟卜辞中还有“黄奭”、“伊奭”,陈梦家认为“伊奭、黄奭很可能是伊尹、黄尹,但也可能是伊、黄之配偶”(注: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第363-364页。),笔者认为陈氏前说非而后说是。从上可见,黄尹、伊尹的祭日卜选常在辛日,而伊奭、黄奭的祭日或在戊日,或在庚日,但绝不在丁日。如《合集》575“□申卜,争:翌戊戌于黄奭?/翌戊戌勿于黄奭”及《合集》14209正与14210正均有“翌庚申于黄奭”等。以祭日看,伊奭非伊尹而应是伊尹之妃,黄奭非黄尹而应是黄尹之妃。而且从上引卜辞可见,黄尹为武丁早中期的宾组卜辞,伊尹为武丁晚期至祖庚时的历组卜辞。这样看来,说黄尹、伊尹为一人便没有什么矛盾;二者只是名称的不同,宾组卜辞称黄尹,历组卜辞称伊尹。但如果说黄尹、伊尹不是同一人而为二人就会产生新的问题:为什么武丁时宾组卜辞中不祭祀伊尹这样的开国功臣,而去祭祀所谓商代中叶的阿衡“黄尹”?答案只能是黄尹、伊尹为同一人。
3.“丁”为伊尹(黄尹)氏族之称说
在殷墟卜辞中,虽不见伊尹(黄尹)的日干庙号,但其祭日均为丁日,大概伊尹(黄尹)与丁日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什么呢?笔者以为这应与殷高祖帝喾()、河、王亥等祭日为辛日而称为“高辛氏”一样,“丁”应为伊尹(黄尹)的氏族之称。此说是有殷墟卜辞为之内证的。
丙午卜贞:黄尹丁人不死,在丁家屮(有)子? (《合集》3096)
丙辰卜,争贞:取黄尹丁人嬉? (《合集》3097)
……入黄尹丁人? (《合集》3098)
贞:于乙亥入黄尹丁人? (《合集》3099)
癸卯卜贞:……田令毕(注:此字从禽匕声,以音义可读为“毕”字。)取黄丁人?七月。 (《合集》22)
……卜贞:今日其取伊丁人? (《合集》32803正)
上引《合集》3096、3097、3098、3099、22等片均为武丁时宾组卜辞,《合集》32803正为历组卜辞。《合集》22片中“黄丁人”等于《合集》32803片正版中“伊丁人”。“黄尹丁人”、“黄丁人”、“伊丁人”应即黄尹(伊尹)族人,但为什么黄尹、伊尹族人要以“丁”相称呢?《合集》3096片谓是“黄尹丁人”,且谓“在丁家有子”,“丁家”相当于“丁氏”。此“家”之义先秦一般是指卿大夫的采邑(注:《周礼·夏官·序官》“家司马”注“家,卿大夫采地”;《春官·序官》“家宗人”注“家谓大夫所食采邑”;《大戴礼记·文王官人》注“家,采邑”。又见《周礼·秋官·方士》注、《地官·载师》注等。),那么丁家“是指黄尹(伊尹)丁氏的采邑。以次来看,“黄尹丁人”、“黄丁人”、“伊丁人”都是指黄尹或伊尹丁氏采邑之人。这样,我们也就知道黄尹、伊尹何以特意卜选丁日来祭祀的原因了:正因为伊尹(黄尹)是以日干“丁”命名的丁氏之祖,所以伊尹(黄尹)也就卜选丁日来进行祭祀。这也正好与帝喾、河、王亥等为“高辛氏”之族,所以殷卜辞中、河、王亥等也就卜选辛日来进行祭祀一样。特别是从下版卜辞可见卜选祭祀“伊示”的丁日与“伊丁人”的关系:
贞:于乙亥□〔取〕伊丁人?
……日其取伊丁人?
贞:来丁丑又(侑)岁于伊示? (《南明》497)
上版卜辞中“伊示”正如有的学者所说的那样,伊尹为商汤之舅,是指商王室与伊尹部族通婚而形成的甥舅关系。(注:蔡哲茂:《殷卜辞“伊尹示”考——兼论它示》。)这一版伊尹舅示祭日为丁日,而同版的伊尹族后人又称之为“伊丁人”,说明伊尹族正是丁族或丁氏。
丁氏之族对殷商王室及贵族的服役、祭祀等活动情况在卜辞中也是有记录的。如:
丙戌子卜贞:丁不刍我?/丁刍? (《合集》21227)
丁亥子卜:丁来人,惟刍我? (《合集》21529)
上引几条卜辞中的“刍”是指牧养牲畜,“丁”是指方国部族。《合集》20441片云“……今丁方正……”明确称“丁方”,《合集》20354片云“庚申卜,扶,令小臣取丁羊、鸟”,21555片云“壬寅卜,丁代彘”,21737片云“癸酉卜,贞:丁丑来自丁”等等,这些卜辞中的“丁”都是指丁氏之族。《合集》20354与21555片是王卜辞,21737片是非王卜辞,可见丁氏之族不仅服从商王的统治,而且与商贵族亦有来往。朱凤瀚先生曾指出:“‘丁’在乙一卜辞中多次出现,由上辞言‘丁来人’,知其当是邻近于乙一卜辞所属的家族……丁来人‘刍我’,即是由丁氏遣人为‘我’放牧,这当然属于一种劳役。但‘丁’与乙一卜辞占卜主体之贵族间似有亲属关系。”(注: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81-182页。)朱氏这里所说的“乙一卜辞”是指相当于宾组的非王卜辞,时代在武丁中后期。以此可知,丁族和非王卜辞的子卜辞关系密切。另外,丁氏之族还参与非王卜辞的祭祀活动,如《合集》21729片“甲辰卜,贞,丁有系,今生月?/甲辰卜,□七月丁系”,21695片“辛亥卜,我贞:丁系今来乙?/辛亥卜贞:丁今七月系”等。这两片卜辞中均是非王卜辞的子卜辞,“系”是祭名,丁氏之族祭祀活动在子卜辞中出现,且在占卜者宗庙进行祭祀。对此,有的学者认为丁氏之族与占卜者有大小宗的关系,才出现这种情况。笔者以为,这种子卜辞的占卜主体是商王诸子、妃嫔,丁氏的伊尹族与商王室世世的联姻共政构成了王室与伊族的甥舅关系,于是便出现了丁氏之族与子卜辞的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