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isuke吧 关注:640贴子:16,038
  • 3回复贴,共1

“本我、自我与超我”间的“斗争”——评析启介这一角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之前我在吧里已经发过类似的帖https://tieba.baidu.com/p/8692733906?pid=148947363320&cid=0#148947363320,现在这帖算是对那帖的补充。


IP属地:安徽1楼2023-11-06 09:42回复
    之前那帖已经说过,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个性由三个动态的组织系统互动组成: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不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而是一种混沌的原始能量,促使我们采取行动。它处于心灵最底层,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其特征是混乱的、毫无理性;
    “自我”是一种心理系统,按照“现实”原则行事,在盲目的本能驱动的自我(“我想要的”)与真实的世界(“不行!就是行也得以后再说”)之间的矛盾进行协调;
    “超我”是我们的道德价值观系统——该做什么(“理想”)和不该做什么(“良心”)。
    ——用我本人的理解是,“本我”象征着原始欲望(都是些负面欲望),“自我”和“超我”象征着人类社会的道德伦理和良知。打个比方“本我”好比是潘多拉魔盒,而“自我”与“超我”则像是严守地狱入口不让“本我”跑出来的“护卫”。——所以,我们现实中绝大多数的“正常人”,都是内心的“自我”与“超我”严格把控住“本我”的人,所以行为方式符合法律和道德。
    所以,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认为:嗑药前的启介也就是所谓的“白”启介,正是用内心的“自我”和“超我”严格压制住“本我”的人,而接触莱茵即毒品后的启介(其实不只是二次元的启介,应该包括所有接触毒品的人)就根本控制不住内心的“本我”,从原先的“温柔攻”变成了“鬼畜攻”。
    之前发的那帖里已说过,“黑”启介也就是吸毒后的启介与中和后的启介都曾说过类似的话:
    “黑”启介说:“不只是Akira,不管是谁都有‘另一个自我’,只不过一般不会察觉罢了。因为大家都喜欢自己理性的一面……”而中和Akira血恢复正常后的启介也说:“多少记得一点……要说感觉‘另一个自己’在胡乱谩骂,是有点印象吧……很过分吧”
    ——这里的“另一个自我”和“另一个自己”正是弗洛伊德所提到的“本我”。“黑”启介说的“大家都喜欢自己理性的一面”,其实也说明现实中绝大多数人都是严格维护着社会的法律和道德秩序,不会做出太出格的事,也即违背法律和道德的事。
    我在之前发的帖里已经在外表和行为方式两方面详细分析过嗑药前的启介与嗑药后的启介的强烈反差:
    在人设(外表)上:嗑药前的启介也就是“白”启介眼神纯净眉眼柔和,面部表情是慈眉善目,整个人就是个心地善良的阳光大男孩温柔攻形象;而嗑药后的启介也就是“黑”启介,眼神凶狠可怕面部表情恐怖狰狞,整个人就是个变态杀人犯+强X犯。
    在言行上“黑”启介更是不停对A进行言语和身体上的双重羞辱和暴力对待。“黑”启介不停在A的面前强调自己已经“变强了”,说A总是瞧不起他把他当做宠物狗一样对待,甚至对A说“把指甲一片一片剥下来,手指全部切掉,插到你身体的孔穴……但不会杀了你,直到你发疯为止,侵犯到你死去为止……”
    在行动上也多次动粗,甚至故意用脚踩A的脸。当然最过分的还是搞出了“螺丝起子”那一出——估计这是所有受控和A粉当然也包括我在内的人最无法接受的事吧。那次估计是俩人的第一次H,但绝对是充满了暴力、征服欲、占有欲、报复欲和发泄欲的强X。“黑”启介先是粗鲁的把明打晕,再用螺丝起子塞到A的XX里……(记得当初刚到丰岛时A有段心理描述是听说有的胜利者会用强暴的方式来羞辱失败者,所以虽然这次可能是他俩第一次发生关系,却根本不像普通情侣的第一次H那样温馨。这里再次心疼心疼A,第一次的体验居然这么差劲……)可以说“黑”启介强暴A的心理绝对不是出自情到深处情不自禁的啪啪啪,这次强暴只有“欲”,没有爱。
    “本我”代表的负面欲望包括贪婪——启介在刚接触莱茵时一开始是不敢,但后来一再地想起听说莱茵可以“让身心变强”,其贪婪心理可见一斑;负面的原始欲望还包括暴力——“黑”启介多次对A在言语上和行动上使用暴力,前面已详细叙述此处不再赘述;还有嫉妒——游戏里曾经在启介“吸毒”前有段心里描述,即启介曾经在在孤儿院时做人不得要领又迟钝,所以经常被欺负,而A经常出面替他击退那些欺凌者。也许启介在内心深处其实一直都很嫉妒A,也许他本人都没有发现,但莱茵让他的这种嫉妒心理完完全全地暴露无遗——连现实中异性恋情侣或夫妻间都有可能产生嫉妒心理,更别说身为男人的启介了。
    ——据说早期的佛像都是凶神恶煞模样,那是因为人性中有丑陋、邪恶的一面。有时候往往是越老实胆小的人内心就越阴暗,那只是因为他们没有犯罪的胆量而已,但一旦给了他们犯罪的平台,他们就会变得肆无忌惮。
    虽然我本人及其厌恶黑化后的启介(这是因为我本人是能用“自我”和“超我”控制住“本我”的人),玩游戏时不管是玩KA线还是其他线刷到“黑”启介出场时心里总是本能地厌恶,对他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也是怎么看都觉得不顺眼,但我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正是因为有了“黑”启介这种设定的形象,才会让启介这个角色更加真实,更加立体饱满,让人认识到了人性的多面化,也比游戏里其他任何角色都更有让人深究和挖掘的余地。
    好在作者三观正,在HE结局给出了“A的血可以中和莱茵”的设定(虽然跟“主角中了毒被爱人的血或吻所救”的设定一样有些狗血,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这么安排),给大家塑造出了一个最理想的小攻形象(下面会详细说)。
    那么对HE与BE这两个结局可不可以这样理解:HE结局的启介代表着内心的“自我”与“超我”最终战胜了邪恶的“本我”,最终过上了幸福生活;BE结局里的启介则说明其内心的“自我”与“超我”最终未能压制住“本我”,导致“本我”像火山喷发一样一发不可收拾,最终走向了毁灭。


