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
此经开篇讲述我们所有人,非人,动物,植物,石头等所有事情,形状外貌不一样的原因是我们心所想不一样的。此处心指的是什么?是肉体的心脏吗?显然不是。因为如果心指的是肉体的心脏,那么非人,植物,何来心?那此处所说“心想异”,是何心在想?我们看看后文是否有所回答。
“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
先看到这里,因为这里又提出了一个佛学里重要的业报观。这里讲,我们发生的事情,都是我们自作,自受。我们自己的身业,语业,意业所作。身业指的就是我们用这个肉身去做的事情。比如今天我们用我们的肉身走进了一家饭店;语业就是我们的嘴巴,舌头做的事。比如我们今天进去饭店时,对老板说了一句“你好”;意业就是我们意识层面上去做的事情。比如我们在向老板问好的时候,意识上在想:“点什么菜比较好呢?”。
看到这里,虽然了解了部分佛学里的业报因果观,但对于“心”的定义和解释还是不明了清晰。不过由此我们知道,心“无色”,“不可见取”,所以心不是我们的身,不是我们的语,不是我们的意,因为身语意三业都是源自这个色身,没有这个色身,就无法造作三业因果,这是很明了的。很多人以为我们平常所思考的那个,就是佛经里面的“心”了,此处当知《楞严经》所说:“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一切山河虚空大地,皆在真心之中,不是意识心所能简单概括。
“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
这里如若浅看,句句不提心之所。但若真明了,句句皆是心所。为何如此说?且看其义: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没有一个真正的主体在操控着,都只不过“你想来,他凑巧,天气也刚好。”
自性本身也是幻,无主无我,真正懂得的人,就会勤做善事,以此在世间时,能生善缘。心在哪?那个真正的主体在哪里?且知此心既然存于虚空大地,也必存于此色身身心之中,但望诸位自修自证,由身心内自求此心,便可亲见本来,亲知佛说。
若想清楚此心何处,荐诸位还是研读《楞严经》,可配合南怀瑾先生的《楞严大义今释》进行研究。鄙人不敢高谈阔论,惹人说笑了。南怀瑾先生于书中说:“但佛经浩如烟海,初涉佛学,要求得佛法中心要领,实在无从着手。有条理,有系统,而且能够概括佛法精要的,只有《楞严经》,可算是一部综合佛法要领的经典。明儒推崇此经,曾有“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的颂辞,其伟大价值可以概见。”
但这里有个简单的道理可以向诸位暂试说明,就是“为什么要做善事,不做恶事?造善业而不作恶业?”。
此处如以概括性的通俗言,大可说成:善事能让你过的好,恶事会让你过的差。但这么说实在不严谨,而我本人学识力量不足,只能试着粗浅跟大家描绘一下。
例如现前有二人站你面前,一人为甲,一人为乙,甲为人谦逊,与人为善,遇人有惑,知无不言,尽力而为,以助人为乐。乙为人高傲,与人交恶,遇人有惑,非但不言,更加讥讽,自己所知恐他人知,自私自利。
此时甲,乙二人开佛学课,你会选择去看谁的课?或者此时二人遇到麻烦,谁更容易得到众人的帮助?这里当中善事所带来的善报,恶事带来的恶报就一目了然了。但世人不识,平日不爱修善,只能等到事情发生才知修善之要。“菩萨重因,凡人重果”。此重便是重视,慎重。凡人知此理,其实便可一念之间变为菩萨。
真正的智者,换通俗但又有些许偏离本意的另一个词——智者就是聪明人中的聪明人。他们会洞察到恶业是不会消失的,曾经做的恶事迟早有一天会受报,但如果我们念念修十善,善法令生,恶法令灭。那么到达善法不灭,恶法不生的时候,曾经做的恶事就不再与你相感。恶事不与你相感是因为“人家来了你不应”,自然他就没办法与你相感,然后触发恶报。不应必须是身口意都不应,所以开始修身戒,根本还是要心戒。根本心戒便是回归真心本体,念念住于真心,不造作妄想,便是真戒。
此处配上《维摩诘经》一段话,来进行互相印证,望诸位同学能更好理解。
文殊师利又问:“生死有畏,菩萨当何所依!”
