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看了一遍央视版的《水浒传》,上一次看已经记不得什么时候了,好像是小学。
不过以我现在的性格和道义来欣赏《水浒传》,却是与儿时的感觉大不相同。
首先就是儿时最喜欢的好汉林冲,以我现在的眼光去看,却觉得十分厌恶此人。我小学那会喜欢林冲就是武功高强,形象俊美,又擅使长枪这种很威风的兵器。但以现在的我来看,反而更受不了林冲的软弱和无情,甚至我怀疑这个人物其实是个无情无义、欺软怕硬、忘恩负义的小人。林冲休妻,他会真的认为高衙内能因为他休妻就放过他妻子吗?林冲这样圆滑且做事瞻前顾后的人我不相信他会有这种幼稚念头,我觉得更有可能是他在向高衙内服软,在献妻脱身。后来火拼王伦,也是看得人十分尴尬,我思想,尴尬在于林冲杀王伦的道义就很难令我信服。王伦是一山之主,不论接纳林冲是否情愿,但最终容许林冲落脚应该能算是一种恩情,强宾不压主,王伦与晁盖一行人的冲突又与林冲何干,实际上受惠于王伦的林冲真的有资格动手要了王伦的命吗?何况王伦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对比后来同样的高俅,林冲杀王伦算不算欺软怕硬,柿子尽捡软的捏?纵使把林冲的行为看做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既然与晁盖为伍,后来又和宋江暗送秋波算不算无情无义?但回过头来想想林冲休妻一事,如果算作其确实为献妻,那么向宋江献媚好像也就能说得通了,毕竟一个欺软怕硬,趋炎附势,忘恩负义之人如墙头草一般,风往哪吹往哪倒也没什么稀奇。
以我如今的态度再看宋江,倒是有些理解他了,仔细想想,就梁山那伙胸无大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货色,长久下去恐怕是没有什么好结果的,除去诏安,似乎也没几条可走的路,但宋江所作所为最大的问题在于他的性格根本上就与梁山众人的性格不合,对于梁山众人来说,只要活着能快意恩仇,死无葬身之地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因此宋江所理解的好的前途,并不是梁山好汉们想要的前途;诏安于常人是好,被诛杀于常人是不好,但梁山上都不是正常人啊。所以宋江力主招安,仍是一言难尽,说到底,千错万错,错在宋江就不该上山,他就不该是山上的人。
意外收获是拼命三郎石秀,儿时看真是不起眼的角色,如今重新看一遍倒是刮目相看。尽管有人诟病石秀其人自私自利,行事只顾自己痛快,但其人行事干净利落,磊落刚猛,心思缜密,爱憎分明,仍使我对其十分爱慕,如果能有如此部下实在是天眷。我又深思,对石秀看法的变化根源在于古今道统的变更,自从鞑子篡改奴化中国之道统,又经历全盘西化,如今已经很难再看到石秀这种儒家豪杰式人格了,古汉人的气概。
除此之外,最为有趣的是我偶然发现了一个很少有人注意的问题,不知道那群官科是否有过研究此类课题,就是我发现古今反贼类人格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反贼,我没想到更合适的称呼去描述这个群体,大概就是指对于自身所处时代朝廷充满憎恨,而在言辞乃至行为上专与之对抗的那么一群人。反贼,只是对其称呼,无褒贬立场。
同样是反贼人格,古今截然不同,一言蔽之于尊严。
今天的反贼们人格是毫无尊严的,他们对于政府的憎恨并不仅仅以政府为目的,恨政府只是因为他们恨国家,恨这个民族,恨这个民族的历史,还恨自己的血脉,恨自己的祖宗不该把自己生下来。他们认为自己政府是腐败的,但这种腐败并非是简单的源自于贪官污吏。我常常留心于网上及周遭反贼们的言辞,我发现他们总是将政府的总总错误归罪于文化,认为汉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邪恶腐朽文化为信仰的民族,又以此为证据进一步推导出汉民族的血是脏的,基因是劣等的,智力是低下的,性格是邪恶的。