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的二线轻薄本真是秀翻我一脸,3799的机械革命的无界14+,4199的众颜U4,以及今天我实验成功的这款吾空凌云X16,我完全找不到任何再去入手一线品牌的笔记本,什么thinkbook14+、小新pro14\16,全都不够看。
对!我说的就是你,良心想。不仅要说你,还要把我手上的2022款thinkbook14+给卖掉!徒有那么优越的结构,却因为信号强度不够,而导致M.2外接Oculink显卡不能跑满PCIE4.0*4速率。你算什么男人?算什么男人?
然后,请出我们粉色的真男人!(胡说,明明是蓝灰色)
吾空凌云X16 7840HS版!噔噔噔噔!
我不喜欢拍视频,也不喜欢拍照。开箱过程我并没有拍,本篇主要目的还是想讲述一下给X16进行Oculink改造这个华丽的过程。但还是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X16这款机器到手后的一些使用体验:
1、价格!价格!还是它喵的价格!我是首发购入,7840HS+8g*2+512g的版本,3799元,这点就是最大的亮点!5299的thinkbook我压根不想看了。经济下行的年头,还有房贷缠身,能省一分是一分!
2、外观做工其实挺好的,全金属机身,漆面也没有疵点(thinkbook、战66、宏碁spin5,都给我站起来!),机身刚性也不错,边缘倒角也尽量避免了割手感。话说回来,我给D壳打洞的时候从12点钻到3点,本以为是薄薄一片,实际上有1mm以上厚度。我记得thinkbook拆机的时候可没这厚度(对,又是你!别看了!就是你!)。
3、屏幕素质,2.5K,165hz,8bit,500nit!足够好了。色准什么的我没要求,但也不觉得差,详情见图。现在X16有新的SKU了,屏幕有120hz-165hz-240hz可选。因为我是外接选手,知道有240hz版本后也没觉得背刺。
4、性能释放也是足够的,办公模式35w,普通模式45w,性能模式54w。CPU的单核多核跑分基本是上游水平,比起战X那些还是强不少。780M的核显也可以玩点小品游戏,比如说大乱斗?
5、接口2C2A+细狗DC电源口+3.5mm拼音口+hdmi2.0。比起thinkbook14+的隐藏式usb仓+折叠网口,肯定还是差了不少,有舍有得吧。其实我看内部空间是能再塞一点的,也许是主板分配不出位置了。
6、音响素质堪忧,80以上的音量就会共振,好像机身里开工地了。
7、键盘手感不错,1.5mm的键程,确认感ok,全尺寸也不容易按错键。但是右侧布局属实阴间了点。首先半高方向键我是一贯都骂的,但这还不是最奇葩。最奇葩的是小键盘区,小小的enter键,躲到左上角的小数点,也只有输密码的时候能切实提供一点方便了。
8、触摸板的质感是完全减分的。大而无用。按压段落感确认感很强,但是多指触控经常出现延迟或者无反应的问题。据说第一批的同学还有左键空键程的问题。希望厂家继续改进!
9、第九条!终于来啦!内部扩展性!内部扩展性!内部扩展性!重要的事说三遍!目前市面上支持2个m2通道以及可插拔内存的轻薄本,除了战系列、无界14pro、code01,只此X16一家了吧(众颜U6也算,双胞胎)。重要的是,X16在保持这样扩展性的基础上,性能、配置都要强过其余几款,这也是我最终选择x16的原因(才不是因为便宜呢)。
好了,言归正传(正文还没完吗?),还是给大家讲讲我改造x16的过程和经验。请大家先欣赏一下我的猛男桌面,大概了解一下我的桌面布局,方便心里对外接拓扑有个印象。

好,接下来上图证明,我用X16成功外接3080,并且达到PCIE4.0*4速率,并没有出现不兼容以及跑不到目前最高oculink带宽的问题。众所周知,带宽是限制外接显卡性能发挥的第一要素,跑不满pcie4.0*4,外接高端显卡就势必存在较大的损耗,外接方案也就不堪大用。这也是雷电3/4方案那么早出现却不被大众认可的原因。