维摩诘言:“菩萨于生死畏中,当依如来功德之力。”
文殊师利又问:“菩萨欲依如来功德之力,当于何住?”
答曰:“菩萨欲依如来功德力者,当住度脱一切众生。”
又问:“欲度众生,当何所除?”
答曰:“欲度众生,除其烦恼。”
又问:“欲除烦恼,当何所行?”
答曰:“当行正念。”
又问:“云何行于正念?”
答曰:“当行不生不灭。”
又问:“何法不生,何法不灭?”
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灭。”
又问:“善不善孰为本?”
答曰:“身为本。”
又问:“身孰为本?”
答曰:“欲贪为本。”
又问:“欲贪孰为本?”
答曰:“虚妄分别为本。”
又问:“虚妄分别孰为本?”
答曰:“颠倒想为本。”
又问:“颠倒想孰为本?”
答曰:“无住为本。”
又问:“无住孰为本?”
答曰:“无住则无本。文殊师利!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佛说十善业道经》就是一部论述何种业会确切带来何种果报的甚深经典,又深刻的指出了一切佛,菩萨,其实根根本本,仍然都是走修十善道成就。
在此真的要感慨,感到抱歉。古今汉文变迁之快,使得千年前,百年前的文章进行翻译解读,都有许多差异。也使得当今多数人认为佛家道理的“因果”是何等玄妙之理!其实仔细看来,明明是最最科学的道理!
现如今现代白话文确立不过百年,文字更替,各种梗,读音也在不断改变,以后还请诸位朋友好友,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要做出一番努力,“翻译”古文,给现代人看了(笑)。
以此为记,鄙人学识不周,望诸位海涵。
此经开篇讲述我们所有人,非人,动物,植物,石头等所有事情,形状外貌不一样的原因是我们心所想不一样的。此处心指的是什么?是肉体的心脏吗?显然不是。因为如果心指的是肉体的心脏,那么非人,植物,何来心?那此处所说“心想异”,是何心在想?我们看看后文是否有所回答。
“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
先看到这里,因为这里又提出了一个佛学里重要的业报观。这里讲,我们发生的事情,都是我们自作,自受。我们自己的身业,语业,意业所作。身业指的就是我们用这个肉身去做的事情。比如今天我们用我们的肉身走进了一家饭店;语业就是我们的嘴巴,舌头做的事。比如我们今天进去饭店时,对老板说了一句“你好”;意业就是我们意识层面上去做的事情。比如我们在向老板问好的时候,意识上在想:“点什么菜比较好呢?”。
看到这里,虽然了解了部分佛学里的业报因果观,但对于“心”的定义和解释还是不明了清晰。不过由此我们知道,心“无色”,“不可见取”,所以心不是我们的身,不是我们的语,不是我们的意,因为身语意三业都是源自这个色身,没有这个色身,就无法造作三业因果,这是很明了的。很多人以为我们平常所思考的那个,就是佛经里面的“心”了,此处当知《楞严经》所说:“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一切山河虚空大地,皆在真心之中,不是意识心所能简单概括。
“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
这里如若浅看,句句不提心之所。但若真明了,句句皆是心所。为何如此说?且看其义: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没有一个真正的主体在操控着,都只不过“你想来,他凑巧,天气也刚好。”
自性本身也是幻,无主无我,真正懂得的人,就会勤做善事,以此在世间时,能生善缘。心在哪?那个真正的主体在哪里?且知此心既然存于虚空大地,也必存于此色身身心之中,但望诸位自修自证,由身心内自求此心,便可亲见本来,亲知佛说。
