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列子》提到两次,分量很重。
这里只贴译文。
列子在学习道术的时候,三年之内,心中不敢念想是非,嘴上不敢谈论利害,才得到老师的斜看一眼罢了。
五年之后,心中恢复了念想是非,嘴上又再陈说厉害。老师才微微一笑。
为什么要恢复呢,因为经过三年的戒律,初步不受外物影响;这时候要开始观照,了解是非厉害曲直的缘由。
老师为什么笑呢,内外自然而然,胜过三年之前的戒律。
七年之后,顺应心灵对外部环境发念想,反而觉得没有什么是与非;顺从口舌去谈论,反而觉得没有什么利与害;老师这才叫我和他坐在一块席子上。
这时候,心念的发起改变,和四季流转,日月运行一样,没有什么对错、利害。心中太极流转,不受外部环境影响。
这时候得道了,比列于得道的先贤,比肩得道的老师,和老师一起遨游在大道里。
九年之后,放纵心灵,放纵口舌,想念谈论的也不知道是我的是非利害呢,也不知道是别人的是非利害呢,身外身内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这里就是混沌了,万物一齐,精神凝一,不分你我他,融入时空,无拘无束,自由空灵,无知无识,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入水化水,入火变火。
老师也是我,我教我自己。
从此以后,眼睛就像耳朵一样,耳朵就像鼻子一样,鼻子就像嘴一样,没有什么不同了。心灵凝聚,形体消失,骨肉全都融化了;感觉不到身体倚靠着什么,两脚踩着什么,心灵想着什么,言论包藏着什么。不过如此而已,于是一切道理也就不能对他隐瞒了。

这里只贴译文。
列子在学习道术的时候,三年之内,心中不敢念想是非,嘴上不敢谈论利害,才得到老师的斜看一眼罢了。
五年之后,心中恢复了念想是非,嘴上又再陈说厉害。老师才微微一笑。
为什么要恢复呢,因为经过三年的戒律,初步不受外物影响;这时候要开始观照,了解是非厉害曲直的缘由。
老师为什么笑呢,内外自然而然,胜过三年之前的戒律。
七年之后,顺应心灵对外部环境发念想,反而觉得没有什么是与非;顺从口舌去谈论,反而觉得没有什么利与害;老师这才叫我和他坐在一块席子上。
这时候,心念的发起改变,和四季流转,日月运行一样,没有什么对错、利害。心中太极流转,不受外部环境影响。
这时候得道了,比列于得道的先贤,比肩得道的老师,和老师一起遨游在大道里。
九年之后,放纵心灵,放纵口舌,想念谈论的也不知道是我的是非利害呢,也不知道是别人的是非利害呢,身外身内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这里就是混沌了,万物一齐,精神凝一,不分你我他,融入时空,无拘无束,自由空灵,无知无识,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入水化水,入火变火。
老师也是我,我教我自己。
从此以后,眼睛就像耳朵一样,耳朵就像鼻子一样,鼻子就像嘴一样,没有什么不同了。心灵凝聚,形体消失,骨肉全都融化了;感觉不到身体倚靠着什么,两脚踩着什么,心灵想着什么,言论包藏着什么。不过如此而已,于是一切道理也就不能对他隐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