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一中心理健康架构(续)(2)
接下来是一中的心理健康的应急流程
首先,如果有学生和心理委员、老师透露出伤人伤己的想法,那么会上报至心理老师和班主任,由他们进行干预和支持,必要时转介到医院精神科(转介具体看Part 5)。
但出于各种原因,不是所有学生愿意透露这些想法,也不是所有接受干预的学生放弃采取极端措施。如果发现学生有做出极端举动,发现的值班老师会立刻通知班主任、年级德育主任、心理老师进行现场干预,并根据事情结果和影响范围大小采取不同的措施。
首先聊一下这种事情学校的立场和老师的立场。学校的立场,一方面会考虑社会舆论、学校的稳定运作,另一方面,学校方面考虑学生的学习权益和返校适应。老师的立场,一定程度上会受学校的影响,但是会尽力平衡学生、家长和学校的诉求。
(PS:珠海一中是如此不代表其他学校也是如此,外校的和已毕业的读者请注意)
接下来简单解释下什么是影响范围大影响范围大小和结果好坏,这对接下来的应急方式介绍非常重要。
影响范围小指的是如果极端事件只涉及发现的老师/学生和当事人,那么可以认为影响范围小,否则可以认为影响范围大;
那么结果好坏也是如此。如果当事人没有真的做出极端举动,我们称之为“未遂”(当然这是未遂情形的一种),那么结果较好,否则结果就是不好的。审核原因只能这么解释了,还请大家理解。
下面正式介绍一下学校的应急流程。
影响范围小,结果较好:安抚当事人,通知心理老师、年级德育主任、班主任到场,通知家长接孩子回家(视危险程度来定);学生处、年级德育主任、心理老师、班主任还有其他相关老师开会接下来学生的相关安排(比如是否建议学生办理走读或者休学、是否需要转介——但据我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无一例外都需要学生接受精神科评估;在校期间学生的心理状态如何稳定);班主任、年级德育主任将学生情况告知学生家长并建议家长带学生前往精神科就诊,了解学生身心状态是否适合调整几天/一周后返校;学生返校后接受心理辅导。
影响范围大,结果较好:安抚当事人并支开无关学生,通知心理老师、年级德育主任、班主任到场,通知家长接孩子回家(视危险程度来定);学生处、年级德育主任、心理老师、班主任还有其他相关老师开会接下来学生的相关安排(比如是否建议学生办理走读或者休学、是否需要转介——但据我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无一例外都需要学生接受精神科评估;在校期间学生的心理状态如何稳定)和班级和年级层面的解释方式;班主任、年级德育主任将学生情况告知学生家长并建议家长带学生前往精神科就诊,了解学生身心状态是否适合调整几天/一周后返校;班主任、年级德育主任澄清事情过程或选择隐瞒(不过一中几乎没发生过这种影响大的事件,据我对其他学校了解,应急实践中选择隐瞒的学校还是还是比较多的);当事人和其他受波及的同学接受心理辅导。
影响范围小,结果不好:如果学生出现医疗状况,立刻将当事人送医;通知学生家长;封闭和清理现场;相关老师和校级领导商讨如何处理该事件,学校/年级层面据此反应;为与当事人关系密切的师生做单独的心理辅导(如果心理老师和当事人关系密切心理老师也需要接受心理治疗),为全体学生提供团体心理辅导;澄清或者隐瞒该事件(不过据我所知瞒个寂寞,另外,隐瞒指的是只在教育系统内部通报而不向大众通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后续跟进工作。
影响范围大,结果不好:支开无关学生,立即封闭现场;如果学生出现医疗状况,立刻将当事人送医;通知学生家长;清理现场;相关老师和校级领导商讨如何处理该事件,学校/年级层面据此反应;为与当事人关系密切的师生做单独的心理辅导,为全体学生提供团体心理辅导;根据事件影响范围选择澄清或者隐瞒;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后续跟进工作。
一中心理健康框架算是介绍完了,有什么疑问欢迎大家前来提问
但是今天的这个内容写得身心崩溃
先更到这里了,希望大家永远用不上
