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吧 关注:640,915贴子:30,124,113

斯蒂卡 铝管王 直板试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斯蒂卡 铝管王作为一把已经停产的底板平常并不多见,更何况是40+新材料球时代,纤维板大行其道,纯木相对式微的当下,纯木七夹尚且还有一些爱好纯木清晰手感的使用人群,用纯木五夹就少之又少了。
咸鱼连找个直板二手铝管王都等了很久
裸板拿回来上称84g,买回来的时候就带两面胶皮。
正手狂飚3,39度,2.2;反手天极3-60,35度,2.1。
底板清洁,胶皮除胶,重新粘板重180g
颠了几下球,感觉也没网上说那么又硬又模糊,反而好像形变还不错?但是底板重心极其偏拍头,空挥几下,卧槽这什么鬼离心力差点没抓住球拍。
网上都说这板很暴力,直接去球场体验一下
我个人打法属于近台快攻结合弧圈,推攻结合横打,新板上手先推挡找找手感,顺便给对面拉球热
身一下。
配狂3那面推起来也不是很弹很快,但吃球好深,上台很稳,有种难以形容的“果冻感”,属于给多少力就有多少速度和力量。
翻过来用天极3-60来推,突然就变得很弹,很快,瞎√巴乱弹,全都给我弹出界了,打了十来板调整压拍才稳稳上台。
到我攻对面防,有意思的就来了。
狂3那面首先攻球很稳,弧线低但是不乱飞,不算快依旧果冻感,很有趣。
换成天极3-60攻球就变的快了不少,扎实,一发力“砰~砰!”的金属声,很爽。
退台拉球,中等力量就有不错出球质量和速度,而且吃球巨深!吞吐感很强,球出去很窜很冲,稍微加点力直接把对面拉穿了。
跟对面小伙讲好拉三板一轮,第三板我发力试一下,卧槽,好喷,球出去跟炮一样,7-8轮下来对面小伙愣是没接上台过最后发力那一板。
换成天极3-60再试,超响金属音,更快的速度,这次他连球都摸不到的几率变大了。
30分钟试了下来,正手超爽,但是要时刻对抗拍子重心极偏拍头带来的离心力,手酸超累,对二次反应启动比较有影响,开弓没有回头箭,很偏单板质量,正手一板相当有威胁。
再跟对面说练练小球和正反手起下旋,上来小球就冒高,稳定冒高,但是可以手感控制,搓摆劈要适应一下,手上感觉传导还行,不算差。
正手起下旋还比较稳,但是发力就要手感控制好弧线,一发力弧线会变得比较长,稍不注意就出界。
反手台内拧拉费手,板身7mm厚,略有点卡手,柄比较大,转换起来偏慢,不知道是不是天极3-60是粘性胶面原因,弧线不算很低,旋转很足甚至还有点拐飘,对面都说过去的球不好接。
出台下旋球横拉起板感觉还不错,感觉很整,但重量太偏拍头,连续性不太好,第二板继续横打衔接还是有影响,不太建议主横打的人来用这板,横打主要起一板下旋和过渡用的还挺好使。
新板到手太兴奋,打的过于爽以至于没看时间,还没开局计分公园就到关灯时间了
总结,斯蒂卡 铝管王适合近中台,左推右攻,单面拉,推攻(拉)结合横打,自身手感好,发力好,追求正手单板质量,发抢一板过,不太追求连续性的球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1-07 06:53回复
    哥们,我有一把97g的,我是直板,不过我手腕比较耐艹,发抢那一板我感觉没几款碳板能和它比,就是厚度太大了,不利于转换,单板无解,连续性较差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1-09 23:47
    收起回复
      这板子很弹,不过是那种吃球的弹,吃进去又吐出去的那种,所以我感觉不管是起板还是打上选都是可控的,至于你感觉冒高,我觉得还是在适应一段时间在下结论,我第一次打这个也是板板冒高,手上没什么数,今天打了第十次了,基本适应了,有点手法还是能控制的住的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1-09 23:59
      收起回复
        铝管王设计太超前了,以前过于极端,现在对部分打法的人非常合适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1-10 00:02
        收起回复
          楼主get到这块板的爽点了。不过,我觉得这板子推挡很稳,稳中带凶。正手贴的是蓝天2,控球更好,进攻更暴。打了十多年的铝管王,攻能正手暴冲,防守又快又准,就是横打差了点,不过不要紧。要不是买不到,真想再多囤几块...


