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910,805贴子:12,231,784

诸葛瞻:一个被捧杀的官二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诸葛瞻,字思远,琅琊郡阳都县人。
建兴五年(227年),诸葛瞻出生,他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丞相诸葛亮。此时的诸葛亮已经46岁了,算是老来得子。
其实诸葛瞻并不算是诸葛亮的长子,因为在此之前诸葛亮还从他哥哥诸葛瑾那里过继了他的一个儿子,叫做诸葛乔,以他为嫡长子,对他十分器重,生怕他被环境影响,因为是自己的儿子而放松成为一个庸人,因此对诸葛乔的管教很严厉。
后诸葛亮北伐,至汉中驻扎,便带着时任驸马都尉的诸葛乔一块北上至汉中,让他与霍弋一起参赞军务。
并且写信向诸葛瑾解释道:“诸葛乔本应该回成都,但各位将军的子弟都参与行军,我认为诸葛乔也应该同甘共苦。今日让他带领五六百士兵,与各位将军的子弟驻扎在山谷中。”
然而,很不幸的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成为像诸葛亮一样的人,从东南而来的诸葛乔或许是因为水土不服,也有可能是因为诸葛亮坚持让他做艰苦工作,最终导致诸葛乔在228年,还没等北伐开始便在汉中病逝,享年二十五岁。
诸葛亮有什么样的反应我并不知道,但我觉得他肯定是悲痛欲绝的,因为我可以从史料中看出诸葛亮是真的把诸葛乔当自己的继任者培养,希望他能够从小做起,待自己死后成为自己的继任者管理好蜀汉。
然而诸葛亮不知道的是,不是所有人都是他,因此当他将所有的期望和要求都放在诸葛乔身上时,诸葛乔要不然就是最终成为像诸葛亮一样的人,要不然只能走上不好的方向。
或许是因为此事,诸葛亮的心境似乎确实改变了,他不再寄托全部希望于自己的儿子,更不想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自己年幼的儿子诸葛瞻。
因此,在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出兵武功县时,得知自己的哥哥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少年便有名于外,锋芒外露后当即写信假借自己对于儿子诸葛瞻的恐怕,来提醒诸葛瑾,诸葛亮写信给诸葛瑾道:“诸葛瞻如今已经八岁,十分聪明可爱。只是怕他过早成熟,将来成不了大器”。
至于诸葛瑾有没有理解,有没有听,那就不知道了,但看到之后诸葛恪的表现,或许诸葛瑾管制失败了。
随后不久,诸葛亮在五丈原积劳成疾,即将病逝,临终前,诸葛亮当即想起了自己年幼的儿子诸葛瞻,于是操笔写下著名的《诫子书》给诸葛瞻,来做提醒。
有道是:“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的这篇临终所写,也是他临终前对自己年幼儿子的告诫与遗言,告诫诸葛瞻要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年幼的诸葛瞻可能并不明白,但他也不需要此时就明白,因为他这一生中总会明白的…
同年,一代名相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身为诸葛亮长子的诸葛瞻顺理成章的袭呈了诸葛亮的武乡侯。
然而接下来几年,诸葛瞻就这么销声匿迹了,因为他要为他的父亲守孝。
应该说,诸葛瞻有这么一个父亲是幸运的,因为他几乎可以做到不愁衣食,并且再加上父亲的威望,自己的仕途之路简直不要太顺。
但同时,诸葛瞻有这么一个父亲也是不幸的,因为他这一辈子的目标就定为了他的父亲,可他活了一辈子,却发现自己始终笼罩在父亲生前栽的树荫下,当他想要冲出去自己种一棵树时,他却发现他连土都抛不开…
延熙六年(243年),这年诸葛瞻十七岁,刘禅下旨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诸葛瞻,原因也很简单,自然不是因为诸葛瞻长得帅或者诸葛瞻有什么特殊能力,只是因为他是诸葛亮的长子。于是,诸葛瞻就这么成了刘禅的女婿,还获得了骑都尉的官职。
诸葛瞻于是正式走上仕途之路,于延熙七年(244年)担任羽林中郎将,后担任射声校尉、侍中等。
此外,诸葛瞻也终于开始显现天赋,诸葛瞻或许是继承了诸葛亮的智力记忆力强,并且精通书法绘画,他也是陈寿在《蜀书》中唯一写精通书法绘画的人。
至于说张飞擅书画则是明清文人杜撰而来,并没有实际证据可证明。
诸葛瞻就这样取得了成就,按理说他应当继续学习,可是世人却不给他这个机会。由于诸葛瞻是诸葛亮的长子,同时也是刘禅的女婿,因此倍受世人关注,有一点成就就会受到广泛专注与吹捧。
甚至于每当朝廷有些什么好的政策颁布,尽管诸葛瞻并没有参与此事,可百姓们仍然会奔走相告称:“这是诸葛武乡侯所提倡的”。
武乡侯是诸葛亮的爵位,但他老人家已经死了好几年了,因此这个诸葛武乡侯自然指的是诸葛瞻了。
至于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很简单,因为你诸葛瞻可是诸葛亮的长子啊,诸葛亮干得那么好,那你身为他的儿子肯定也能够干好,那么这些好的东西肯定是你干的啊!