接下来是一中的心理健康的应急流程
首先,如果有学生和心理委员、老师透露出伤人伤己的想法,那么会上报至心理老师和班主任,由他们进行干预和支持,必要时转介到医院精神科(转介具体看Part 5)。
但出于各种原因,不是所有学生愿意透露这些想法,也不是所有接受干预的学生放弃采取极端措施。如果发现学生有做出极端举动,发现的值班老师会立刻通知班主任、年级德育主任、心理老师进行现场干预,并根据事情结果和影响范围大小采取不同的措施。
首先聊一下这种事情学校的立场和老师的立场。学校的立场,一方面会考虑社会舆论、学校的稳定运作,另一方面,学校方面考虑学生的学习权益和返校适应。老师的立场,一定程度上会受学校的影响,但是会尽力平衡学生、家长和学校的诉求。
(PS:珠海一中是如此不代表其他学校也是如此,外校的和已毕业的读者请注意)
接下来简单解释下什么是影响范围大影响范围大小和结果好坏,这对接下来的应急方式介绍非常重要。
影响范围小指的是如果极端事件只涉及发现的老师/学生和当事人,那么可以认为影响范围小,否则可以认为影响范围大;
那么结果好坏也是如此。如果当事人没有真的做出极端举动,我们称之为“未遂”(当然这是未遂情形的一种),那么结果较好,否则结果就是不好的。审核原因只能这么解释了,还请大家理解。
下面正式介绍一下学校的应急流程。
影响范围小,结果较好:安抚当事人,通知心理老师、年级德育主任、班主任到场,通知家长接孩子回家(视危险程度来定);学生处、年级德育主任、心理老师、班主任还有其他相关老师开会接下来学生的相关安排(比如是否建议学生办理走读或者休学、是否需要转介——但据我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无一例外都需要学生接受精神科评估;在校期间学生的心理状态如何稳定);班主任、年级德育主任将学生情况告知学生家长并建议家长带学生前往精神科就诊,了解学生身心状态是否适合调整几天/一周后返校;学生返校后接受心理辅导。
影响范围大,结果较好:安抚当事人并支开无关学生,通知心理老师、年级德育主任、班主任到场,通知家长接孩子回家(视危险程度来定);学生处、年级德育主任、心理老师、班主任还有其他相关老师开会接下来学生的相关安排(比如是否建议学生办理走读或者休学、是否需要转介——但据我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无一例外都需要学生接受精神科评估;在校期间学生的心理状态如何稳定)和班级和年级层面的解释方式;班主任、年级德育主任将学生情况告知学生家长并建议家长带学生前往精神科就诊,了解学生身心状态是否适合调整几天/一周后返校;班主任、年级德育主任澄清事情过程或选择隐瞒(不过一中几乎没发生过这种影响大的事件,据我对其他学校了解,应急实践中选择隐瞒的学校还是还是比较多的);当事人和其他受波及的同学接受心理辅导。
影响范围小,结果不好:如果学生出现医疗状况,立刻将当事人送医;通知学生家长;封闭和清理现场;相关老师和校级领导商讨如何处理该事件,学校/年级层面据此反应;为与当事人关系密切的师生做单独的心理辅导(如果心理老师和当事人关系密切心理老师也需要接受心理治疗),为全体学生提供团体心理辅导;澄清或者隐瞒该事件(不过据我所知瞒个寂寞,另外,隐瞒指的是只在教育系统内部通报而不向大众通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后续跟进工作。
影响范围大,结果不好:支开无关学生,立即封闭现场;如果学生出现医疗状况,立刻将当事人送医;通知学生家长;清理现场;相关老师和校级领导商讨如何处理该事件,学校/年级层面据此反应;为与当事人关系密切的师生做单独的心理辅导,为全体学生提供团体心理辅导;根据事件影响范围选择澄清或者隐瞒;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后续跟进工作。
一中心理健康框架算是介绍完了,有什么疑问欢迎大家前来提问

但是今天的这个内容写得身心崩溃

先更到这里了,希望大家永远用不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