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与地理堪舆吧 关注:41贴子:977
  • 0回复贴,共1

若能念兹在兹,念极情忘,心空佛现。则于现生之中,便能亲证三昧。待至临终,生上上品。可谓极修持之能事也已。 ——《与徐福贤女士书》 我们很多人念佛,念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若能念兹在兹,念极情忘,心空佛现。则于现生之中,便能亲证三昧。待至临终,生上上品。可谓极修持之能事也已。
——《与徐福贤女士书》
我们很多人念佛,念念佛这个心就会像野马,就往外跑,心很难安立在佛号上。他一安立在佛号上,要么昏沉,要么掉举,要么觉得没意思……你就让他十天百万佛号闭关,都闭不住,非得出来。有时候觉得出来不好意思,他就偷偷地睡懒觉。或者就琢磨他工作上的事情,策划一个公司。这个闭关就成了他策划公司的一个机会了。为什么?他很难系缘这个佛号,心系缘这个佛号是不容易的。
虽然念佛法门是易行道,但是对于我们业障深重的凡夫来说,把这句佛号念好很不容易。所以在这里就得要不断地做钝功夫。你一定要念兹在兹。念兹在兹是什么?你当下这一念——“念”就是“今心”,上面一个“今”,下面一个“心”,就是当下这一念一定在佛号上。你念佛的时候,你这个心是在佛号上。但我们常常是念佛的时候,心不在佛号上,心跑到外面去了,甚至心还是打坏主意了。原来有句俗话叫做“口里念着阿弥陀佛,心里想着拔人家禾”——心里还想着要偷人家东西。

念兹在兹,摄心念佛。这样的功夫渐渐地纯熟,原来我们念佛的念头很生疏,五欲六尘的念头很熟悉。想五欲六尘的念头,冤亲债主的念头、恩恩怨怨的念头你不去请,它都来了。叫做“憧憧往来,朋从尔思”,满脑袋瓜子都是这些东西。你要念佛,非要下很大的力气才能够把得住佛号。有时候佛号来的时候,心里的妄想杂念还像波翻浪卷。佛号就像一叶小舟,随时会漂掉,就是这样的。大家体会一下,是不是这样的?
所以要做到念兹在兹,系住这句佛号,巩固这句佛号。这样慢慢地由佛号的生疏的感觉,变成熟悉;把五欲六尘的念头由熟悉变成生疏,要进行一个转换。当你佛号越来越熟悉的时候,举心动念都是这句佛号,念佛就念到了极点,那就是能念和所念打成一片了,能念和所念的对待双泯了——泯灭了,这时候我们心里面的情执就没有了。没有了,就有点像禅宗参话头参到最后桶底脱落,能所消泯,这就是心空了。
刚才我看你们那个对联也写到:“十方来聚会,人人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从心空这一点来看,是一切法门所要指向的目标。禅宗以参禅的方式,净土宗以念佛的方式。你念到能念所念打成一片的时候心就空了,就是念佛三昧了。

你到了念佛三昧正受正定的状态,阿弥陀佛法尔自然地现在面前了,就能见佛啊!庐山东林寺的慧远大师一生三次见佛,他就是心空,心空佛就现前了,这样就在现生当中亲证念佛三昧。亲证念佛三昧,不是说你得念佛三昧就马上要往生,倒不是这个,也要顺着生命的寿数来过完。到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会拿着金刚的莲台来接引,上品上生。这样就是修持净土念佛法门的能事,就是最高的境界。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众生“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忆佛、念佛有两种,一个是现前见佛,就是现生能够得念佛三昧、见阿弥陀佛。但如果没有那样的水平,你可以当来见佛。
什么叫当来?就是临命终时见佛,到西方极乐世界见佛就叫当来见佛。但无论是现前还是当来,你只要忆佛、念佛,那是必定见佛的,必定能够见阿弥陀佛。所以我们在工夫上也要取法于上,“取法乎上,仅得其中。”争取功夫成片、争取一心不乱、争取念佛三昧、争取上品上生,我们要有这样的志向。
——节选自《与徐福贤女士书》讲记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7-15 12:2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