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湘云之“吊斜晖”
史湘云性格直爽,“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憨湘云醉眠芍药裀,湘云醉卧与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撕扇是《红楼梦》里的经典唯美场景,与黛玉、宝钗、晴雯的有人恨有人爱不同,湘云几乎得到了所有读者的一致喜欢。但她也是薄命司中的一员,所以,其命运结局可能也只能让人嗟叹。当然前八十回里除了判词和批语外,没写到她的结局。
湘云的命运结局,好像没有什么谜。襁褓之中,就没了父母,在叔叔家,过得也不怎么自在,这就是“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幼年时坎坷形状”。后来虽“厮配得才貌仙郎”,但“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云散高唐,水涸湘江”,也不由得不让人为其一洒同情之泪。
但史湘云就是这么简单吗?是否有所寓意呢?
红楼梦里的四大家族,贾王薛史,贾王薛都有谐音和寓意,史也应该有寓意。
史湘云,史,是不是就是指的一段历史?而湘云呢,是“象云”的谐音。这与红楼梦“空”的主题是一致的。意思是,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汉代唐朝,到头来都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随风而逝了。
这里的斜晖,有三层意思。
其一,就是自然现象,夕阳西下,光线斜照,傍晚时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样的光景,寓意好景不长。
其二,喻指湘云的命运。湘云刚摆脱幼年时的坎坷形状,厮配得才貌仙郎,但这一切的美好,都才刚刚开始,就要结束了。有推测说,湘云与卫若兰成婚,但不久即离散。
其三,斜晖在古典诗词里作为语码的寓意。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中,落日的斜晖,常常是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朝代到了它的危亡衰乱时期的意思。因为中国古代常常把太阳当作君主朝廷的象征。所以,残晖或斜晖,在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中,是有语码的作用的。
唐末五代词人韦庄写了五首《菩萨蛮》,第五首: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清代张惠言说,这是唐朝灭亡,韦庄留蜀后的寄意之作。“凝恨对残晖”,唐朝故国的灭亡,韦庄心中有恨!“忆君君不知”,我对君主故国的怀念,你是否知道呢?
与此类似的,还有辛弃疾的词《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辛弃疾是南宋词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一生力主抗金。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这首词最后一句“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什么意思?其实他想表达的时,南宋初年,还有一些人“主战”、“反攻”,想收复失地,可现在呢,没有这样的人了!把前进的船帆卸了下来,在斜阳之中把船缆系上,船再也不走了。这里的斜阳,也有喻指国家朝代的衰败没落。
辛弃疾在另一首词《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的最后写道:“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此外的“斜阳”也有这一意象。
如果持此观点来解读《红楼梦》,可能就有点索隐的意味了。是啊,“吊斜晖”,什么意思?而且这个“吊余晖”与“象云之史”联系在一起,不得不让人有所思考。
在《红楼梦》中,还可以找一个论据来佐证这一观点。
第五十二回,宝琴念了一首真真国的女孩子所作的五言律诗,“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
前两句就是索隐派认为《红楼梦》是伐清吊明的铁证之一。仔细想一想,昨与今,朱楼与水国,好像是明与清那么回事。
其实这里还有一个细节,在宝琴要念诗时,宝钗道:“你且别念,等把云儿叫了来,也叫他听听。”特别要湘云来听,便让小螺去叫湘云。是因为这首诗写得好吗,不是,宝琴说,外国的女子也就难为他了。说明不怎么样!这里还有一个细节:半日,只听湘云笑问:“那一个外国美人来了?”注意时间,为了让湘云来听,是等了“半日”的,可见其郑重!
那是不是作者是为了特意说明,“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就是一段朝代更替的历史呢?
这首诗最后两句,似乎也有隐含意义。汉南,什么意思?应该很明显。春历历?历历之春,是不是就是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
再回到这首诗的作者,是真真国的一个十五岁女子,真真国,是不是讲真话的?
