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很多人聊最近车辆的保值率,我就瞎聊几句。
先说结论
所谓的保值率,是一个动态的数值,它不是静态的,不是一层不变的。会随着新车降价,涨价,进行浮动。也会随着市场的供需关系进行调整。
目前汽车市场大多数新车不保值的主要原因还是新车的优惠增大。
以传统的BBA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宝马525LI为例,目前新车39落地 可以提车,以前是42-43.这就导致20年 21年上牌的车辆保值率受影响。
新能源汽车中最保值的是理想系列,比如理想L9MAX,你去年买个新车是一分优惠没有,现在现金和送积分送东西等综合优惠走到接近4万。保值率不受影响吗?
除了新车以外,主机厂直接渗透进二手车市场也成为今年车辆保值率暴跌的原因之一。这是这一两年的新情况。
目前大部分主机厂都有所谓资源车,也就是把新车当二手车卖。 几十上百公里的新车,上完牌,完成销量,直接投入二手车市场。
传统车企都存在这个现象,新能源车企更是多。
有的车企,把展车,试驾车进行打包拍卖,流入二手车市场,这个事做的比较好,相对考虑到新车主的利益。比如理想 小鹏 特斯拉。
有的车企,几百台的车以员工车的名义上牌,开1000公里或者几百公里以后,进入二手车市场。比如蔚来。
比如今年4月份,大批的ES822款新车,几百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车,34万-35万打包处置给二手车商,几百台。而几个月前买新车还一分优惠没有,指导价都在50多60左右。
更有的车企,新车直接谈打包价,除了不能给你享受首任车主权益以外,车和新车没啥区别。这就不举例了,大部分传统品牌都有这行为。
你以为是不是卖不好的车型才这样,不是的。凯美瑞、雅阁、奥迪A4L 奔驰E 宝马X5L,都有。一次性几百台流入市场。这个保值率不崩溃才怪。
如果你这一年老刷到一些卖新车但是要求上牌一次过户的,或者可以直接上牌的直播间,都是这种资源车,批量车。
想象一下,比如你买了一个非凡R7的旗舰,当时新车快40了吧。现在1年车龄的试驾车 15万多 可以买到。这样的试驾车有几百台流入市场。请问你的车还能值钱吗?
这样的情况也导致我这样的二手车贩子收购和以前情况大为不同。
以前的二手车贩子,基本上都是收购个人车辆,很少涉及试驾车,有,但是不多。一年就碰到几台。
而现在我手里的车基本都是试驾车 资源车。因为厂商和个人不同。个人有情绪化,一旦车辆的残值低于他能接受的最低极限,他就不会考虑卖了。厂商需要资金回笼,只要财务批准就没事。
所以我才会一次性打包10台 20台,甚至50台的量。
比我资金更多的车商,一次几百台也很正常。比如最近哪吒U,一次投入市场1800台。
再次,供需关系的改变也成为了目前车辆不保值的主要原因。我国的汽车产能过高,市场需求没那么大,除开部分出口。国内市场依然不能消化。
不能消化怎么办?打价格战,新车降价。G9直接降6万,极氪001 从29.9降低到现在24.4 。这样又回到了新车降价,真是完美的闭环。
这样一来,大家手里的车还会值钱吗?
最后,竞品的二手车价格降价,也会导致自身车型的保值率降低。我随便举例,过去普拉多 陆巡是不是二手保值率很高。如果,我说如果,坦克700二手车直接对折,那就会有很多原本打算买普拉多陆巡二手车的人
转投坦克700二手车,买普拉多/陆巡二手车的人少了,那么保值率就下来了。
那么我知道有人问了,那我咋知道我这车将来保值不保值,我想买一个相对保值的车型,以后亏的少点。
那我个人的建议是这样的。尽可能买热门车型。比如 34C,再怎么样,也是同类车型中相对比较保值的。你非要买个CT5,怪谁?
买新能源也是这样的,你买特斯拉,买理想,买比亚迪,相对好一些,只能说相对啊。
你说我一定要买个非凡 昊铂,哪能怪谁?
