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无眠吧 关注:2贴子:20
  • 1回复贴,共1

突触前抑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突触前抑制是由于中枢神经元活动导致兴奋性突触前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量减少,不容易甚至不能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而呈现出抑制性效应,这时突触后膜的兴奋性并无变化,亦不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由于产生突触前抑制的中间神经元重复放电时间较长,使兴奋性突触前末梢产生持续去极化,因而这种突触前抑制的效应较长。
突触前抑制大多见于脊髓初级传入神经元末梢,脊髓初级传入神经元兴奋时,除了通过一定的神经传导通路产生效应之外,还经过多个中间神经元接替,最后一级中间神经元与其他初级传入末梢构成轴-轴型突触,此中间神经元兴奋时,释放特殊的神经递质,可引起初级传入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发生持续性去极化,称之为初级传入去极化。这样形成的突触前抑制对外周传入信息的控制比突触后抑制更为有效。
目前认为,突触前抑制的神经递质是GABA。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之一,它使突触后膜对Cl-的通透性增加,Cl-向膜内移动而出现超极化,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研究发现,GABA引起的末梢去极化也有赖于Na+的参与。突触前抑制在中枢神经系统广泛存在,其生理意义可能是全面控制从周围传入中枢的感觉信息,在调节感觉传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在各种上行感觉传导束的各级细胞转换核、皮质脑干下行束或其他侧支与感觉通路之间,也存在有突触前抑制;中缝核和脑干网状结构的下行抑制通路可能也属于突触前抑制。


IP属地:广东1楼2024-01-28 23:53回复
    突触前抑制不同于突触后抑制,它不是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膜产生IPSP,而是通过轴-轴突触活动,使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递质减少,从而导致突触后膜上的EPSP减小所致。
    突触前抑制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广泛存在,其结构基础是轴-轴突触和轴-体突触的联合。
    如图11-12所示,来自脊神经后根的感觉神经A纤维末梢与脊髓内第一级感觉投射神经元C构成轴-体突触,可兴奋该神经元C;
    来自后角内中间神经元的B纤维末梢与A纤维末梢构成轴-轴突触,但不能直接影响感觉投射神经元C活动。
    若A纤维兴奋冲动抵达末梢时,可引起感觉投射神经元C出现EPSP。
    若B纤维兴奋冲动传入,则不会对该神经元C有兴奋作用。
    如果B纤维首先兴奋,一定时间后再使A纤维兴奋,则A纤维兴奋所引起的EPSP明显减小,说明B纤维的活动能抑制A纤维的兴奋作用,导致感觉投射神经元C活动受到抑制。
    这种抑制产生的机制之一是,B纤维传入兴奋抵达末梢并释放γ-氨基丁酸(GABA),作用于A纤维末梢GABAA受体,引起A纤维末梢Cl-外流,A纤维末梢膜去极化,从而使末梢跨膜电位变小。当A纤维传入冲动到达末梢时,由于其末梢跨膜电位变小,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变小,进入末梢的Ca2+减少,引起递质释放减少,导致突触后神经元C的EPSP减小,不能产生兴奋效应。
    由于这种抑制是改变了突触前膜的活动而实现的,因此称为突触前抑制。
    如前所述,GABA可使突触后膜产生超极化,而在突触前抑制中GABA却导致末梢A轴突膜产生去极化。
    这是由于在胞体处,细胞外Cl-浓度高于胞质内,Cl-内流的结果是引起超极化。
    然而,轴浆内的Cl-浓度较细胞外高,Cl-外流的结果使轴突末梢发生去极化而膜电位下降。
    突触前抑制多见于感觉传入途径,可调节外周感觉信息的传入。
    例如,当人在集中注意力时,通过突触前抑制,使得那些不需要的信息的传入受到抑制。由于突触前抑制产生的潜伏期较长,因此认为传入神经必须通过两个以上中间神经元的多突触接替,才能与其他感觉传入神经末梢形成轴-轴突触型联系。同突触后抑制相比,突触前抑制持续时间较长,可达100~200ms。


    IP属地:广东2楼2024-01-29 00: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