然而这种宣传和对于诸葛瞻的期盼却有些过分了,导致诸葛瞻的美名与能力被过分渲染了,有些言过其实。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3-08-17 20:01回复
    延熙十六年(253年),吴国诸葛家的二代太傅诸葛恪因为在东兴之战打败魏国军队,因此飘了,打算大举用兵北伐。当时诸葛瞻是侍中,张嶷得知诸葛恪的打算后当即写信给诸葛瞻表示过度用兵,不仅不能取得战果,恐怕还会招致恶果。想要让诸葛瞻提醒劝阻诸葛恪。然而不知是诸葛瞻不想提醒他这位堂哥,还是说提醒了他这位堂哥却看不上他这位堂弟的劝说。总之诸葛恪仍然率军北伐,结果大败而归,不久后便被孙峻诛杀族灭。
    这件事给诸葛瞻造成了不小的心理阴影,他因此认为北伐就是不正确的,北伐就是在拿自己的命去赌,赌赢了没什么作用,多活几年。赌输了就有可能身死族灭。诸葛瞻因此并未继承他父亲的思想,与激进派的姜维混在一起,反而走上了与姜维激进派截然相反的保守派道路。
    随后在244年~260年间,诸葛瞻得意于他父亲的威望,在仕途上如履平地,很快就累迁至尚书仆射,加官军师将军。
    然而,在这些年间,诸葛瞻却始终没有进入权力中枢,因为这几年间,前半段是蒋琬、费祎的温和派执政,后半段则是激进派的陈衹掌控朝政。因此,诸葛瞻只能带着同为保守派的董厥、樊建在一旁静静的看着。
    终于,259年,陈衹去世,激进派仅剩的高官姜维不同政治,激进派因此很快失势。
    随之,则是诸葛瞻、董厥等保守派趁势而起。终于,在261年,诸葛瞻担任代理都护并任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政务,统领国事。就此标志着保守派彻底掌权,诸葛瞻也得以开始凭借自己的意愿治理国家。
    保守派与温和派是有所不同的,温和派只是反对不遗余力的北伐,而保守派则是反对一切形式的北伐,只想着保境安民。
    诸葛瞻就是保守派思想的提倡者,诸葛恪在新城惨败后的情景仍刻印在他的脑中。因此他不愿意赌,他害怕赌输了自己也会落得诸葛恪的下场,更害怕赌输后蜀地百姓对自己的失望与指指点点。他已经被父亲的曙光笼罩太久了,以至于不愿意自己创造一片光明,生怕出去后会重新坠入黑暗。
    因此,诸葛瞻不顾姜维为自己父亲的徒弟身份,全然对他进行了攻击。
    262年,姜维为了不被剥夺兵权,当即被迫踏上了最后一次北伐的旅途。结果毫无意外,被迫启程的姜维在侯和被早有防备的邓艾击败。
    诸葛瞻、董厥等人当即抓住机会借此事上表给刘禅请求让姜维担任益州刺史,并削夺他的兵权,这份表据说为蜀汉长老所保存。
    当时,宦官黄皓已经权倾朝野,诸葛瞻与董厥则是性情软弱、随性,不敢与权倾朝野的黄皓对着干,因此也与黄皓十分亲近,对他一味迁就,从不违背黄皓的意愿,更不敢上书揭露黄皓的乱权,反而一味让步、示好。
    右大将军阎宇与黄皓速来交好,但是论能力实际上远不及姜维,连廖化、宗预都比不上。然而就因姜维不阿谀谄媚黄皓,与黄皓速来不和。黄皓因此一直想要阎宇取代姜维的地位。
    诸葛瞻了解后当即联络其余几位官员一同上书请求罢免姜维大将军的官职,由阎宇接任。
    从这时起,姜维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个孤家寡人,诸葛瞻为首的保守派联合谯周为首的投降派以及黄皓及其党羽不停的对姜维进行构陷,姜维已然独木难支。
    诸葛瞻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上不能匡正刘禅,下又不敢惹黄皓,反而一门心思的坚决反对北伐,将姜维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不过好在姜维也早有预料,因此在最后一次北伐后就不再返回成都,反而是打着屯田的名义驻扎在沓中避祸。
    这或许不是一个长久的办法,但确实成功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但并非是因为姜维的外出避祸,而是因为这一年是263年。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3-08-17 20:03
    收起回复
      2025-08-18 18:11: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63年8月,在魏大将军司马昭的主持下,魏国兴兵二十万南下伐蜀。
      结果汉中丢失,姜维且战且退,终于是在撤至剑阁后成功挡住了钟会的主力军。
      可敌将邓艾却是个疯子,他听闻有一条鲜为人知的阴平古道,当即不要命的率领部队沿此路一路跋山涉水,竟然真的到达了江油城下。
      江油城守将马邈得知后急忙整顿兵马,布下伏兵进行抵抗,伏击了魏将田章,结果反倒被田章击败被俘,后投降。
      随后邓艾军休整过后继续南下,刘禅得知消息后则是大惊失色。此时姜维、张翼、廖化等人都在前线,宗预又太老了。因此最终刘禅从成都城中挑出来了一堆官二代、官三代,命他们率军去北上至涪城应敌。
      这其中就有诸葛亮的长子保守派领袖诸葛瞻、张飞之孙尚书张遵、黄权之子尚书郎黄崇、李恢之侄羽林右部督李球、诸葛亮的长孙、诸葛瞻的长子诸葛尚等人率领成都城内为数不多的兵力或许还有一些民兵、青壮等去应敌。
      结果当诸葛瞻等人到达时涪城却已被邓艾占据,诸葛瞻因此犹豫不前。黄崇见状当即多次劝说诸葛瞻继续进军抢占涪城以南的险要地势,不得让魏军进入平原。
      然而诸葛瞻却是犹豫不决,黄崇多次劝阻,可诸葛瞻就是不听,黄崇因此急的痛哭流涕,可诸葛瞻仍然处于犹豫之中。
      随后邓艾进军,一举将诸葛瞻的前锋击退,诸葛瞻等人因此退守绵竹。
      随后邓艾跟进,派遣使者送去信件劝说诸葛瞻投降,表示:“你如果愿意投降,我一定上表封你为琅邪王。”
      然而诸葛瞻却勃然大怒,当即将使者斩杀,下令准备率军出战。
      诸葛瞻斩杀魏使固然体现了他的忠诚和气节,可是气节有了,但对于蜀汉来讲,守秦岭为上策,守汉中为中策,守蜀地之关隘则为下策,而咱们的诸葛瞻却是惶惶无策。
      这样情境下斩杀了敌军使者,反而像是诸葛瞻气急败坏的发泄罢了…