性能发挥方面,附一张原本台式机5600+3080+32g的time spy跑分图作为参考,另附一张大表哥2的性能测试结果。


另附两张x16 7840hs外接3080显卡的time spy跑分,以及一张大表哥2的性能测试结果



由图可见,在X16外接3080的情况下,显卡甚至跑出了更高分(可能因为散热),7840的CPU分数也比5600强了不少。在如今高分屏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我认为低U高显是合理的,因而轻薄本外接中高端显卡也是极具性价比的方案。但眼尖的小伙伴也许发现外接方案下,大表哥2的最低帧明显降低,我猜想这有一部分原因是出于我手上的x16是2*8g版本,而我的台式机则是2*16g。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就交给聪明的你们去探究了。
好了,终于进入正正正题了,想要改造轻薄本外接显卡的小伙伴们应该已经饥渴难耐了!由于已经深夜,我已经懒得再去拆机拍照,我就发一些关键点照片,并用文字说明向大家讲解改造过程。
首先,Oculink方案使得外接显卡的成本非常便宜,完全不是当年富哥才能玩得起的样子了,现在大家人人都能上。至于产品,目前较为被认可的有两家,一家是诺方,一家是开源,大家自行选择。
本次我选择的产品是诺方家的,包括显卡母板*1、Oculink转接线*1、m.2-Oculink转接板*1。图片从诺方详情页盗的,不知道侵不侵权,如果侵权的话麻烦诺方帮我py费打一下。

有了转接线材板材,我们就可以对机器下手了。首先要拆D壳。机身底部总共11颗螺丝,其中一颗藏在D壳中间的猴头贴纸下面,大家撕的时候小心耐心,免得留胶不好看(mother tell your children not to do what i've been done~)
[我是懒得被拍的图]
拆下D壳后机器内部构造一览无余,我们本次要整顿的就是m2固态插槽。经我测试,x16的两根m.2插槽都有足够的信号强度,都可以跑满pcie4.0*4的速率,所以大家可以任意选择。由于我习惯将笔记本放在左手便,因此我选择了靠左边的m.2插槽。为了方便理解,我将后续步骤分散列出:
1、将立式插座的m.2转接板像固态硬盘一样插到m2插槽里,并拧上螺丝。
2、将Oculink转接线插入m2转接板的插座里,另一头连接显卡母板。
3、将显卡插入母板的PCIE*16插槽。
4、将电源的8pin供电插到显卡上,将24pin供电插到显卡母板上。这样连接就算完成了。
5、接通电源(别忘了打开电源开关)
6、将显卡母板上的强制电源开关拨到off(on是强制通电,显卡会一直亮着。off是随机启停)
7、重启笔记本。重启过程显卡风扇转动,重启完成后显卡风扇静止待机
8、打开设备管理器-显示适配器,发现多了一项Microsoft基本显示适配器(也可能是显卡型号)
9、去官网下载显卡驱动并安装
10、打开gpu-z,应该可以看到显卡被识别了,此时的速率是假的。
11、再重启。然后打开设备管理器,99%概率发现外接显卡那项出现报错,右键查看,报错项多为Error43。用gpu-z查看,发现显卡跑在PCIE1.1*16通道上。
12、安装ERROR43修复补丁,链接在此: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mquT7XbPaonETqCjniJikQ
提取码:YYDS
13、打开设备管理器,显卡显示正常。CPU-Z显示显卡跑在PCIE4.0*4通道。
经过这一些列试验后,确认自己的笔记本能够完美使用Oculink外接,就可以开始用打磨机钻洞了。
首先不建议大家用切割片,直接冲个孔出来,然后用圆头一点把孔扩大即可。建议先贴一层纸或者透明胶,免得像我一样把D壳弄花。不过弄花了也不碍事,PDD买块碳纤维贴一下,然后用小刀把插座部分割去,反而更加美观。
最后放几张图片凑合看吧,最讨厌拍照了。