猜测而已。
史湘云性格直爽,“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憨湘云醉眠芍药裀,湘云醉卧与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撕扇是《红楼梦》里的经典唯美场景,与黛玉、宝钗、晴雯的有人恨有人爱不同,湘云几乎得到了所有读者的一致喜欢。但她也是薄命司中的一员,所以,其命运结局可能也只能让人嗟叹。当然前八十回里除了判词和批语外,没写到她的结局。
湘云的命运结局,好像没有什么谜。襁褓之中,就没了父母,在叔叔家,过得也不怎么自在,这就是“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幼年时坎坷形状”。后来虽“厮配得才貌仙郎”,但“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云散高唐,水涸湘江”,也不由得不让人为其一洒同情之泪。
但史湘云就是这么简单吗?是否有所寓意呢?
红楼梦里的四大家族,贾王薛史,贾王薛都有谐音和寓意,史也应该有寓意。
史湘云,史,是不是就是指的一段历史?而湘云呢,是“象云”的谐音。这与红楼梦“空”的主题是一致的。意思是,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汉代唐朝,到头来都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随风而逝了。
这里的斜晖,有三层意思。
其一,就是自然现象,夕阳西下,光线斜照,傍晚时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样的光景,寓意好景不长。
其二,喻指湘云的命运。湘云刚摆脱幼年时的坎坷形状,厮配得才貌仙郎,但这一切的美好,都才刚刚开始,就要结束了。有推测说,湘云与卫若兰成婚,但不久即离散。
其三,斜晖在古典诗词里作为语码的寓意。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中,落日的斜晖,常常是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朝代到了它的危亡衰乱时期的意思。因为中国古代常常把太阳当作君主朝廷的象征。所以,残晖或斜晖,在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中,是有语码的作用的。
唐末五代词人韦庄写了五首《菩萨蛮》,第五首: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清代张惠言说,这是唐朝灭亡,韦庄留蜀后的寄意之作。“凝恨对残晖”,唐朝故国的灭亡,韦庄心中有恨!“忆君君不知”,我对君主故国的怀念,你是否知道呢?
与此类似的,还有辛弃疾的词《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辛弃疾是南宋词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一生力主抗金。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这首词最后一句“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什么意思?其实他想表达的时,南宋初年,还有一些人“主战”、“反攻”,想收复失地,可现在呢,没有这样的人了!把前进的船帆卸了下来,在斜阳之中把船缆系上,船再也不走了。这里的斜阳,也有喻指国家朝代的衰败没落。
辛弃疾在另一首词《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的最后写道:“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此外的“斜阳”也有这一意象。
如果持此观点来解读《红楼梦》,可能就有点索隐的意味了。是啊,“吊斜晖”,什么意思?而且这个“吊余晖”与“象云之史”联系在一起,不得不让人有所思考。
在《红楼梦》中,还可以找一个论据来佐证这一观点。
第五十二回,宝琴念了一首真真国的女孩子所作的五言律诗,“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
前两句就是索隐派认为《红楼梦》是伐清吊明的铁证之一。仔细想一想,昨与今,朱楼与水国,好像是明与清那么回事。
其实这里还有一个细节,在宝琴要念诗时,宝钗道:“你且别念,等把云儿叫了来,也叫他听听。”特别要湘云来听,便让小螺去叫湘云。是因为这首诗写得好吗,不是,宝琴说,外国的女子也就难为他了。说明不怎么样!这里还有一个细节:半日,只听湘云笑问:“那一个外国美人来了?”注意时间,为了让湘云来听,是等了“半日”的,可见其郑重!
那是不是作者是为了特意说明,“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就是一段朝代更替的历史呢?
这首诗最后两句,似乎也有隐含意义。汉南,什么意思?应该很明显。春历历?历历之春,是不是就是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
再回到这首诗的作者,是真真国的一个十五岁女子,真真国,是不是讲真话的?
猜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