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各种各样的信士,他们或是虔诚,或是有所感悟,或者处处指点,或者充满疑问与怀疑。世界之大,自然什么样的人都有,你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信仰道,实际上,绝大多数人烧香拜神只是为了祈求心愿,希望神明能帮助他们解决某一方面的难题。虽然略有功利的嫌疑,但从另一个侧面看,不能为信众解决问题和需求的宗教,也一定很难得到百姓的信仰。以上所言者,尚属于普通人对于宗教和神仙信仰的正常态度。而很多自称自己是修行人甚至还有部分道人,却是下面这两种情况:第一种人,拜了祖师、皈依了道门,他们从不会与其参玄论道,却总是不断述说自身的苦楚,希望能得到高人的指点以改变人生困境。以常理来论,道长本负有为众生指点迷津的社会责任。但之于这一类人,道长们却有些为难。因为他们好像仅仅只是为了诉苦,却并不是为了寻求解答。
世上有千万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他们从来都不曾想过要自己要主动作为,而只是一味地抱怨他人的是非。更有甚者,还会抱怨道人的无知和神仙的无能。他们眼中看到的,是他人的幸福与自我不幸的对比,并且恨不得把在现实中受到的磨难全部转嫁到他人身上,以此造成众生平等的假象来麻痹自己。第二种人,他们或是社会上所谓的成功人士,或是颇有知识学问的长者,也可能是对道学有所研究的前辈,这些人往往试图以居高的姿态来审视道人的生活和修行,并总是能指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假如当真是对修道的相互探讨,当然都乐于与其交流。但此类人并非是要切磋论道,而是因为他人与自己的认知不同,所以便总要试图指导别人怎么样去修行。尽管很多时候他自认为是出于好心,但这样强行的指导往往缺乏现实依据,即便是好心,此等行为也不值得提倡。
以上两种人在生活中都很常见。人们惯常站立在自我正确的角度上看待他人的所作所为,却又总是会忽略他人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动机,所以就容易产生别人什么都好和什么都不好两种极端的答案。究其原因,仍是对自我太过于执着,看待万事万物总是以自己为出发点,所以在产生矛盾冲突时就只能落得你死或我亡的极端结果。之所以会如此,概源于对“修行”一词的误解。道家讲修行,本意上是在告诉人们借用世事的磨练,来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平实,能够从对浮华世界的迷恋中抽出身心,转而去探索真正的道是什么。修行的终极目的是得道,得恒常之道,而非某些人自以为正确的个人成功法门。祖师流传下诸多修行的方法,是希望后学们能够以此为鉴,并非是要求每一个人都照搬不误。真正的修行,旨在通过无上经典中的记载而明悟出自身的道是什么。只有活明白自己,才能达到不执不迷的境界。通过他人之道来悟自身之道,再通过自身之道通彻众生及天地之道,这是由小我至大我的修证过程,最终则要参悟出道之恒常。但悟道的终极并不应该在这里止息,而是要回到自己,把证悟出来的真常之理用来指导现实人生,此才是道祖所言“为无为”的道理。以有为来求无为,以无为做有为的纲领,至此方能活出一场以大道为化导的人生。如果失去了大道之导向,很容易就会在生活中落入小我的窠臼。接人待物时若始终以自我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最终只会把自己活成上述的两类人。
庄子讲过一篇非常经典的“子非鱼”的故事。庄子在桥上看到鱼儿嬉戏水中,不禁感叹鱼儿的生活真是逍遥快乐。惠子却质问庄子,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庄子据此反问,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能知道鱼儿是否快乐?在这场智辩中,鱼儿究竟是否快乐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客观条件,我们的眼睛只能看到我们想看的事物,鱼儿的快乐悲伤也不过是桥上两位观者的主观感受。即便庄子和惠子最后辨出了子午寅卯,鱼儿也不会因此改变自己的悠游状态。人们总是讥笑惠子的强词夺理,却不知道自己正是那看风景的人,心早已经被外物牵走了,又怎能修证出真道真我呢?道教经典中讲述的诸多修行道理,总归其主旨无非“去欲”两个字。迷恋五光十色的世界,这是欲望;迷恋修行之事,这也是欲望。人们都能反省对物质的迷恋,却不知如何从自省之中走出来。我们的思考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因为没有站到更高的位置,所以看不到其实自己也在欲望中,与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两样。上述两种只看得他人好和只看得他人不好的人,症结都在于心中的欲望太盛,当被欲望吞噬,便再看不清自己修真的路。道究竟该怎么修,让自己来问自己,让众生去问众生。若每个人的心都能各归其位,世上又怎么会有僭道之事呢!
