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帕吧 关注:170贴子:501
  • 0回复贴,共1

中国之名缘何而来?为什么出土于陕西宝鸡的何尊上写着宅兹中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之名缘何而来?为什么出土于陕西宝鸡的何尊上写着宅兹中国?小说《五帝苯纪》以星宿推演,甘陕地区曾是中容之国。
作者:亚布

以下全部是小说《青帝伏羲》节选
第45回《执中旗因乎做媒 娶女和连生六子》节选
羲皇26岁(公元前3069年),他们的第四个孩子——子容降生。子容降生,羲和又说:“占风旗本是华表,简化以后又叫中表,你应该有个儿子姓中,以延续中华气象。”伏羲说:“好!那就让这个孩子就以中为姓,叫他中容。”《山海经·大荒东经》说:“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虚,日月所出,有中容之国,帝俊生中容,中容人食兽,木实,使四鸟:豹虎熊罴。”《山海经·大荒东经》说:“东荒之中有山,名曰壑明俊疾,日月所出,有中容之国。”从《大荒东经》的两则记载来看,伏羲之子——中容的子孙,既在东南艮卦,又在东北巽卦。东北巽卦的“壑明俊疾山”就是伏羲在家乡修炼、画卦、传教的地方。以此可知,中容去了中华故地、羲皇故里,今甘肃天水。
第7回 《封男国女巫嚎啕 奠定了姓氏源考》节选
《山海经》是一部地望体史书,它是用一个明显的地标,把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和历史事件都统一记载在这个地标附近。这个地标就是《大荒经》中与天上二十七宿对位的二十七座上古大山。
对应《山海经·大荒东经》,从东南向东北,东方苍龙七宿的七个国家是:角宿大言山的贯匈国、亢宿合虚山的君子国、氐宿明星山的小人国、房宿鞠陵于天山的玄股国、心宿孽摇頵羝山的奢比国、尾宿猗天苏门山的埙民国、箕宿壑明俊疾山的教民国。
〔七〕东方苍龙箕宿教民国(劳民国,崂夷),天地对位壑明俊疾山。
1.教民国姓氏图腾周代以上考:
教民国在天皇时期为苍龙氏,是天皇三皇子摄提格后裔,尚白;地皇时期是地皇三太子柔兆布道之地,保留苍龙氏。人皇时期仍称苍龙氏,是三真人天玑出游合婚之地,尚彩。弇兹氏玄女62年,玄女的赘夫金德之君花信侯在苍龙氏去世,花信侯与玄女生下的小玄女到苍龙氏奔丧未归,以58岁高龄生下女婴,以“花”为姓,史称“华氏”。“华”是“花”的本字。伏羲的母亲华胥就是这个“花氏”家族的人。因华氏改“准绳圭表花信台”为“准绳圭表信风台”,以职业为姓,“华氏”又被称作“风姨”“封姨 ”“封夷”“大风”“防风”。弇兹氏织女时代苍龙氏改作白翰氏,打着白色山鸡旗,也就是风鸟(凤鸟),甲骨文“风”与“凤”是同一个字。正因如此,华胥之子伏羲也是风伯,以风为姓,以鸡为图腾。《山海经·西次二经》说:“又西二百里曰鹿台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银。其兽多㸲牛、羬羊、白豪。有鸟焉,其状如雄鸡而人面,名曰凫徯(伏羲),其鸣自叫也,见则有兵。”
伏羲,雷神之种,也用龙蛇图腾。《山海经·中次七经》说:“又东三十里,曰浮戏(伏羲)之山。有木焉,叶状如樗而赤实,名曰亢木,食之不蛊。汜(fàn)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东有谷,因名曰蛇谷,上多少辛。”“浮戏之山”是以伏羲命名;山中的“蛇谷”是以伏羲蛇图腾命名;而且伏羲山还发源了“汜水”。“汜水”就是“梵天水”,今印度河。伏羲就是大梵天,亦即造书天(造字神)。
伏羲在青丘国称帝以后,主要有两支后裔:一个支系是蛇图腾的少典氏,另一个支系是鸟图腾的少昊氏。少典氏是蛇图腾,供奉伏羲族徽为蛇身人面,名浮戏(伏羲);少昊氏是鸟图腾,供奉伏羲族徽为鸡身人面,名凫徯(伏羲)。
