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VX公众号归真医学)
今天给大家详解五脏。五脏在人体的功能,分为两大方面,一个是气机的流转,一个是物质的输送,也就是分为气和形两个方面。
先讲气机。人体五脏,心肺居上,为上焦,脾(胃)居中,为中焦,肝肾居下,为下焦。
人体肝木主生,心火主长,肺金主收,肾水主藏,脾土主化。人体生在五行,病也在五行,五行运转正常,则人身体不病,五行失调,则人病。
人体肝木主生,生也就是升发之气,也主向外疏泄。人体上为阳,下为阴,也就是头为阳,足为阴。但是人体是一个三维球形,外者为阳,内者为阴。也就是所谓升发,从下往上为升发,从内向外也为升发。肝木是一个向上、向外的过程。人体气机向上的同时,也会向外。比如说呕吐的时候会感觉身体发热,就是气机往外走。而同样的肺金收敛的过程,就是一个向下向内的过程。比如说人在受寒以后,外面皮肤毛孔一下闭住了,人体气机开始往内沉,这个时候,人体为了振奋阳气,首先会出现打喷嚏的情况,打喷嚏其实就是人体自己在向外、向上去升提气机,想把这个寒气给震出去。所以人体向外出的功能,都是属于肝木升发的功能。比如说人体小便不利,小便它本身是向下的,但其实它是一个从身体内部向外排泄的过程,所以它也属于肝木升发的范畴。辛主升发,也就是辣的东西有助于人体向外升发,所以补肝用辛。酸主收敛,酸味的东西都有往里面收的性质,所以泻肝用酸。同样的道理,举一反三,补肺就用酸,泻肺用辛。
如果人体升发之气不足,就会出现无汗、大小便不通畅,排便无力等情况。同时,因为肝木升发不动,肝气郁结在里面,就会出现腹痛、胸胁苦满,以及妇人月经不调、月经来迟等症状。如果肝木升发之气过旺,就会出现发热、自汗、尿多、男子遗精、妇人白带、月经来早等病。同时,因为热气上冲到头,还会出现头晕、耳鸣等症状。
水生木,金克木。肝木升发无力,主要原因在于寒,如果肾水寒,则木气升发无力。肝木升发太过,主要原因在于肺气不收,金气不能制衡。
肝气升发之力不足,伤寒论中所用的方子就是当归生姜羊肉汤。其中当归三钱、生姜三钱、羊肉半斤,这里面用羊肉、当归温行血脉,用生姜温水、行水以滋养肝木。如果肝气升发太过呢,就要补肺。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a3b842f1b136afc30e0c3f6d8318eb85/0d5f1b7fca806538ac20ab22d1dda144ac348283.jpg?tbpicau=2025-02-22-05_3da61d531af616f31f014e7eaeb109eb)
今天给大家详解五脏。五脏在人体的功能,分为两大方面,一个是气机的流转,一个是物质的输送,也就是分为气和形两个方面。
先讲气机。人体五脏,心肺居上,为上焦,脾(胃)居中,为中焦,肝肾居下,为下焦。
人体肝木主生,心火主长,肺金主收,肾水主藏,脾土主化。人体生在五行,病也在五行,五行运转正常,则人身体不病,五行失调,则人病。
人体肝木主生,生也就是升发之气,也主向外疏泄。人体上为阳,下为阴,也就是头为阳,足为阴。但是人体是一个三维球形,外者为阳,内者为阴。也就是所谓升发,从下往上为升发,从内向外也为升发。肝木是一个向上、向外的过程。人体气机向上的同时,也会向外。比如说呕吐的时候会感觉身体发热,就是气机往外走。而同样的肺金收敛的过程,就是一个向下向内的过程。比如说人在受寒以后,外面皮肤毛孔一下闭住了,人体气机开始往内沉,这个时候,人体为了振奋阳气,首先会出现打喷嚏的情况,打喷嚏其实就是人体自己在向外、向上去升提气机,想把这个寒气给震出去。所以人体向外出的功能,都是属于肝木升发的功能。比如说人体小便不利,小便它本身是向下的,但其实它是一个从身体内部向外排泄的过程,所以它也属于肝木升发的范畴。辛主升发,也就是辣的东西有助于人体向外升发,所以补肝用辛。酸主收敛,酸味的东西都有往里面收的性质,所以泻肝用酸。同样的道理,举一反三,补肺就用酸,泻肺用辛。
如果人体升发之气不足,就会出现无汗、大小便不通畅,排便无力等情况。同时,因为肝木升发不动,肝气郁结在里面,就会出现腹痛、胸胁苦满,以及妇人月经不调、月经来迟等症状。如果肝木升发之气过旺,就会出现发热、自汗、尿多、男子遗精、妇人白带、月经来早等病。同时,因为热气上冲到头,还会出现头晕、耳鸣等症状。
水生木,金克木。肝木升发无力,主要原因在于寒,如果肾水寒,则木气升发无力。肝木升发太过,主要原因在于肺气不收,金气不能制衡。
肝气升发之力不足,伤寒论中所用的方子就是当归生姜羊肉汤。其中当归三钱、生姜三钱、羊肉半斤,这里面用羊肉、当归温行血脉,用生姜温水、行水以滋养肝木。如果肝气升发太过呢,就要补肺。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a3b842f1b136afc30e0c3f6d8318eb85/0d5f1b7fca806538ac20ab22d1dda144ac348283.jpg?tbpicau=2025-02-22-05_3da61d531af616f31f014e7eaeb109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