          IP属地:广东7楼2024-01-10 11:41
          收起回复
            最近入了个斯蒂卡TO,请问和铝管王有什么区别呀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10-31 22:50
            收起回复
              @传直永存 emmm,clcr其实在40+abs球时代定位属于入门练功板了,过去38赛璐珞,40赛璐珞时代还能当快攻板,现在硬度已经越做越软,偏向弧圈了,它为人乐道的特点是忠实的手感反馈,发几分力就有几分球质,比较适合入门练功用来掌握撞磨感觉,在此之余它仍然比低价入门中低端纯木强一些,有点“小六边型”感觉,但是再往上它就有点勉强了,类似样样都行,但只是行一些。脱离入门进入进阶一般都会开始有自己的打法倾向,用纯木打快攻的会嫌弃clcr不是硬木面材脱板速度太慢了,与纤维板对抗很吃力,用纯木打双面弧圈的会嫌弃clcr反手速度慢,手感糟糕。除非是老框架,王大力那种强调正手的打法或许会喜欢clcr正手拉冲酥脆手感而继续打下去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11-01 15:41
              收起回复
                但是要记住,千万别依赖蝴蝶超级纤维这种东西一直打,详情请看kisskiss下场,基本功一坨,就会反手扒拉两下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11-01 15:46
                收起回复
                  @传直永存 现在这个40+abs球时代,旋转削弱到一个阈值,反应到击球上来明显下旋比以前好起,上旋不像以前一碰就飞,现今版本的撞击的技术就是比摩擦技术收益大,你所说的林诗栋,张本智和反手抢早点扒拉那几下反而是反手先进表现,他们的问题也从来不是基本功不行,单拎哪一项基本功国家队练的狠是出了名的,张本智和在日乒也是加练常客,问题在于一技术结合衔接就出问题了,他们特长过于突出但是不够全面,在瞬息万变的赛场上技术有漏洞就会被人往死里抓。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11-01 16:26
                  回复
                    多少年来我还是一直很认可TO,厚五夹的全能板


                    IP属地:浙江12楼2024-11-01 16:44
                    收起回复
                      张本和kiss先不先进我持保留意见(我认为樊振东和梁靖崑还是最合理最先进的反手体系球员)。其它的观点我认同兄弟。@幻缘星屑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11-01 16:52
                      收起回复
                        @传直永存 以国乒王皓和吴敬平开创反手三分之二台用近台拧拉起板衔接反手快撕相持到中台反手拉冲,反手反拉,形成反手体系为1.0代,
                        到作为王皓的陪练的张继科跳到正手位拧拉变成全台拧拉起板衔接反手为1.5代,
                        这个时期算早期反手体系都以中台打旋转为主,主打反手斜线,变直线技术仍旧不成熟。
                        在吴敬平《乒乓球真有意思》的书中说道吃了04年雅典奥运王皓变不出直线的亏,在他接手小胖的时候让他狂练相持反手抽直线练到吐了,这个时期国乒反手体系进入2.0时代。
                        接着是林高远,王楚钦,林昀儒,张本智和,近台快撕快带技术一个比一个强调近台抢球起跳的早点借力发力,骑在台面上来打,近台非常有压迫力属于2.1代。
                        所以樊振东和梁靖崑的反手技术其实属于同代,主打中台,不算最先进。
                        but,比赛又不是比谁单项技术更先进,而是综合实力,是人的能力。
                        马龙手里一堆“非遗技术”,老的都是二王一马时代的遗产了,但是他运用合理,时机得当一样暴打乒坛掌握先进技术的小年轻,甚至能压住能力这么强的小胖这么多年。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11-02 00:21
                        回复
                          你说的大头、kiss、林昀儒、张本,这几个好像都偏爱超级纤维(小小林蝴蝶张继科szlc→林昀儒szlc,张本蝴蝶alc→salc,kiss弟salc。大头倒是还行,是偏中国队打法,不过有转换、步伐上的漏洞,也不太容易统治力强)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11-02 01:28
                          回复
                            嗯,有理有据。不过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个问题,目前除了马龙(老烧货了),登顶的几个人(樊振东换皮vis用到现在、张继科老vis用到废、马琳yeyeo(硬五夹)、王励勤oc狂飙王(五夹)末期CR、王皓(硬五夹),都不怎么苛求器材?都是基本功练到疯?你看看这几个基本功怪物,是不是统治力强的多(相对于这几个新秀)?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11-02 01:29
                            回复
                              ①乒乓球文化氛围被19l搞烂;②体校系统崩塌,兴趣班水平参差不齐,有的野鸡教练祸害小孩(启蒙教练很重要,很大程度上决定这张白纸是成为世界级的还是只是省市级的。最简单的,张继科单论技术只是省队级别,但是他靠自己毅力硬练硬打到了世界no1)③蝴蝶公司把器材全部软化(比如新vis和老vis区别,新vis门槛减低了,是不是皆大欢喜?嗯业余可能是,不过专业训练的小孩就难受了,底板上线低,导致发力练不出来,球质上限被大砍),然后大力发展超级纤维这种东西,桐木大芯+szlc+两面蝴蝶科技胶皮?这种全家桶会靠科技减少你的失误率,让你打哈哈也能随便上台(相对),你去学张本那类抢上升可以,但是你杀/拉/冲高点期的能力绝对是这个👎。你看看之前早期张本对高质量球员,根本没办法处理大力进攻的球。桐木大芯本来就是防守好,减震好,进攻能力却是这个👎。
                              那么如果是小时候用纯木(尤其是阿尤斯大芯板子)练功的球员呢,自然就会高点期击球多(合力效果好,失误率低),这样进攻能力max👍,总之就是游刃有余一些,可以快慢刀,慢节奏我能进攻,快节奏我能相持。
                              你蝴蝶全家桶诱导人抢上升,瞎胡搞,导致慢节奏或者力量大的回球根本不会处理(张本早期)那以后就纯烧钱吧,让蝴蝶株式会社给我订制一块超级水谷MAX,直接躺担架上打,拍碰球就能上台。。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11-02 01: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