在索颠做八挂时代,白翰氏(苍龙氏)风姨挂位在东北,星空对位箕宿,居住在瀛洲黄土高原(今甘肃天水以及陕西一带),信奉信风之神。风姨以职业“风”为姓氏。
无怀氏时代,大赐二十七部男性农师封国,国号教民国(劳民国),祖人皇而宗弇兹,图腾为人,白衣黑趾。郭璞《图赞》说:“玄股食鸥,劳民黑趾。”
伏羲年轻的时候,曾经在甘肃天水壑明俊疾山观星画卦,所以《山海经》也以壑明俊疾山的名字,称伏羲为“帝俊”。“俊”古文写作“夋”,今本《山海经》已把“帝夋”写作“帝俊”。《山海经·大荒东经》说:“东荒之中,有山名曰壑明俊疾,日月所出。有中容之国。”中容是伏羲和羲和所生的第四个儿子。
伏羲在青丘国称帝以后,留在甘陕黄土高原族人主要有两支。一支是龙图腾的教民国,一支是鸡图腾的翟国,身穿白衣,史称“白翟”,即白色的山鸡——白翰氏”,也写作“白狄”。鸡图腾的翟国主要居住在今陕西省宝鸡、扶风、耀县、富平一带,亦称“有易氏”“皋落氏”。“白狄”一直延续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578年,晋厉公命吕相为使,致秦桓公《绝秦书》说:“白狄与君同州,君之仇雠;而我之婚姻也。”白狄与秦都最初都分布在今陕西渭河流域。翟国早期的国都在扶风(俗称东扶风),今陕西扶风县。“扶风”,即伏羲风姓国。史称“扶风氏”。翟国晚期的国都在陈仓,位于今陕西宝鸡市。正因如此,扶风与宝鸡一带出土了大量的象征伏羲的公鸡图腾玉器和青铜器。
白狄称“有易氏”,源于伏羲作易;又称“皋落氏”,明确太皋伏羲是其祖先。在春秋时代,晋国的隐患南有姜戎,西北有白狄,北面有赤狄。白狄就是使用公鸡图腾的伏羲族人。在上古华夏大地上,不仅白狄使用公鸡图腾,太昊伏羲的后裔少昊氏在江水(成都平原)也使用公鸡图腾,看官们可以去三星堆博物馆看看那只青铜公鸡。
为什么说伏羲还有一个公鸡图腾呢?这还得看伏羲家族的星宿——箕宿。
伏羲,也写作“庖牺”,居先天八卦东北巽卦,对位天上二十八宿匏瓜。《史记·天官书》说:“匏瓜,一名天鸡,在河鼓东,抱瓜明,则岁大熟也。”
那么“天鸡”又是天上哪一颗星星呢?《京氏易传》云:“箕主八风,亦后妃之府也。箕,王后寝。箕为敖客,行谒请。箕为天口,为口舌、谗言。箕宿,一曰天津、天汉,主津梁;一曰风星,主八风;一曰狐星,主狐貉;一曰天鸡,主时;一曰天阵,金也,一曰女相,主口舌;又曰天后,后宫之别府也。又主蛮夷。尾而授之以箕,见妇道也。天子后妃之寝丽于此者,嗣续无穷之意。”原来这个“天鸡”,竟然是东方苍龙“箕宿”之中的一颗星。由于“天鸡”位在东方苍龙“箕宿”之中,所以祭祀东方,也以鸡为牺牲。《青史子》书说:“鸡者,东方之牲也。岁终更始,辨秩东作,万物触户而出,故以鸡祀祭也。”伏羲在天上成了“天鸡”,答案就在《山海经》里。《山海经·西次二经》说:“又西二百里曰鹿台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雄鸡而人面,名曰凫徯(伏羲),其鸣自叫也,见则有兵。”
春秋时代,世居陕甘将近3000年的鸡图腾翟国被晋国所灭。这长期战乱中,翟国人都以国名为姓,逃奔迁徙。由于各地方言不同,翟姓形成了两种读音,居于北方者读“狄”,迁居南方者读“宅”。《竹书紀年》说:“周穆王十四年,秋九月,翟人侵毕。”
还有一部分教民国的人,在伏羲堂弟郝骨的带领下,以龙作为图腾,居住在今甘肃天水、山西太原一带,初称“郝骨氏”,后称“义渠”“禺知”“禺氏”“焉耆”“月支”。唐代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说:“帝之弟郝骨氏为帝,立制,其裔孙子期,帝乙封之太原之郝。后有郝氏、郝骨氏。”
教民国生活的甘陕黄土高原甘肃天水一带盛产宝马,因此古人将龙马并言,如龙马精神。《周礼·夏官·瘦人》记载:“马八尺以上为龙,七尺以上为騋,六尺以上为马。”