对!我说的就是你,良心想。不仅要说你,还要把我手上的2022款thinkbook14+给卖掉!徒有那么优越的结构,却因为信号强度不够,而导致M.2外接Oculink显卡不能跑满PCIE4.0*4速率。你算什么男人?算什么男人?
然后,请出我们粉色的真男人!(胡说,明明是蓝灰色)
吾空凌云X16 7840HS版!噔噔噔噔!
我不喜欢拍视频,也不喜欢拍照。开箱过程我并没有拍,本篇主要目的还是想讲述一下给X16进行Oculink改造这个华丽的过程。但还是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X16这款机器到手后的一些使用体验:
1、价格!价格!还是它喵的价格!我是首发购入,7840HS+8g*2+512g的版本,3799元,这点就是最大的亮点!5299的thinkbook我压根不想看了。经济下行的年头,还有房贷缠身,能省一分是一分!
2、外观做工其实挺好的,全金属机身,漆面也没有疵点(thinkbook、战66、宏碁spin5,都给我站起来!),机身刚性也不错,边缘倒角也尽量避免了割手感。话说回来,我给D壳打洞的时候从12点钻到3点,本以为是薄薄一片,实际上有1mm以上厚度。我记得thinkbook拆机的时候可没这厚度(对,又是你!别看了!就是你!)。
3、屏幕素质,2.5K,165hz,8bit,500nit!足够好了。色准什么的我没要求,但也不觉得差,详情见图。现在X16有新的SKU了,屏幕有120hz-165hz-240hz可选。因为我是外接选手,知道有240hz版本后也没觉得背刺。
4、性能释放也是足够的,办公模式35w,普通模式45w,性能模式54w。CPU的单核多核跑分基本是上游水平,比起战X那些还是强不少。780M的核显也可以玩点小品游戏,比如说大乱斗?
5、接口2C2A+细狗DC电源口+3.5mm拼音口+hdmi2.0。比起thinkbook14+的隐藏式usb仓+折叠网口,肯定还是差了不少,有舍有得吧。其实我看内部空间是能再塞一点的,也许是主板分配不出位置了。
6、音响素质堪忧,80以上的音量就会共振,好像机身里开工地了。
7、键盘手感不错,1.5mm的键程,确认感ok,全尺寸也不容易按错键。但是右侧布局属实阴间了点。首先半高方向键我是一贯都骂的,但这还不是最奇葩。最奇葩的是小键盘区,小小的enter键,躲到左上角的小数点,也只有输密码的时候能切实提供一点方便了。
8、触摸板的质感是完全减分的。大而无用。按压段落感确认感很强,但是多指触控经常出现延迟或者无反应的问题。据说第一批的同学还有左键空键程的问题。希望厂家继续改进!
9、第九条!终于来啦!内部扩展性!内部扩展性!内部扩展性!重要的事说三遍!目前市面上支持2个m2通道以及可插拔内存的轻薄本,除了战系列、无界14pro、code01,只此X16一家了吧(众颜U6也算,双胞胎)。重要的是,X16在保持这样扩展性的基础上,性能、配置都要强过其余几款,这也是我最终选择x16的原因(才不是因为便宜呢)。
好了,言归正传(正文还没完吗?),还是给大家讲讲我改造x16的过程和经验。请大家先欣赏一下我的猛男桌面,大概了解一下我的桌面布局,方便心里对外接拓扑有个印象。

好,接下来上图证明,我用X16成功外接3080,并且达到PCIE4.0*4速率,并没有出现不兼容以及跑不到目前最高oculink带宽的问题。众所周知,带宽是限制外接显卡性能发挥的第一要素,跑不满pcie4.0*4,外接高端显卡就势必存在较大的损耗,外接方案也就不堪大用。这也是雷电3/4方案那么早出现却不被大众认可的原因。