所以今天的反贼们时常会在各种场合近乎癫狂的去诅咒和嘲讽,他们会在与政治毫不相干科技类文章视频底下讥讽,“这不是中国人发明的,中国人发明不出来,是不是《永乐大典》记载的”;会在与政治毫不相干的艺术类视频或文章下讥讽,“欧美此时更先进,给欧美提鞋都不配,西方传来的,抄西方的,同时期西方远远超过中国这门技艺”;会在与政治毫不相干的历史类文章或视频底下讥讽“西方人注重未来,中国人才沉溺于过去,自古以来,自古以来,都是自古以来”;会在与政治毫不相干的野生动物类视频或文章底下评论讥讽“搁中国早就被灭绝了”;会在美食类文章或视频底下讥讽“觉得中餐好吃都是坐井观天,中餐不入流,中餐油腻不健康野蛮,西餐是高等贵族食物”;甚至即使是有关神话故事类的视频和文章也会被反贼们讥讽“中国神都是外面传来的,外国神是中国神祖宗,中国神赢麻了”。这一切显然已经超出单纯对于政府或贪官污吏的仇视了,今天的反贼与古时候的反贼不同,他们的诉求并不是诛杀贪官污吏甚至更换君主和朝代。
今天的反贼诉求是——汉人灭种
这在《水浒传》中以武松、鲁智深等人为代表的古代好汉豪杰式的反贼中是不存在的,因为古时的反贼首先是尊严的,骄傲的。《水浒传》当中出现的反贼无一例外内心不骄傲,他们内心强烈的笃信自己是慷慨豪迈,光明磊落的真丈夫,大丈夫。反贼非我愿,实为庙堂之上狼狈为奸,殿陛之间禽兽食禄,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所以古时儒家豪杰式的反贼诉求是改朝换代,他们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对自己流着的血,对于自己的种,对于祖宗的道统产生恨意的,因为对于一个丈夫而言,如果我的血是脏的,我又算什么?**么?武松鲁智深石秀之辈会认为自己是**?不,我看他们会认为你是**。他们自信自己是高贵而正义的,朝廷才是反派,所以理所应当的认为,生下我这副顶天立地之躯的血也一定是高贵的,优秀的,卓越的,智慧的。
古今反贼,道义上的区别在于古时反贼自尊,今日反贼自贱;行为上则也有差别,古时反贼快意恩仇,以暴制暴,今日的反贼则多阴阳怪气古时反贼,嘲讽其反智、野蛮、落后;古时愚昧反贼一怒刺客列传,今日先进反贼一怒幼儿园称雄。
就算放在后世满清,白莲教,天地会,致公堂,义和团,乃至信了洋教的太平天国哪有过今天这种自轻自恨的反贼?
今天此类自轻自贱的反贼应当形成并不久远,至少到满清末年也未见其踪影。那么此种新式反贼,到底是形成于何时?如何形成?谁又是缔造他们的元凶?
不过以我现在的性格和道义来欣赏《水浒传》,却是与儿时的感觉大不相同。
首先就是儿时最喜欢的好汉林冲,以我现在的眼光去看,却觉得十分厌恶此人。我小学那会喜欢林冲就是武功高强,形象俊美,又擅使长枪这种很威风的兵器。但以现在的我来看,反而更受不了林冲的软弱和无情,甚至我怀疑这个人物其实是个无情无义、欺软怕硬、忘恩负义的小人。林冲休妻,他会真的认为高衙内能因为他休妻就放过他妻子吗?林冲这样圆滑且做事瞻前顾后的人我不相信他会有这种幼稚念头,我觉得更有可能是他在向高衙内服软,在献妻脱身。后来火拼王伦,也是看得人十分尴尬,我思想,尴尬在于林冲杀王伦的道义就很难令我信服。王伦是一山之主,不论接纳林冲是否情愿,但最终容许林冲落脚应该能算是一种恩情,强宾不压主,王伦与晁盖一行人的冲突又与林冲何干,实际上受惠于王伦的林冲真的有资格动手要了王伦的命吗?何况王伦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对比后来同样的高俅,林冲杀王伦算不算欺软怕硬,柿子尽捡软的捏?纵使把林冲的行为看做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既然与晁盖为伍,后来又和宋江暗送秋波算不算无情无义?但回过头来想想林冲休妻一事,如果算作其确实为献妻,那么向宋江献媚好像也就能说得通了,毕竟一个欺软怕硬,趋炎附势,忘恩负义之人如墙头草一般,风往哪吹往哪倒也没什么稀奇。
以我如今的态度再看宋江,倒是有些理解他了,仔细想想,就梁山那伙胸无大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货色,长久下去恐怕是没有什么好结果的,除去诏安,似乎也没几条可走的路,但宋江所作所为最大的问题在于他的性格根本上就与梁山众人的性格不合,对于梁山众人来说,只要活着能快意恩仇,死无葬身之地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因此宋江所理解的好的前途,并不是梁山好汉们想要的前途;诏安于常人是好,被诛杀于常人是不好,但梁山上都不是正常人啊。所以宋江力主招安,仍是一言难尽,说到底,千错万错,错在宋江就不该上山,他就不该是山上的人。