夏朝时期,有打着白马图腾的伯鲧后裔,移民教民国。《海内经》说:“白马是为鲧。”伯鲧后裔与龙图腾的教民国合婚自称“义渠”。《逸周书·王会解》说:“正北方义渠,以兹白,兹白者,若白马,锯牙食虎豹。”义渠国的族旗叫兹白。兹白形象是白马,长着锯牙,吃着虎部、豹部两部兵马的俸禄,他们是伯鲧的后裔。《海外北经》说:“北海内有兽,其状如马,名曰騊駼。有兽焉,其名曰駁,状如白马,锯牙,食虎豹。”《海内经》说:“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义渠人从商朝武乙时代正式建国,至秦昭王时存在800余年,其国毗邻秦、魏,参与中原争雄之战,是当时西部的强国,后被秦所灭。
“兹白”又是大夏的国旗。《逸周书·王会解》说:“大夏,兹白牛,兹白牛野兽也,牛形而象齿。”“騊駼”又是“禺氏”的国旗。《逸周书·王会解》说:“禺氏騊駼。”“禺氏”便是“禺知”。由此可见:义渠、大夏、禺氏都是伯鲧后裔与教民国合婚的产物。他们有的用白马图腾,有的用白牛图腾,但追根溯源都是龙图腾,所以后世文献也把“义渠”译作“禺知”“焉耆”。只因主图腾为龙,也被称为“禺知龙部落”。《沙洲伊州地志》唐光启元年记载:“龙部落,本焉耆人,今甘、肃、伊州各有首领。”说“龙部落”属于焉耆国(义渠国)人,生活在现在的甘肃张掖、酒泉还有新疆哈密一带。古义渠在夏商周朝存在,战国时期被秦昭襄王(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所灭。《逸周书·史记解》说:“嬖子两重者亡,昔者义渠氏有两子,异母,君疾,大臣分党而争,义渠以亡。”古义渠属于古羌人。汉朝时期,古义渠后裔月支人在公元前130年,西击大夏(巴克特里亚王国),造成大夏灭亡,定居于阿姆河流域。
《魏书》说:“焉耆国,在车师南,都员渠城(义渠城),白山南七十里,汉时旧国也。去代一万二百里。其王姓龙,名鸠尸卑那,即前凉张轨所讨龙熙之胤。所都城方二里,国内凡有九城。国小人贫,无纲纪法令。兵有弓刀甲槊。婚姻略同华夏。死亡者皆焚而后葬,其服制满七日则除之。丈夫并剪发以为首饰。文字与婆罗门同。俗事天神,并崇信佛法。尤重二月八日、四月八日,是日也,其国咸依释教,斋戒行道焉。气候寒,土田良沃,谷有稻粟菽麦,畜有驼马。养蚕不以为丝,唯弃绵纩。俗尚蒲萄酒,兼爱音乐。南去海十余里,有鱼盐蒲苇之饶。东去高昌九百里;西去龟兹九百里,皆沙碛;东南去瓜州二千二百里。”
《魏书》中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从《魏书》记载来看,焉耆国远在汉朝以前便存在,而且国王姓龙,生活的地点也正好是月支(禺知)国甘肃一带。实际上,出现在汉朝以后史书中的“焉耆国”,就是我们常说的“小月支”,他们是西击大夏的大月支余部。“焉耆”与“禺知”音近。只因焉耆国(小月支),国王姓龙,自古崇拜龙神,以龙为图腾,同时也以龙为忌。而据《淮南子》证实,“龙忌”属于上古华夏仪轨。《淮南子·要略》说:“因循仿依,以知祸福,操舍开塞,各有龙忌,发号施令,以时教期。”汉代著名学者高诱解释说,汉族以鬼神为忌,西胡、南越皆以龙为忌,谓之“请龙”,相当于汉族的请神。《史记索隐》又说:“西方胡皆事龙神,故名大会处为龙城。”而月氏(禺知)、西胡、匈奴都喜欢把自己的都城称为“龙城”或“龙庭”。“龙城”,也是甘肃省天水市的别称,将天水市称为“龙城”,是因为“人首龙身”的伏羲出生在这里。“龙城”也是大月氏几千年的政治经济中心。“天水”又名“上圭”,即上古帝王伏羲在此立表画圭之地。
2.教民国地望:今黄河中上游,河北、山西、陕西、甘肃一带。
3.教民国前后政权沿袭关系:苍龙氏→华氏→白翰氏(风鸟氏)→防风氏→教民国→华胥国→伏羲国→勾芒国→中容国→翟国→白狄→义渠→龙部落禺知→大月氏(禺知)→小月氏(焉耆)

亚布其它作品:
《遗失的华夏哈拉帕》
《左祖右社与阳城》
《哈拉帕文明全档案》
《山海经鉴》上下册
《山海经鉴》网课视频70集
历史小说《三皇苯纪》上下册


IP属地:贵州1楼2024-02-14 22: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