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59,850贴子:2,977,188

回复:【逻辑】意识和语言到底能不能准确表达具体的事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至于楼主说的:人类再发展,哪怕对任一具体事物也做不到完全准确把握。这种表述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4-02-02 06:45
回复
    而楼主提的另一问题是:人都会戴着有色眼镜看人。这种观点在哲学上也是无意义的,道理同上(因为你只是把人的局限性涂上了颜色)。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4-02-02 06:49
    回复
      楼主几乎所有的贴子的观点都可以用哲学简明扼要地阐述。而楼主却沉溺于佛学的逻辑无以自拔,还自以为高明,实在可笑。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4-02-02 06:52
      回复


        IP属地:云南通过百度相册上传23楼2024-02-02 07:55
        回复
          楼主所有的思维逻辑我好有一比:楼主钻进了一个迷宫,前半生都在迷宫里打转,始终找不到出口,突然有一天,竟然给他走到了进口。他恍然大悟“进口就是出口“,害我白忙乎了半辈子啊!佛学儒学这两个大骗子!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4-02-02 08:25
          回复
            从神学→儒学佛学→科学,这就是正常的道路。老子吧一干人听说儒学佛学不好,就返回去认定神学,真是自作聪明.愚蠢之极。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4-02-02 08:28
            收起回复
              逻辑可以准确表达逻辑体系之内的规律与法则。比如,数学就是一整套自洽的逻辑体系。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iPhone客户端26楼2024-02-02 09:05
              收起回复
                逻辑这玩意,我们东方的泛神信仰——古印度的吠陀和华夏的道早就告诉世人了:盲人摸象。而东方神学的根本是在盲人摸象的微观视角之上,有一个绝对的恒常不变真实不虚的存在!我们人不过是在这个层面玩分别而已。
                印度佛教发展到龙树为首的中观以来,建立了无分别智的般若体系,这个无分别智,是以阿含为主的小乘佛教原始佛教没有的东西。无分别智的出现,就标志佛教正式回归泛神信仰。大乘佛教的自性涅槃、如来藏等,都是对梵和道这个绝对存在的另一种称谓。


                IP属地:四川27楼2024-02-02 11:06
                回复
                  所以讲自性,讲如来藏,实际上就是讲的太一和梵,关于这个东西,只参佛法是不究竟的,必须回归道或吠陀去进一步寻找它的特性。我们华夏的道,把这个绝对存在内在的运动应象规律都讲清楚了,虽然阴阳五行是很抽象的概念,但越抽象才越具有普适性。关键在于,道和吠陀强调绝对存在是一个不可分割不能有取舍的整体,《道德经》的话说就是“独立不该,周行不殆。”它自个在哪里阴阳消长,它自身的炁能不停地在作用,并表现为看上去相反又互为因果的两类现象。如所谓的天和地,都不能孤立自存,离开如果说天主要由气和云组成,那气和云离开了地中的水了吗?这水有灌溉万物,植物动物人体都离不开的水的构成。而有了气和云,在不停的摩擦,就又有了风,有了雷电,有了雾。天地和人体一样,都是一个各个微观部位相互利益和协作的无割整体,天然存在的元素自然就有它的价值,人如果对微观分别的事物产生了好坏取舍,才妨碍了整体的自然和利益,整体破坏了,个体也得不到良好的生存。人对自身有取舍,偏执一方,强烈的满足相关欲望,你看身心出不出问题。