意外收获是拼命三郎石秀,儿时看真是不起眼的角色,如今重新看一遍倒是刮目相看。尽管有人诟病石秀其人自私自利,行事只顾自己痛快,但其人行事干净利落,磊落刚猛,心思缜密,爱憎分明,仍使我对其十分爱慕,如果能有如此部下实在是天眷。我又深思,对石秀看法的变化根源在于古今道统的变更,自从鞑子篡改奴化中国之道统,又经历全盘西化,如今已经很难再看到石秀这种儒家豪杰式人格了,古汉人的气概。
除此之外,最为有趣的是我偶然发现了一个很少有人注意的问题,不知道那群官科是否有过研究此类课题,就是我发现古今反贼类人格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反贼,我没想到更合适的称呼去描述这个群体,大概就是指对于自身所处时代朝廷充满憎恨,而在言辞乃至行为上专与之对抗的那么一群人。反贼,只是对其称呼,无褒贬立场。
同样是反贼人格,古今截然不同,一言蔽之于尊严。
今天的反贼们人格是毫无尊严的,他们对于政府的憎恨并不仅仅以政府为目的,恨政府只是因为他们恨国家,恨这个民族,恨这个民族的历史,还恨自己的血脉,恨自己的祖宗不该把自己生下来。他们认为自己政府是腐败的,但这种腐败并非是简单的源自于贪官污吏。我常常留心于网上及周遭反贼们的言辞,我发现他们总是将政府的总总错误归罪于文化,认为汉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邪恶腐朽文化为信仰的民族,又以此为证据进一步推导出汉民族的血是脏的,基因是劣等的,智力是低下的,性格是邪恶的。所以今天的反贼们时常会在各种场合近乎癫狂的去诅咒和嘲讽,他们会在与政治毫不相干科技类文章视频底下讥讽,“这不是中国人发明的,中国人发明不出来,是不是《永乐大典》记载的”;会在与政治毫不相干的艺术类视频或文章下讥讽,“欧美此时更先进,给欧美提鞋都不配,西方传来的,抄西方的,同时期西方远远超过中国这门技艺”;会在与政治毫不相干的历史类文章或视频底下讥讽“西方人注重未来,中国人才沉溺于过去,自古以来,自古以来,都是自古以来”;会在与政治毫不相干的野生动物类视频或文章底下评论讥讽“搁中国早就被灭绝了”;会在美食类文章或视频底下讥讽“觉得中餐好吃都是坐井观天,中餐不入流,中餐油腻不健康野蛮,西餐是高等贵族食物”;甚至即使是有关神话故事类的视频和文章也会被反贼们讥讽“中国神都是外面传来的,外国神是中国神祖宗,中国神赢麻了”。这一切显然已经超出单纯对于政府或贪官污吏的仇视了,今天的反贼与古时候的反贼不同,他们的诉求并不是诛杀贪官污吏甚至更换君主和朝代。
今天的反贼诉求是——汉人灭种
这在《水浒传》中以武松、鲁智深等人为代表的古代好汉豪杰式的反贼中是不存在的,因为古时的反贼首先是尊严的,骄傲的。《水浒传》当中出现的反贼无一例外内心不骄傲,他们内心强烈的笃信自己是慷慨豪迈,光明磊落的真丈夫,大丈夫。反贼非我愿,实为庙堂之上狼狈为奸,殿陛之间禽兽食禄,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所以古时儒家豪杰式的反贼诉求是改朝换代,他们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对自己流着的血,对于自己的种,对于祖宗的道统产生恨意的,因为对于一个丈夫而言,如果我的血是脏的,我又算什么?**么?武松鲁智深石秀之辈会认为自己是**?不,我看他们会认为你是**。他们自信自己是高贵而正义的,朝廷才是反派,所以理所应当的认为,生下我这副顶天立地之躯的血也一定是高贵的,优秀的,卓越的,智慧的。
古今反贼,道义上的区别在于古时反贼自尊,今日反贼自贱;行为上则也有差别,古时反贼快意恩仇,以暴制暴,今日的反贼则多阴阳怪气古时反贼,嘲讽其反智、野蛮、落后;古时愚昧反贼一怒刺客列传,今日先进反贼一怒幼儿园称雄。
就算放在后世满清,白莲教,天地会,致公堂,义和团,乃至信了洋教的太平天国哪有过今天这种自轻自恨的反贼?
今天此类自轻自贱的反贼应当形成并不久远,至少到满清末年也未见其踪影。那么此种新式反贼,到底是形成于何时?如何形成?谁又是缔造他们的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