以前我还经常写一些现在车辆的收购行情,这个现在没办法写,一个月行情变一次,比股市还刺激。咋写嘛。
先说结论
所谓的保值率,是一个动态的数值,它不是静态的,不是一层不变的。会随着新车降价,涨价,进行浮动。也会随着市场的供需关系进行调整。
目前汽车市场大多数新车不保值的主要原因还是新车的优惠增大。
以传统的BBA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宝马525LI为例,目前新车39落地 可以提车,以前是42-43.这就导致20年 21年上牌的车辆保值率受影响。
新能源汽车中最保值的是理想系列,比如理想L9MAX,你去年买个新车是一分优惠没有,现在现金和送积分送东西等综合优惠走到接近4万。保值率不受影响吗?
除了新车以外,主机厂直接渗透进二手车市场也成为今年车辆保值率暴跌的原因之一。这是这一两年的新情况。
目前大部分主机厂都有所谓资源车,也就是把新车当二手车卖。 几十上百公里的新车,上完牌,完成销量,直接投入二手车市场。
传统车企都存在这个现象,新能源车企更是多。
有的车企,把展车,试驾车进行打包拍卖,流入二手车市场,这个事做的比较好,相对考虑到新车主的利益。比如理想 小鹏 特斯拉。
有的车企,几百台的车以员工车的名义上牌,开1000公里或者几百公里以后,进入二手车市场。比如蔚来。
比如今年4月份,大批的ES822款新车,几百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车,34万-35万打包处置给二手车商,几百台。而几个月前买新车还一分优惠没有,指导价都在50多60左右。
更有的车企,新车直接谈打包价,除了不能给你享受首任车主权益以外,车和新车没啥区别。这就不举例了,大部分传统品牌都有这行为。
你以为是不是卖不好的车型才这样,不是的。凯美瑞、雅阁、奥迪A4L 奔驰E 宝马X5L,都有。一次性几百台流入市场。这个保值率不崩溃才怪。
如果你这一年老刷到一些卖新车但是要求上牌一次过户的,或者可以直接上牌的直播间,都是这种资源车,批量车。
想象一下,比如你买了一个非凡R7的旗舰,当时新车快40了吧。现在1年车龄的试驾车 15万多 可以买到。这样的试驾车有几百台流入市场。请问你的车还能值钱吗?
这样的情况也导致我这样的二手车贩子收购和以前情况大为不同。
以前的二手车贩子,基本上都是收购个人车辆,很少涉及试驾车,有,但是不多。一年就碰到几台。
而现在我手里的车基本都是试驾车 资源车。因为厂商和个人不同。个人有情绪化,一旦车辆的残值低于他能接受的最低极限,他就不会考虑卖了。厂商需要资金回笼,只要财务批准就没事。
所以我才会一次性打包10台 20台,甚至50台的量。
比我资金更多的车商,一次几百台也很正常。比如最近哪吒U,一次投入市场1800台。
再次,供需关系的改变也成为了目前车辆不保值的主要原因。我国的汽车产能过高,市场需求没那么大,除开部分出口。国内市场依然不能消化。
不能消化怎么办?打价格战,新车降价。G9直接降6万,极氪001 从29.9降低到现在24.4 。这样又回到了新车降价,真是完美的闭环。
这样一来,大家手里的车还会值钱吗?
最后,竞品的二手车价格降价,也会导致自身车型的保值率降低。我随便举例,过去普拉多 陆巡是不是二手保值率很高。如果,我说如果,坦克700二手车直接对折,那就会有很多原本打算买普拉多陆巡二手车的人
转投坦克700二手车,买普拉多/陆巡二手车的人少了,那么保值率就下来了。
那么我知道有人问了,那我咋知道我这车将来保值不保值,我想买一个相对保值的车型,以后亏的少点。
那我个人的建议是这样的。尽可能买热门车型。比如 34C,再怎么样,也是同类车型中相对比较保值的。你非要买个CT5,怪谁?
买新能源也是这样的,你买特斯拉,买理想,买比亚迪,相对好一些,只能说相对啊。
你说我一定要买个非凡 昊铂,哪能怪谁?
以前我还经常写一些现在车辆的收购行情,这个现在没办法写,一个月行情变一次,比股市还刺激。咋写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