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吧里有许多人询问自己桌深80,买42寸还是48寸合适等问题,我就谈谈我自己总结的经验
,首先上个网站
http://phrogz.net/tmp/ScreenDensityCalculator.html
输入几项数据后网站会自动计算出一些结果,有两个数据决定你是否能适应新显示器的尺寸大小,一个是纵向视野角度,另一个是横向视野角度,一般来说人眼对于横向的宽容度会高于纵向,所以用这个网站计算出来的新显示器角度,横向增加10°以内,纵向增加5°以内,眼睛会比较容易适应新的显示器,不会出现头晕恶心等晕眩体验,体感就是屏幕大了一圈,但是没有太过分。
接下来说说这么计算,测量视距时请测量显示屏幕与眼睛之间的距离,只测量桌深实际上并不严谨,瘫坐和端坐还是有些差别,一般视距会比桌深多10-20cm左右。首先按图中设置好计量单位后再填写相应数值来计算你目前使用显示器时的视野角度,下图是27寸2k,视距80cm的例子,View Angle后面的就是横向视野角度41°与纵向视野角度23°。

再次输入42寸4k,视距80cm的数值,你会看到60°和33°,相比27寸的横向提升20,纵向提升10,一般来说这种提升人眼要适应一段时间也可能无法适应,需要缩小画面尺寸使用,部分人可能玩FPS等快速画面运动的游戏就会觉得头晕恶心。

当然你也可以用27寸显示器模拟42寸的观感,比如把27寸的视距调整为50cm,此时横纵视野角度就比较接近42寸,80cm视距的观感,可以把显示器拉近些使用提前适应下。
第四项Visual Density后面的数值是ppd,也是一种衡量画面清晰度的计量单位,VR器材会经常提到,具体定义可以b乎查查,我也没搞太懂,反正这个数值大于80时就会有比较清晰的观感,下面的文献也提到人眼无法分辨大于120ppd的画面区别,也就是乔布斯当年提出的“视网膜屏”,我计算了下苹果那款32寸6k显示器在视距80cm下ppd为126,符合宣传的“视网膜屏”效果。
目前我使用的是55寸100cm视距浏览网页及文字,1.2m观影及游戏,与老显示器27寸2k,80cm视距相比,文字及网页变糊了,游戏画面稍微清晰一些,可能文字与图像渲染的原理不一样,也有可能是Windows的ClearType等功能的影响。横向角度增加22,纵向角度增加12,说实话看四个角的内容就需要转头了,如果用视距1.2m来浏览网页及文字就不需要转头。玩fps只能使用21:9显示来减少垂直视野角度来缓解眩晕,普通3a倒是没问题。
不过不同人眼的适应程度不一样,如果实在不确定自己买42还是48的,可以按上述的方法计算数据后把24,27,32的显示器拉近距离使用来达到和42或48,视距X cm相同的观感,适应一下视野角度的变化,看看体验如何最后再决定购买的尺寸即可。
还有一种方法是显示器的窄边尺寸*2就是最优的观看距离,此时ppd会达到80左右。
最后,记得做眼保健操

http://phrogz.net/tmp/ScreenDensityCalculator.html
输入几项数据后网站会自动计算出一些结果,有两个数据决定你是否能适应新显示器的尺寸大小,一个是纵向视野角度,另一个是横向视野角度,一般来说人眼对于横向的宽容度会高于纵向,所以用这个网站计算出来的新显示器角度,横向增加10°以内,纵向增加5°以内,眼睛会比较容易适应新的显示器,不会出现头晕恶心等晕眩体验,体感就是屏幕大了一圈,但是没有太过分。
接下来说说这么计算,测量视距时请测量显示屏幕与眼睛之间的距离,只测量桌深实际上并不严谨,瘫坐和端坐还是有些差别,一般视距会比桌深多10-20cm左右。首先按图中设置好计量单位后再填写相应数值来计算你目前使用显示器时的视野角度,下图是27寸2k,视距80cm的例子,View Angle后面的就是横向视野角度41°与纵向视野角度23°。

再次输入42寸4k,视距80cm的数值,你会看到60°和33°,相比27寸的横向提升20,纵向提升10,一般来说这种提升人眼要适应一段时间也可能无法适应,需要缩小画面尺寸使用,部分人可能玩FPS等快速画面运动的游戏就会觉得头晕恶心。

当然你也可以用27寸显示器模拟42寸的观感,比如把27寸的视距调整为50cm,此时横纵视野角度就比较接近42寸,80cm视距的观感,可以把显示器拉近些使用提前适应下。
第四项Visual Density后面的数值是ppd,也是一种衡量画面清晰度的计量单位,VR器材会经常提到,具体定义可以b乎查查,我也没搞太懂,反正这个数值大于80时就会有比较清晰的观感,下面的文献也提到人眼无法分辨大于120ppd的画面区别,也就是乔布斯当年提出的“视网膜屏”,我计算了下苹果那款32寸6k显示器在视距80cm下ppd为126,符合宣传的“视网膜屏”效果。
目前我使用的是55寸100cm视距浏览网页及文字,1.2m观影及游戏,与老显示器27寸2k,80cm视距相比,文字及网页变糊了,游戏画面稍微清晰一些,可能文字与图像渲染的原理不一样,也有可能是Windows的ClearType等功能的影响。横向角度增加22,纵向角度增加12,说实话看四个角的内容就需要转头了,如果用视距1.2m来浏览网页及文字就不需要转头。玩fps只能使用21:9显示来减少垂直视野角度来缓解眩晕,普通3a倒是没问题。
不过不同人眼的适应程度不一样,如果实在不确定自己买42还是48的,可以按上述的方法计算数据后把24,27,32的显示器拉近距离使用来达到和42或48,视距X cm相同的观感,适应一下视野角度的变化,看看体验如何最后再决定购买的尺寸即可。
还有一种方法是显示器的窄边尺寸*2就是最优的观看距离,此时ppd会达到80左右。
最后,记得做眼保健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