    IP属地:安徽10楼2023-11-18 08:08
    回复
      顺便发表下我对HE与BE两种结局的看法:我一直都认为HE跟BE相比有三大优势
      第一是比较符合逻辑,当初二人在夕阳下就启介是否要参加伊拉古一事进行争执时,启介说“我啊、一直都在想、要怎么做才能帮到明。来到这里之后,我明白了丰岛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也明白了伊古拉是个什么样的游戏”“老实说……我很害怕。觉得参加游戏什么的绝对做不到。但是、我……”“我……想保护明”
      A说“不管是哪个结果、就算我拒绝了参加伊古拉、还是会死在监狱里、除了参加之外我别无选择。但是、你不一样”“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蠢话吗?这根本就是自杀宣言”“不要参加伊古拉”
      但启介还是坚定地说“的确、如果参加的话、唯有胜利或变成尸体、才能离开……但是、明、你并不打算死对吧?你是要打倒王、活着回去不是吗?”“既然如此、我会活到明打倒王的时候、到时两个人一起从这里出去、那样就好了”“我、在那之前会竭尽所能、协助明尽快把王打倒。……我想帮助你”“我一个人、做旁观者什么的我做不到。无论怎样都想要帮到明
      ——HE结局里启介的确是做到了这一点,记得游戏里是两次帮A击退了小混混。
      第二是HE结局交代了K与A俩人的真实身份,即他俩是被国家选中的“战争强人”送到研究所当做研究对象,但后来世界大战结束后被强行抹去记忆送到了孤儿院。BE里只是在K与A决斗后剧情就戛然而止了,根本没有交代俩人的真实身份背景。
      第三也就是最重要的优势是,HE所体现的主题积极正能量,也能完美地展现KA情最让人感动的地方:既像爱人又像战友并肩作战,一起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携手互助。——这点上也是超越了那些纯粹描述感情的耽美作品。HE里的K可以说是近乎完美的小攻形象:既保留了莱茵的力量,能在危急时刻保护A,又能保持清醒和理性,不会像完全黑化的启介那样总是做出对A言语上和身体上的双重暴力伤害。而HE里二人关系很像“既是爱人,又像战友”。——这种可以并肩作战的攻受关系一直都是本人心中最向往、最理想的攻受关系,HE结局里的KA情绝对是升华到了这个境界。
      HE结局还有个优势是K终于可以跟A真正像情侣间那样正常沟通了:“戒毒”后对A说明了自己“吸毒”是想帮助A(原文是“想要守护明,为了明才去做的事,却全都事与愿违,反而急躁起来……我想要做点什么,但却没有办法”),也袒露了自己“暗恋”A的心理。A也说自己很担心K,也能只想K一个人在一起(原文A:“我本就不喜欢群体生活,而且也没发现能跟自己合得来的家伙。能在一起的人只要有一个六足够了吧”K:“……一个人?我吗?”A:“啊啊”)——之前K与A在旅馆的争吵可以说是导火索,K后来“吸毒”又跟A产生一系列冲突说明二人相处的最大问题是缺乏沟通,总是自以为是地主观臆测对方的心理,武断地认为对方的想法跟自己想的一样:A认为K总是卑微地把自己放在最后,为了“巴结”A总是隐藏甚至抹杀掉自己的真实想法,而K认为A鄙视自己认为自己很弱小不够强,从而导致后来鬼迷心窍地“吸毒”。。
      ——其实从KA间的矛盾我们也可以总结出一个道理:无论在哪种人际关系里(恋人、朋友或家人间甚至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同事邻居或陌生人间)沟通都是至关重要的事,有时候不主动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很容易被误解,尤其是拿自己的观点来评判别人会经常导致误会与矛盾的发生。所以有什么想法就直接表达出来,自己觉得对方做的事或心理有问题就提出来,对对方的不满之处也要大胆如实地让对方知道,这样也许就能消除不少没必要的矛盾和误会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6-21 10:27
      回复
        我一直坚定地认为KA线的HE结局说明K最终战胜了自己的心理阴暗面,过上了幸福生活;而BE结局则说明他最终未能战胜自己的心理阴暗面,走上了毁灭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10-11 17: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