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死了之后,没有举行葬礼,只是进行了简单的仪式,按照家乡的风俗,年轻人去世是不能举行葬礼的。仪式结束后,Sho的父亲找到我。
看到和Sho同样年轻的我,难免会联想到活着时候的Sho吧,此刻他应该已经痛彻心肺了,但他还是微笑着对我说:“Chan,去帮Sho整理一下房间吧。”
他的房间十分破旧,衣柜上沾满灰尘的镜子竟然照不出人影。初中毕业之后应该就没有回来住过了吧,我这么想着的同时,他的黑色背包在余光里格外的显眼。
黑色背包里面放着他的音乐播放器、几支不同种类的笔和一个墨绿色的画夹,打开画夹,里面放着Sho所绘的素描式的漫画,一共有九张,Sho的画风十分诡异,有点像爱德华?蒙克的《呐喊》。这些画好像都是Sho愿意留下的精华之作,也是Sho少得可怜的遗物中,唯一能调查他自杀原因的物件。
映入眼帘的第一张是他为自己画的正面*,蓬乱的头发,高高瘦瘦的身躯,尖尖的下巴上画着几笔胡茬,黑眼圈深邃而颓废。他的黑眼圈一直跟着他,像个随身携带的宠物,小时候我暗暗地羡慕过一阵子……想到这里我笑了,内心却闪过一丝绝望。
我用手指把他的脸部遮了起来,整张画就像是骷髅的素描。我想起印裔英国作家奈保尔在《自由国度》里描述小说主人公孑然一身的一段话:我曾经在镜中端详自己,决定做个自由人,然而现在,自由使我认识到,我有一张脸,一副躯体;我必须在若干年内给这副躯体吃饭,给他衣穿,直至他消亡。
眼前的Sho既没吃饱,也没衣穿。
第二张画的也是他自己。画上,他穿着背心、短裤和拖鞋平躺在空旷的公路上,阳光普照下,左右两边的麦田被风吹得像头发一样柔顺。Sho枕在他黑色的背包上,闭着眼睛,聆听着麦田发出的“稀稀沙沙”的声音。
这是他那次离家出走的情景,因为我记得这片青色的麦田。
Sho的高考第一志愿落榜后,他便离家出走了一次,不知道在他人生中是第几十次。Sho所谓的离家出走,其实就是和这只黑色的背包进行一次短暂的私奔而已。
夕阳西下,麦田都已经不再“稀稀沙沙”了,我骑着单车去郊区接身无分文的Sho,我问他:“这次离家出走的感觉如何啊。”他只是静静地坐在单车后面。
第三张画的是一对怪异的母女。妇人的表情邪恶地扭曲着,令人极度反胃;小女孩的表情呆滞,脸上惨遭报复般地被Sho画满了雀斑。这两个人都驼着背,背着不多的行李,像是在向看画的人索求着什么。
这两个奇奇怪怪的人是谁,Sho干吗要将她们画下来?我在画上搜寻着线索。画的背面写着一行字:虚伪眼泪(第一话)。
我又仔细地看了看这张画,画上扮演母亲的妇人,眼眶里泛着些许泪光,不仅不遭人同情,而且令人心生厌恶,而这种眼神……似曾相识。
记忆中,有人扯我的衣角,我转过身,看到一个妇人和她的孩子。
妇人问:“同学,杉良区怎么走啊?”
我回答道:“杉良区在离这里很远的镇上,现在这么晚了已经没有车过去了,你们明天再去吧。”
妇人的表情难过地扭曲了,眼睛不停地眨巴着,她说:“那你能不能借一点住宿的钱给我们母子俩啊?”
没有听错吧!我在心里暗自叫道,随之打量着她们的穿着,进而斜着眼睛看着她:原来是个骗子啊。
……想到这里,我又看了看画,没错,就是这个表情。显然,Sho已经中了骗子的计了,或者,他明知故犯?
