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吧 关注:3,600,655贴子:72,929,766
求助

学习好的人是怎么学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想学习学习好的人学习思路学习方法,那些人老说自己学习不好,但他们的成绩已经超过了多少人懂得都懂,他们当年是怎么学习的?有些东西老师不会教或不一定会教但考试一定会考,他们当年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举个例子,高考数学有很多模型思路老师一般不会总结,如果自己也不会那就完蛋了。
现在有网课了,很多东西都流传开了。那没网课前过去的高分们都是怎么学习的?
我始终想不明白,当年我们全班第一人家已经自学大学知识了,我考研时第一的同学已经把十几年年真题刷了两遍。一位考研老师100分考了90,但她的一个学生考了94。你说她们是靠老师吗?肯定不是,那她们或者是靠什么才学习好的?
就算清华北大老师教出来的一定能上清北吗?但不乏普通学校的学生能上清北,他们一定不是一枚追随老师。否则它们的成就只会比老师更低。
我就是想学习这种思考思想,然后我才能成为他们的一员。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2-10 22:54回复
    学霸的路线具有着不可复制性。
    不然所有人的学习不是整齐划一了?


    IP属地:广东2楼2024-02-11 09:16
    回复


      IP属地:广东3楼2024-02-11 09:16
      收起回复
        一般来说,小学对老师的依赖性最强。
        高中最弱。
        大学?
        哪个到了大学还看老师??
        老师不是上完课直接夹包就走的?
        这些老师有的水,有的强,
        但是,水的老师有的时候影响了学生自学,强的老师有的时候影响了学生的动脑。
        都是满18岁的。在同样的教学大纲下。
        学生的能动性已经超过90%了。
        还有,考研全是自学。辅导班还仅仅是过一遍,相当于有一个人组织了一堆人,强制一个进度罢了。
        更何况,现在B站上面讲的水平更高,更细致,
        高数考90分的,跟高数考9分的可能看的是同一个视频。


        IP属地:广东4楼2024-02-11 09:20
        收起回复
          没有B站的时候,大家都没有。
          所以,高考的难度也会降,
          就像大家经常吹的,1977年考卷。
          那是不是真的简单?
          但是,当年录取率只有4%,(加大专,加中专)


          IP属地:广东5楼2024-02-11 09:57
          收起回复
            学习方法的不可复制性就更在这时间差上体现了。
            比如,这个人没考上清北之前,大家不感觉他的方法是好的。
            当他上了清北了,那说明了啥?
            说明了这个人在小学的时候,他的方法是对的。
            而相隔了10年,这个方法还是不是适用。
            这本身就难说了,
            更何况,每个人都是分左右脑的。
            一般来说,女生习惯性用机械记忆的方式,
            而男生习惯用情景式的记忆方式。
            高考呢?
            数理,就是偏向图形式记忆 ,
            数学,图形式记忆 多,机械记忆少,
            语言类呢(外语,英,小语种)
            纯机械记忆,(家里本身是外国人的除外)
            语文呢?
            这个最玄学,
            可以这么说,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语文就已经不再只是考正常人使用语言了。
            等到了初中,语言+ 玄学各占一半。
            到了高中,基本上就是正常人能理解的,一般来说,都不是答案。
            古文反而还变正常了,要是现代文,那你第一时间读懂的意思,一般来说都不是答案。
            所以,怎么可能会有不变应万变的学习方法呢?


            IP属地:广东6楼2024-02-11 10:02
            回复
              说一个简单的例子。
              这个是前几年一个相当扯淡,但是又流传了很广的方法?
              先不说这个有多扯淡。
              就只说,发明这个方法的人是不是小学生? 这个人如果在外语上不强,怎么推市场?
              那这个人他自己用的是不是这种方法?

              好了,那当年这个方法可以说占了市场上20%以上。
              有没有上985的同学就是用了这个方法?
              那你说,这个方法是好还是不好?


