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的温馨
晚饭后,母亲收拾完家务,常常是盘腿坐在炕沿边,带着老花镜做起针线活儿。而我则是坐在木凳子上,利用炕沿做书桌,就着母亲做活儿的油灯看书学习。
母亲的老花镜,是多大的度数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那个老花镜,少了一条腿儿,是用白线系着套儿挂在耳朵上的,至于什么时候怎么弄坏的也已经想不起来了。 虽然是戴着老花镜,可认针的时候,妈妈还是穿了几次都难以认上,常常要我来认。那时的我也曾幼稚的想过,清清楚楚的线尖针鼻儿,妈妈戴着老花镜怎么也认不上呢?为什么老花镜也不能让妈妈的眼睛看清楚呢?人的眼睛是累“花”的吗?“老花眼睛”会越来越重吗?如今,看书写字的时候,我常常也是要戴上老花镜的。原来当年妈妈是舍不得花钱去配合适的眼镜,或者说是根本没有那笔钱,能凑合戴着做些粗活儿就很好了!
记得那是一个冬天的晚上,母亲在烛光下纳着鞋底儿。那时的老家还没有通上电路。我坐在炕沿前的木凳上,一边写着“批@林批@孔”发言稿,一边和母亲三言五语地聊着。基本上是听母亲在说话,我自小就拙嘴笨舌少言寡语。有时,妈妈会用针尖挑一下灯芯,拨拨灯花;有时又会将针尖儿在头皮上划两下,应该是借头油使针润滑一些吧,也就更省些力。那天的发言稿 ,记得中学代班主任韩老师笑着问我能不能修改短一些。
多少年来,那样温馨的时刻,每每回想起来仍然倍感亲切,心底里会流出无尽的甜蜜!
晚饭后,母亲收拾完家务,常常是盘腿坐在炕沿边,带着老花镜做起针线活儿。而我则是坐在木凳子上,利用炕沿做书桌,就着母亲做活儿的油灯看书学习。
母亲的老花镜,是多大的度数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那个老花镜,少了一条腿儿,是用白线系着套儿挂在耳朵上的,至于什么时候怎么弄坏的也已经想不起来了。 虽然是戴着老花镜,可认针的时候,妈妈还是穿了几次都难以认上,常常要我来认。那时的我也曾幼稚的想过,清清楚楚的线尖针鼻儿,妈妈戴着老花镜怎么也认不上呢?为什么老花镜也不能让妈妈的眼睛看清楚呢?人的眼睛是累“花”的吗?“老花眼睛”会越来越重吗?如今,看书写字的时候,我常常也是要戴上老花镜的。原来当年妈妈是舍不得花钱去配合适的眼镜,或者说是根本没有那笔钱,能凑合戴着做些粗活儿就很好了!
记得那是一个冬天的晚上,母亲在烛光下纳着鞋底儿。那时的老家还没有通上电路。我坐在炕沿前的木凳上,一边写着“批@林批@孔”发言稿,一边和母亲三言五语地聊着。基本上是听母亲在说话,我自小就拙嘴笨舌少言寡语。有时,妈妈会用针尖挑一下灯芯,拨拨灯花;有时又会将针尖儿在头皮上划两下,应该是借头油使针润滑一些吧,也就更省些力。那天的发言稿 ,记得中学代班主任韩老师笑着问我能不能修改短一些。
多少年来,那样温馨的时刻,每每回想起来仍然倍感亲切,心底里会流出无尽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