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昌主任长期从事中医内科临床、科研、诊疗工作,在学术上坚持读经典、做临床,坚持整体观念、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尤其对肺结节、肺大泡、肺气肿等相关肺部疾病颇有建树。李德昌主任表示,在亚健康、慢性病丛生的当下,尤其是对于肺结节、肺大泡这种前期没有具体治疗方法的慢性病来说,”治未病”显得尤为重要。而恰恰中医药对肺部疾病的防治有着系统的理论知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完善的理、法、方、药体系,形成了防治肺部疾病的优势!

中医药具有简、便、验、廉、安的特点,治疗肺结节、肺大泡等肺病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系统地认识人体,针对不同机体疾病状态,建立个体化的诊疗方案,使机体逐步恢复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同时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方面,强调重视保养身体,顾护正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以达到未生病前预防疾病的发生,患病后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疾病痊愈后防止复发的目的。治未病倡导早期干预,截断病势,在养生、保健、治疗与康复等方面采用早期干预的理念与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维护健康、防病治病的目的。
李德昌主任说中药治疗过程中除了要重视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外,配伍也是是门大学问。组方就是在辨证的基础上,针对病因病机,以药物的性味、归经、功用为依据,利用药物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等配伍原理,有主次轻重的安排药物组合成方,务使方中的药物及其配伍与病证病机丝丝入扣。而“君臣佐使”就是中医进行复方配伍时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曰: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拆开来说就是:“君”——是复方中针对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指辅助君药治疗主症的药物;“佐”——指配合君臣药治疗兼症或反佐作用的药物;“使”——指引导诸药直达病变部位或调和诸药药性的药物。
值得注意的是,在用药上,剂量的调整也十分关键。一些药剂量很小的不同就可能会带来效果的大不同。有的药只能使用很少的剂量。有时候药方的差别就在一点点上,疗效可能就不一样。
李德昌主任表示,中医在肺部疾病的治疗上有很大的优势,通过调理脏腑气血阴阳,软坚散结;同时纠正体质偏颇,激发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最终达到治本之效果。

中医药具有简、便、验、廉、安的特点,治疗肺结节、肺大泡等肺病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系统地认识人体,针对不同机体疾病状态,建立个体化的诊疗方案,使机体逐步恢复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同时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方面,强调重视保养身体,顾护正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以达到未生病前预防疾病的发生,患病后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疾病痊愈后防止复发的目的。治未病倡导早期干预,截断病势,在养生、保健、治疗与康复等方面采用早期干预的理念与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维护健康、防病治病的目的。
李德昌主任说中药治疗过程中除了要重视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外,配伍也是是门大学问。组方就是在辨证的基础上,针对病因病机,以药物的性味、归经、功用为依据,利用药物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等配伍原理,有主次轻重的安排药物组合成方,务使方中的药物及其配伍与病证病机丝丝入扣。而“君臣佐使”就是中医进行复方配伍时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曰: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拆开来说就是:“君”——是复方中针对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指辅助君药治疗主症的药物;“佐”——指配合君臣药治疗兼症或反佐作用的药物;“使”——指引导诸药直达病变部位或调和诸药药性的药物。

值得注意的是,在用药上,剂量的调整也十分关键。一些药剂量很小的不同就可能会带来效果的大不同。有的药只能使用很少的剂量。有时候药方的差别就在一点点上,疗效可能就不一样。
李德昌主任表示,中医在肺部疾病的治疗上有很大的优势,通过调理脏腑气血阴阳,软坚散结;同时纠正体质偏颇,激发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最终达到治本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