不然他不会将她们画出来。于是我开始怀念Sho那可爱的报复心……
初中,学校的兴趣特长课在下午的最后两节,下课后,同学们去讲台那儿向数学老师请假,老师不但没让我们去,而且在课堂上把唱歌跳舞画画的人统统鄙视了一顿。
Sho听了之后很不爽,立即趴在桌上画了一张数学老师的漫画,下面再题上数学老师的绰号:老秃驴。
Sho把它传给了我,我扑哧笑出声来,同桌立马抢过去看,笑得更猥琐,接着便传给旁边的人看,不一会儿,整个教室沉浸在压抑的欢声笑语里。
忽然一个女生站起来,佯装正经地把这张画递到了正在讲课的数学老师的手中。
看到和Sho同样年轻的我,难免会联想到活着时候的Sho吧,此刻他应该已经痛彻心肺了,但他还是微笑着对我说:“Chan,去帮Sho整理一下房间吧。”
他的房间十分破旧,衣柜上沾满灰尘的镜子竟然照不出人影。初中毕业之后应该就没有回来住过了吧,我这么想着的同时,他的黑色背包在余光里格外的显眼。
黑色背包里面放着他的音乐播放器、几支不同种类的笔和一个墨绿色的画夹,打开画夹,里面放着Sho所绘的素描式的漫画,一共有九张,Sho的画风十分诡异,有点像爱德华?蒙克的《呐喊》。这些画好像都是Sho愿意留下的精华之作,也是Sho少得可怜的遗物中,唯一能调查他自杀原因的物件。
映入眼帘的第一张是他为自己画的正面*,蓬乱的头发,高高瘦瘦的身躯,尖尖的下巴上画着几笔胡茬,黑眼圈深邃而颓废。他的黑眼圈一直跟着他,像个随身携带的宠物,小时候我暗暗地羡慕过一阵子……想到这里我笑了,内心却闪过一丝绝望。
我用手指把他的脸部遮了起来,整张画就像是骷髅的素描。我想起印裔英国作家奈保尔在《自由国度》里描述小说主人公孑然一身的一段话:我曾经在镜中端详自己,决定做个自由人,然而现在,自由使我认识到,我有一张脸,一副躯体;我必须在若干年内给这副躯体吃饭,给他衣穿,直至他消亡。
眼前的Sho既没吃饱,也没衣穿。
第二张画的也是他自己。画上,他穿着背心、短裤和拖鞋平躺在空旷的公路上,阳光普照下,左右两边的麦田被风吹得像头发一样柔顺。Sho枕在他黑色的背包上,闭着眼睛,聆听着麦田发出的“稀稀沙沙”的声音。
这是他那次离家出走的情景,因为我记得这片青色的麦田。
Sho的高考第一志愿落榜后,他便离家出走了一次,不知道在他人生中是第几十次。Sho所谓的离家出走,其实就是和这只黑色的背包进行一次短暂的私奔而已。
夕阳西下,麦田都已经不再“稀稀沙沙”了,我骑着单车去郊区接身无分文的Sho,我问他:“这次离家出走的感觉如何啊。”他只是静静地坐在单车后面。
第三张画的是一对怪异的母女。妇人的表情邪恶地扭曲着,令人极度反胃;小女孩的表情呆滞,脸上惨遭报复般地被Sho画满了雀斑。这两个人都驼着背,背着不多的行李,像是在向看画的人索求着什么。
这两个奇奇怪怪的人是谁,Sho干吗要将她们画下来?我在画上搜寻着线索。画的背面写着一行字:虚伪眼泪(第一话)。
我又仔细地看了看这张画,画上扮演母亲的妇人,眼眶里泛着些许泪光,不仅不遭人同情,而且令人心生厌恶,而这种眼神……似曾相识。
记忆中,有人扯我的衣角,我转过身,看到一个妇人和她的孩子。
妇人问:“同学,杉良区怎么走啊?”
我回答道:“杉良区在离这里很远的镇上,现在这么晚了已经没有车过去了,你们明天再去吧。”
妇人的表情难过地扭曲了,眼睛不停地眨巴着,她说:“那你能不能借一点住宿的钱给我们母子俩啊?”
没有听错吧!我在心里暗自叫道,随之打量着她们的穿着,进而斜着眼睛看着她:原来是个骗子啊。
……想到这里,我又看了看画,没错,就是这个表情。显然,Sho已经中了骗子的计了,或者,他明知故犯?
不然他不会将她们画出来。于是我开始怀念Sho那可爱的报复心……
初中,学校的兴趣特长课在下午的最后两节,下课后,同学们去讲台那儿向数学老师请假,老师不但没让我们去,而且在课堂上把唱歌跳舞画画的人统统鄙视了一顿。
Sho听了之后很不爽,立即趴在桌上画了一张数学老师的漫画,下面再题上数学老师的绰号:老秃驴。
Sho把它传给了我,我扑哧笑出声来,同桌立马抢过去看,笑得更猥琐,接着便传给旁边的人看,不一会儿,整个教室沉浸在压抑的欢声笑语里。
忽然一个女生站起来,佯装正经地把这张画递到了正在讲课的数学老师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