      随后,诸葛瞻整顿军马,悲愤地对着手下忏悔道:“我于内不能除去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进军又不能守护国土,我有三罪,还有什么面目回去呢?!”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到了危急关头,诸葛瞻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不是诸葛亮,他在内不能压制姜维、黄皓,在外更不能开疆扩土,使敌人胆寒。他不是诸葛亮,更不是诸葛亮的继任者,他只不过是蜀地人民对诸葛亮的缅怀所形成的诸葛亮的一道影子罢了…
      手下将士听后却是斗志昂扬,黄崇当即也激励手下将士们决一死战,李球也被临危受命,就此,绵竹之战彻底打响。
      诸葛瞻随后在绵竹摆好阵型迎战邓艾,邓艾当即派遣其子邓忠与师纂从左右两路包抄蜀军,结果不能功克。
      两人于是撤回来禀报称:“贼兵坚守牢固,很难击破。”
      邓艾得知后大怒,当即说道:“生死存亡之际,全在此一举,还说什么可与不可!”并大声斥责二人,声称要将二人斩首示众。
      两人听后大惊失色,当即回过头率军再度包抄,邓艾也亲自上前督战,蜀军终于支持不住,被击败。
      张遵、李球等人纷纷战死军中,诸葛瞻也在乱战中被杀。
      黄崇则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与魏军血战,直到最后一刻仍鼓舞将士们拼死一搏,最终英勇战死。
      而诸葛瞻的长子诸葛尚得知自己的父亲战死,战局已定后当即叹息地说道:“我父子受到国家重恩,不能早日斩杀黄皓,让国家受辱人民遭殃,才导致今天的失败,还活着干什么!”
      说罢,诸葛尚当即率军纵马杀入魏军阵中,最终因寡不敌众力战而死。
      时魏国统帅钟会评价:“巴蜀贤智文武之士多矣。至于诸葛思远,譬诸草木,吾气类也。”
      西晋开国君主司马炎则评价道:“诸葛亮在蜀,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3-08-17 20:03
      收起回复
        好!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8-17 22:28
        回复
          诸葛瞻不是成都人吗?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3-08-17 22:42
          收起回复
            蜀国只强了一代啊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8-17 22:45
            收起回复
              吾有三罪,未能除黄皓,制伯约,守国土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3-08-17 22:53
              收起回复
                诸葛瞻不就是那种号称所谓能力以外得资本为零,其实大家都懂得的那种。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08-17 22:57
                回复
                  2025-08-18 18:05: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没野战能力,非要去和知名将军打野战,就莫名其妙,唯一一个输的方法被他找到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08-17 23:04
                  收起回复
                    这就是说书人吗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8-17 23:21
                    收起回复
                      我居然看完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08-18 01:50
                      回复
                        写的确实不错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08-18 02:45
                        回复
                          我一直好奇,如果诸葛瞻据险而守(假设有险可守),并且守住了,之后怎么办?邓艾拿下江油涪城,已经有对峙的实力了,等姜维回援吗?姜维分兵还能顶住邓艾吗?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08-18 02:55
                          收起回复
                            没招,邓艾是一个让姜维都头疼的敌人,水平强的一批,诸葛瞻首次领兵就跟这样的对手交战,拿啥赢啊


                            IP属地:吉林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23-08-18 03:40
                            收起回复
                              2025-08-18 17:59: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名人二代,能力实在一般。文中对温和派与保守派的区别辨析不错,赞一个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3-08-18 03:5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