              IP属地:广东7楼2024-02-11 10:05
              收起回复
                教育学家 首先是失败者,
                然后才是成功者。
                说是失败者,那是因为在考大学的时候,好的工科分不够。(700分去学师范的大神对不起,不知道有这种神中神)
                然后,选择了师范,又挤不过那些能当老师的专业。
                只是调济到了教育学。(第一志愿的再次对不起)
                这种专业,只要超出5年,再往前,都是垃圾,比生化环材还垃圾的垃圾。
                生化环材至少还有一个实验室。苦逼总比挂毙强。
                这是说教育学家是失败者,至少是高考的失败者
                但是,他们又是这个专业的成功者。
                因为这个专业确实根本就没几个就业口,而留在这个方向的人,那真的是万中挑一的。
                要么上硕上博士,
                要么家庭条件硬的可怕。
                反正,人家就在教育局,教育部这些地方工作了。
                你能说这些人比老师差??


                IP属地:广东8楼2024-02-11 10:19
                收起回复
                  研究教学,学习方法的人,
                  他们本身就不是高考中的成功者,
                  这才是这个问题的关键。
                  那学习好的人呢?
                  可以想一想,学习好的人,后面赚钱也多。现在有人嫌钱多了烫手,而去发文章赚这种几毛钱的东西?
                  现在看看,知乎,百度,教育专家真是多如牛毛。
                  以前是天天排985.
                  一共34所,能排出来个花。
                  211 100多,只能跟民办本科一个档。叫985以下。
                  这文章从开头就知道。能写1000多集小说。


                  IP属地:广东9楼2024-02-11 10:23
                  收起回复
                    @真趣Q
                    你是一位好家长。
                    就记笔记这个事。
                    就说英语吧,这个英语的现在差不多有定论。
                    如果一篇文章里只有2%的生字,词,说明这文章难度对这个人来说低了。
                    但是,如果这篇文章里有20%的生字。
                    那说明这个人应该读上一级,甚至上上级的课本。
                    同样的道理适用于数学。
                    如果上一节课,思考占90%,动笔占10%以下,说明这个人是学霸。
                    老师讲的他大部分都会。
                    如果就是埋着头,不停记。
                    甚至到了高中,还在记note pencil 这样的词。(我是真的看到过)
                    那这个课上不上没有啥意义了。
                    用一句特别不恰当的比喻,把猪拉到清华的校园。
                    这头猪能考研么?


                    IP属地:广东10楼2024-02-11 12:20
                    回复

                      这是笔记的国际认可的比例。
                      如果在这样的比例下,
                      总结区写不下内容。
                      这说明这个人的基础不适合这个教学了。


                      IP属地:广东11楼2024-02-11 12:22
                      回复
                        狂记笔记的人,我也碰到不少。
                        而且有一个亲戚就是这样。
                        在她小学的时候,我就发现了这种问题。她有着不动脑,只靠笔来记的方式。
                        这种人一般还伴随着。
                        1 握笔

                        2 读书摇头。
                        3 背单词,特别喜欢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拼。
                        还挺大声的。
                        4 做事巨慢。
                        5 一般偏温柔。
                        6 大概率漂亮。
                        最后一般大概率就是民办本科。


                        IP属地:广东12楼2024-02-11 12:29
                        回复
                          其实,教育部不停的改革,也在不停的创新,
                          包括了现在的拼音。
                          也包括了握笔。
                          甚至 是,以前大家都知道的这种握笔,现在被认为是错的


                          IP属地:广东13楼2024-02-11 12:31
                          收起回复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乖学生是啥样?
                            明明自己数学很差,英语很好。但是,当英语老师在讲台上讲她全会的知道的时候,
                            别说她不敢去看数学,或背数学公式了。
                            就是溜号,休息眯一会她都不敢。
                            这样的学生又怎么可能学得好呢?


                            IP属地:广东14楼2024-02-11 14:16
                            收起回复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2-16 00: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