若想清楚此心何处,荐诸位还是研读《楞严经》,可配合南怀瑾先生的《楞严大义今释》进行研究。鄙人不敢高谈阔论,惹人说笑了。南怀瑾先生于书中说:“但佛经浩如烟海,初涉佛学,要求得佛法中心要领,实在无从着手。有条理,有系统,而且能够概括佛法精要的,只有《楞严经》,可算是一部综合佛法要领的经典。明儒推崇此经,曾有“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的颂辞,其伟大价值可以概见。”
但这里有个简单的道理可以向诸位暂试说明,就是“为什么要做善事,不做恶事?造善业而不作恶业?”。
此处如以概括性的通俗言,大可说成:善事能让你过的好,恶事会让你过的差。但这么说实在不严谨,而我本人学识力量不足,只能试着粗浅跟大家描绘一下。
例如现前有二人站你面前,一人为甲,一人为乙,甲为人谦逊,与人为善,遇人有惑,知无不言,尽力而为,以助人为乐。乙为人高傲,与人交恶,遇人有惑,非但不言,更加讥讽,自己所知恐他人知,自私自利。
此时甲,乙二人开佛学课,你会选择去看谁的课?或者此时二人遇到麻烦,谁更容易得到众人的帮助?这里当中善事所带来的善报,恶事带来的恶报就一目了然了。但世人不识,平日不爱修善,只能等到事情发生才知修善之要。“菩萨重因,凡人重果”。此重便是重视,慎重。凡人知此理,其实便可一念之间变为菩萨。
真正的智者,换通俗但又有些许偏离本意的另一个词——智者就是聪明人中的聪明人。他们会洞察到恶业是不会消失的,曾经做的恶事迟早有一天会受报,但如果我们念念修十善,善法令生,恶法令灭。那么到达善法不灭,恶法不生的时候,曾经做的恶事就不再与你相感。恶事不与你相感是因为“人家来了你不应”,自然他就没办法与你相感,然后触发恶报。不应必须是身口意都不应,所以开始修身戒,根本还是要心戒。根本心戒便是回归真心本体,念念住于真心,不造作妄想,便是真戒。
此处配上《维摩诘经》一段话,来进行互相印证,望诸位同学能更好理解。
文殊师利又问:“生死有畏,菩萨当何所依!”
维摩诘言:“菩萨于生死畏中,当依如来功德之力。”
文殊师利又问:“菩萨欲依如来功德之力,当于何住?”
答曰:“菩萨欲依如来功德力者,当住度脱一切众生。”
又问:“欲度众生,当何所除?”
答曰:“欲度众生,除其烦恼。”
又问:“欲除烦恼,当何所行?”
答曰:“当行正念。”
又问:“云何行于正念?”
答曰:“当行不生不灭。”
又问:“何法不生,何法不灭?”
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灭。”
又问:“善不善孰为本?”
答曰:“身为本。”
又问:“身孰为本?”
答曰:“欲贪为本。”
又问:“欲贪孰为本?”
答曰:“虚妄分别为本。”
又问:“虚妄分别孰为本?”
答曰:“颠倒想为本。”
又问:“颠倒想孰为本?”
答曰:“无住为本。”
又问:“无住孰为本?”
答曰:“无住则无本。文殊师利!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佛说十善业道经》就是一部论述何种业会确切带来何种果报的甚深经典,又深刻的指出了一切佛,菩萨,其实根根本本,仍然都是走修十善道成就。
在此真的要感慨,感到抱歉。古今汉文变迁之快,使得千年前,百年前的文章进行翻译解读,都有许多差异。也使得当今多数人认为佛家道理的“因果”是何等玄妙之理!其实仔细看来,明明是最最科学的道理!
现如今现代白话文确立不过百年,文字更替,各种梗,读音也在不断改变,以后还请诸位朋友好友,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要做出一番努力,“翻译”古文,给现代人看了(笑)。
以此为记,鄙人学识不周,望诸位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