性能发挥方面,附一张原本台式机5600+3080+32g的time spy跑分图作为参考,另附一张大表哥2的性能测试结果。


另附两张x16 7840hs外接3080显卡的time spy跑分,以及一张大表哥2的性能测试结果



由图可见,在X16外接3080的情况下,显卡甚至跑出了更高分(可能因为散热),7840的CPU分数也比5600强了不少。在如今高分屏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我认为低U高显是合理的,因而轻薄本外接中高端显卡也是极具性价比的方案。但眼尖的小伙伴也许发现外接方案下,大表哥2的最低帧明显降低,我猜想这有一部分原因是出于我手上的x16是2*8g版本,而我的台式机则是2*16g。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就交给聪明的你们去探究了。
好了,终于进入正正正题了,想要改造轻薄本外接显卡的小伙伴们应该已经饥渴难耐了!由于已经深夜,我已经懒得再去拆机拍照,我就发一些关键点照片,并用文字说明向大家讲解改造过程。
首先,Oculink方案使得外接显卡的成本非常便宜,完全不是当年富哥才能玩得起的样子了,现在大家人人都能上。至于产品,目前较为被认可的有两家,一家是诺方,一家是开源,大家自行选择。
本次我选择的产品是诺方家的,包括显卡母板*1、Oculink转接线*1、m.2-Oculink转接板*1。图片从诺方详情页盗的,不知道侵不侵权,如果侵权的话麻烦诺方帮我py费打一下。


有了转接线材板材,我们就可以对机器下手了。首先要拆D壳。机身底部总共11颗螺丝,其中一颗藏在D壳中间的猴头贴纸下面,大家撕的时候小心耐心,免得留胶不好看(mother tell your children not to do what i've been done~)
[我是懒得被拍的图]
拆下D壳后机器内部构造一览无余,我们本次要整顿的就是m2固态插槽。经我测试,x16的两根m.2插槽都有足够的信号强度,都可以跑满pcie4.0*4的速率,所以大家可以任意选择。由于我习惯将笔记本放在左手便,因此我选择了靠左边的m.2插槽。为了方便理解,我将后续步骤分散列出:
1、将立式插座的m.2转接板像固态硬盘一样插到m2插槽里,并拧上螺丝。
2、将Oculink转接线插入m2转接板的插座里,另一头连接显卡母板。
3、将显卡插入母板的PCIE*16插槽。
4、将电源的8pin供电插到显卡上,将24pin供电插到显卡母板上。这样连接就算完成了。
5、接通电源(别忘了打开电源开关)
6、将显卡母板上的强制电源开关拨到off(on是强制通电,显卡会一直亮着。off是随机启停)
7、重启笔记本。重启过程显卡风扇转动,重启完成后显卡风扇静止待机
8、打开设备管理器-显示适配器,发现多了一项Microsoft基本显示适配器(也可能是显卡型号)
9、去官网下载显卡驱动并安装
10、打开gpu-z,应该可以看到显卡被识别了,此时的速率是假的。
11、再重启。然后打开设备管理器,99%概率发现外接显卡那项出现报错,右键查看,报错项多为Error43。用gpu-z查看,发现显卡跑在PCIE1.1*16通道上。
12、安装ERROR43修复补丁,链接在此: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mquT7XbPaonETqCjniJikQ
提取码:YYDS
13、打开设备管理器,显卡显示正常。CPU-Z显示显卡跑在PCIE4.0*4通道。
经过这一些列试验后,确认自己的笔记本能够完美使用Oculink外接,就可以开始用打磨机钻洞了。
首先不建议大家用切割片,直接冲个孔出来,然后用圆头一点把孔扩大即可。建议先贴一层纸或者透明胶,免得像我一样把D壳弄花。不过弄花了也不碍事,PDD买块碳纤维贴一下,然后用小刀把插座部分割去,反而更加美观。
最后放几张图片凑合看吧,最讨厌拍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