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散步吧 关注:717贴子:1,445
  • 2回复贴,共1

【读书】回望故园(美学散步丛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分类:图书->哲学,宗教->思维科学->美学
作者:闻一多 方建勋  


1楼2010-08-29 10:11回复
    前言
         美学的散步(代总序)
         散步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行动,它的弱点是没有计划,没有系统。看重逻辑统一性的人会轻视它,讨厌它,但是西方建立逻辑学的大师亚里士多德的学派却唤做“散步学派”,可见散步和逻辑并不是绝对不相容的。中国古代一位影响不小的哲学家庄子,他好像整天是在山野里散步,观看着鹏鸟、小虫、蝴蝶、游鱼,又在人间世里凝视一些奇形怪状的人:驼背、跛脚、四肢不全、心灵不正常的人,很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大天才达.芬奇在米兰街头散步时速写下来的一些“戏画”,现在竟成为“画院的奇葩”。庄子文章里所写的那些奇特人物大概就是后来唐、宋画家画罗汉时心目中的范本。
         散步的时候可以偶尔在路旁折到一枝鲜花,也可以在路上拾起别人弃之不顾而自己感到兴趣的燕石。
         无论鲜花或燕石,不必珍视,也不必丢掉,放在桌上可以做散步后的回念。
    后记
         “他那婴儿笑着要捉月亮的天真,那神秘的怅惘,圣睿的憧憬,无边无际的企慕,无涯岸的艳羡,真使他成为最真实的诗人。”闻一多这段评庄子的话,用在他自己身上也是合适的。这位诗人学问家有浪漫的想象、纵肆的情怀,还有非凡的学识,数千年前的篇什,经他一点化,一时间都活了起来。浪漫的闻一多,有一种至真至诚的活泼精神。
         闻一多的学术研究透露出深邃的智慧,读他的东西,时时感到一种“浪漫的态度充满了不可逼视的庄严”(借用闻一多评庄子语)。他的研究总是充满殷殷的人间关怀,同时也执著地叩问着人生的真知。他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的著作并不多,却富有卓见。如他说:“庄子的著述,与其说是哲学,毋宁说是客中思家的哀呼,他运用思想,与其说是寻求真理,毋宁说是眺望故乡、咀嚼旧梦……他思念故乡的病意,根本是一种浪漫的态度,诗的情趣。”这两位相隔两千多年的哲人,真可谓知己。所谓回望故园,就是追寻自我生命的故园。在这个故园里,没有晦暗,没有忸怩造作,没有蝇营狗苟,没有勾心斗角,像春日的柳丝拂面,像朗月下的夕露沾裳,在这里才有婴儿笑着捉月亮的天真,才有轩轩若朝霞初举的清明。诗人闻一多一生都在追求这故园。这本有关闻一多诗、艺术、美学等的论集汇编,以“回望故园”为名,正想突出这一意思。
    


    4楼2010-08-29 10:12
    回复
         闻一多作诗,也研究诗,毕生致力于中国传统诗歌的研究,他不光将诗当文学作品来看,更是用诗来透视人玲珑活络的生命,他的诗歌研究有一种生命解悟的意味。今天我们不少有关古诗的研究,就是缺少像闻一多这样的“诗味”,有的人甚至将诗的研究变成了纯粹的语言文献的考辨。若论考辨,闻一多应该是一位高手,但他很少将他精心呵护的诗性精神淹没在考据之中。他对中国古诗的解读常常闪烁着生命的光彩。“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滚滚。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这是《诗经》郑风中的一篇,闻一多活灵活现地为我们描写其中的境界:“可以想象到了深夜,露珠渐渐缀满了草地,草是初春的嫩芽,摸上去,满是清新的凉意。有的找到了一个僻静的岩下,有的选上了一个幽暗的树阴。一对对都坐下了,躺下了,嘹亮的笑声变成了低微的絮语,絮语又渐渐消灭在寂默里。仿佛雪花消灭在海上。”他的解读本身就是诗,有人性的温情,有一种青春的精神在飞旋。难怪当初他在西南联大讲授《诗经》时,听者如醉如痴。
           闻一多深爱唐诗,他的研究往往是一语破的,点出了诗魂。他说刘希夷的“古人无复洛阳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是“泄露了天机”;他说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表现了寥廓、深沉而又宁静的宇宙意识;他说孟浩然的诗,是淡到看不见诗,正是这平淡,才是人不可及处。在古往今来的大诗人中,闻一多最推崇杜甫。他带着一种“思其高曾,愿睹其景”的心情来研究杜甫,在他的描写中将一个“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的杜甫托了出来。
           闻一多可能算不上一位专门的美学家,但他的学术中透露出强烈的诗性精神,既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又给我们以智慧的启迪,他留下的文字,充满着智慧的光芒,流溢着美的光彩。朱自清说闻一多是“一团火”,今天我们读他的东西,仍然感到心被温热,眼被拭亮。他有一首诗这样写道:“柔和的新月,放荡的青春……今夜有新月,让我们设些志愿,我们一块儿散步。”在柔和的新月下带着美好的理想去散步,读闻一多的作品,真有这样的感受。 


      5楼2010-08-29 10: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