                  IP属地:四川28楼2024-02-02 11:18
                  回复
                    见闻觉知和意识,情感欲望,有生有灭但都归于元神,元神包含于此相关的一切元素。元神不是静态的,而是永恒的运动流转,但又不生不灭。我们微观感受到的喜或怒、哀或乐,以及在两种看似对立的思想中徘徊,只是人元神运动流转中彰显的元素不同,元神自个在人生运动中玩阴阳消长或阴阳显隐而已。吉利喜乐为阳显阴藏,祸害哀怒则是阴显阳藏,任何人都有亨通的时候,也有阻碍的时候,有福利的时候,也有祸害的时候。就是倒霉的人,倒霉前给自己挖坑时也是亨通和自我感觉很幸福,等祸害阻碍显出来了才有悔!两个相反的状态同时并存,在沾沾自喜得意自乐的时候,就同时在挖坑,过后彰显的祸害阻碍同时就在增长,阴阳在整体上是正相关的。我们祖先对这类天道的原理参的很透彻,所以才强调收敛和阴符。儒家道家应该结合起来,儒家偏向阳刚,道家偏向阴柔,两者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天道易经文化,不偏阳刚,也不偏阴柔,地天泰。任何生存的事物内在是阳刚进取的,但又必须配合天时地利人和,这就是阴符,对外需要顺势。所以道德上说成“物形之,势成之”也没有错们,《六韬》里面也说“柔弱者势也!”道家的逻辑在西汉就整理统一了。


                    IP属地:四川29楼2024-02-02 11:34
                    收起回复
                      道家只玩表示形而上的名,所以道家揭示的原理具有普适性,例如柔弱胜刚强,很多现象都可以用这个命题去套和解释。当然我也不说道就完全认清了宇宙时空的形而上,但道揭示的这些形而上的特性都是事实。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八卦都是宇宙时空普遍的法则。无极是指没有极限和尽头,没有终点,永远都在生生不息的变化中,有没有比无极还要广大的形而上法则,我不知道,道最高就在无极。太极就是整体观,阴阳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永远都无法分离,所以微观视角乐观看阴阳是互利的关系,悲观看阴阳又具有相互克制的性质,从相互克制来说,就不能走极端,不能有偏执,否则反而刺激反面的反作用和抵抗,最终可能会得不偿失。从乐观来说,当然就是道家常说的抱一。道家善于阴符,总是用阴柔入手来成就事物,事物全体就是阴阳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标榜阳刚则是偏执,破坏了事物的整体,事物也就无法生存。例如学习工作不但要有目标有进取心和志气,还必须脚踏实地从小处细微处做手一步步成长起来。道家有言“心欲小而志欲大”,《道德经》也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云云,都是玩的阴符。玩阴符需要不断磨炼心性,去躁去骄去奢去甚去泰,这是道家的一整套形而上学的认识和方法。


                      IP属地:四川30楼2024-02-02 11:47
                      收起回复
                        人类最初是怎么回事呢?
                        人类最初的圣人都是教化出来的,是别更高级的灵智教化出来的。伏羲受教,他是被教化出来的,这个历史观,在全世界各大人文主流,其实都是这个观点。


                        IP属地:四川32楼2024-02-02 12:19
                        收起回复
                          事物有多面性,只能略作表述。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24-02-02 13:51
                          回复
                            意识可以反映事物——道家禅宗儒家,是要先找到分别的本体,那个一是一个直观的觉知,是一个混沌整体,放任这个整体自为,它自然能生出的意识才反映了真实。好比说降温你感觉冷,这个冷不是你想生成就能生成的,这个身体通天地,感而遂知才能产生的觉知感受,这个感受又继续生产取暖的欲望和一系列意识活动,这个中和的心才反应了真实。儒家的中庸,第一章就讲这个问题。道家和禅宗,都在这个一和〇的层面玩。


                            IP属地:四川34楼2024-02-02 14:54
                            收起回复
                              可是,有没有一种可能,那个“它自然能生出的意识”本质上也是你的一个直观的意识。而这个意识的出现源自于修行者长时间的保持入静状态,身体持续地往某一方向发生变化,直到指标到达了一个阈值,从而触发了这个意识的开关。这一步即标志着进入所谓的高工状态。在这个状态下,可以体验种种幻象,其中就包括各种所谓的丹景。
                              到最后,就可以达到涅槃之境,得到所谓的解脱。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36楼2024-02-02 18: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