世上有千万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他们从来都不曾想过要自己要主动作为,而只是一味地抱怨他人的是非。更有甚者,还会抱怨道人的无知和神仙的无能。他们眼中看到的,是他人的幸福与自我不幸的对比,并且恨不得把在现实中受到的磨难全部转嫁到他人身上,以此造成众生平等的假象来麻痹自己。第二种人,他们或是社会上所谓的成功人士,或是颇有知识学问的长者,也可能是对道学有所研究的前辈,这些人往往试图以居高的姿态来审视道人的生活和修行,并总是能指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假如当真是对修道的相互探讨,当然都乐于与其交流。但此类人并非是要切磋论道,而是因为他人与自己的认知不同,所以便总要试图指导别人怎么样去修行。尽管很多时候他自认为是出于好心,但这样强行的指导往往缺乏现实依据,即便是好心,此等行为也不值得提倡。
以上两种人在生活中都很常见。人们惯常站立在自我正确的角度上看待他人的所作所为,却又总是会忽略他人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动机,所以就容易产生别人什么都好和什么都不好两种极端的答案。究其原因,仍是对自我太过于执着,看待万事万物总是以自己为出发点,所以在产生矛盾冲突时就只能落得你死或我亡的极端结果。之所以会如此,概源于对“修行”一词的误解。道家讲修行,本意上是在告诉人们借用世事的磨练,来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平实,能够从对浮华世界的迷恋中抽出身心,转而去探索真正的道是什么。修行的终极目的是得道,得恒常之道,而非某些人自以为正确的个人成功法门。祖师流传下诸多修行的方法,是希望后学们能够以此为鉴,并非是要求每一个人都照搬不误。真正的修行,旨在通过无上经典中的记载而明悟出自身的道是什么。只有活明白自己,才能达到不执不迷的境界。通过他人之道来悟自身之道,再通过自身之道通彻众生及天地之道,这是由小我至大我的修证过程,最终则要参悟出道之恒常。但悟道的终极并不应该在这里止息,而是要回到自己,把证悟出来的真常之理用来指导现实人生,此才是道祖所言“为无为”的道理。以有为来求无为,以无为做有为的纲领,至此方能活出一场以大道为化导的人生。如果失去了大道之导向,很容易就会在生活中落入小我的窠臼。接人待物时若始终以自我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最终只会把自己活成上述的两类人。
庄子讲过一篇非常经典的“子非鱼”的故事。庄子在桥上看到鱼儿嬉戏水中,不禁感叹鱼儿的生活真是逍遥快乐。惠子却质问庄子,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庄子据此反问,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能知道鱼儿是否快乐?在这场智辩中,鱼儿究竟是否快乐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客观条件,我们的眼睛只能看到我们想看的事物,鱼儿的快乐悲伤也不过是桥上两位观者的主观感受。即便庄子和惠子最后辨出了子午寅卯,鱼儿也不会因此改变自己的悠游状态。人们总是讥笑惠子的强词夺理,却不知道自己正是那看风景的人,心早已经被外物牵走了,又怎能修证出真道真我呢?道教经典中讲述的诸多修行道理,总归其主旨无非“去欲”两个字。迷恋五光十色的世界,这是欲望;迷恋修行之事,这也是欲望。人们都能反省对物质的迷恋,却不知如何从自省之中走出来。我们的思考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因为没有站到更高的位置,所以看不到其实自己也在欲望中,与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两样。上述两种只看得他人好和只看得他人不好的人,症结都在于心中的欲望太盛,当被欲望吞噬,便再看不清自己修真的路。道究竟该怎么修,让自己来问自己,让众生去问众生。若每个人的心都能各归其位,世上又怎么会有僭道之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