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回在片冈在周记上发癫 m说降谷那层结果字数超了,我就干脆开一层说了。
降谷低谷期这个描写很强行明眼人只要不球盲应该都能看出来。
我所说的强行,不是说降谷不能有低谷期,而是寺岛的路径依赖是让片冈去定调,而片冈对投手降谷的批评则完全不成立,又不给改进意见,导致这个角色稀里糊涂,我也稀里糊涂只想冲进去科普。
细看下来降谷也好主角也罢他俩(外加一个片冈)都有一个误区,这个倒是真的该纠正。那就是“胜投”。包括胜投代表什么,胜投怎么来的。这涉及棒球理解了。那么我又忍不住要问一句寺岛,你是真的打过棒球吗?如果你打过棒球,为什么对棒球赛的得分和胜利理解这么离谱呢?
胜投数到了现在已经算一个过时概念,他说明不了投手能力,非要说的话只能说明投手是否强运。这和棒球比赛的得分规律有关。
棒球分为攻击端和防守端,投手能做的始终是防守端的工作。这里从投捕的本意便可见一斑:投捕,battery ,本意是炮台,即投捕是防守方守城的炮火中心。投手撑死只能保证不失分。这就是为什么pg和nono对投手来说意义非凡。当然我必须指出,pg的功劳还有野手一份。棒球是一项团体运动。虽然我也吐槽过这玩意比起篮足排挺独的,但真不是个人运动。
【攻击端不得分,队伍永远赢不了。】
举例的话,远有莴苣曾经的林少主,近有地瓜,日职有中日龙的柳裕也,好投但是打者打不了一点队伍照样赢不了(这种情况有时候会被戏称为封锁自家打线,但是我们这么吐槽的时候都是很心塞的
),队伍赢不了,你就背不了胜投。
例外的是二刀流,先说一句,国联以前投手也打击,二刀流本来就有的。比如莴苣季后赛战神疯邦,为什么被称为战神,视为伟大,因为他真的在关键战役里于投打两端都做出了贡献。但打击本来就是不强求于投手的(疯邦打击是顺带,是国联那时候要投手打击的要求使然,他没有规划自己成为二刀流,但真的是二刀流……)。打击不是投手份内工作。评价投手,看的都是这个投手压制对方打线压制得如何?(投手压制力)粗看就是失分多少,被打多吗(长打还是短打),被上垒多吗?
用胜投评价投手,是一件【倒果为因】的事。胜投是你所属球队取得胜利你才能拿到的,是球队的结果——“获胜”,不是球队获胜的原因。
胜投数确实是早期投手数据,早得很,它有点价值的时候是在远古时代,那时候投手九局完投,这种情况下可以说九局的比分(在某种程度上)是双方投手压制力的体现(但漏洞还是很大)。现代棒球水平上去了,投手部分每场都和接力赛一样,现在先发革命进行时,假先发,牛棚日也是战略,先发能控制的部分将只少不多。寺岛这一套一人ACE,王牌完投的理念都发出尸臭味了。
最后再复盘一下现代棒球先发要如何背胜投:
直接逻辑:球队获胜——投手背胜投
(先发投满五局,且球队保持领先,最后获胜的情况下,先发背胜投。先发没压制住,牛棚来救火最后获胜,胜投将是牛棚背哦)
条件:(一)先发自己:压制好打者
(二)队友部分:①打线给力 ②牛棚不放火
可见,【胜投只是强运投手指标罢了】
评价投手,无论先发还是牛棚,长局还是短局,要看他能控制的部分,ERA,K/9,BB,whip,Fip,xRA等等。
在能控制的部分,降谷表现一直出色(低谷时期也很出色)。我是找不出任何能苛责他的理由。降谷所谓的钻牛角尖,钻的就是这里,他责任心太强,又不理解胜投这个指标的定位。
按照钻A的描写,降谷和主角对胜投的理解向着两个反方向,降谷觉得球队赢不了都是他先发的责任,泽村则觉得只要队伍赢了自己就很强。云泥之别,寺岛你……
降谷自己选择走上荆棘之路,这句总结很不错,知降谷者御幸也。他这个年纪有这种水平实属难得,很少人会在这么好的好投后马上产生“我要超越那一日的投球”这种高要求,想着“能有这个表现一直持续下去”的人会更多一点。而这点也是职业意识有无或高低水平投手的分野。而片冈的弱智问题,降谷都有答案啊。降谷知道自己的课题是什么——“超越那一日的投球”即精进投球内容(九局失两分已经绝对好投了晓哥),他心中理想的投手形象不就是投球内容十分优秀即NONO或挑战PG吗?说多点他是不是得写个我要拿泽村赏再拿赛扬才叫有理想的形象?片冈这里语文老师失格了阅读理解能力呢?
。】
降谷低谷期这个描写很强行明眼人只要不球盲应该都能看出来。
我所说的强行,不是说降谷不能有低谷期,而是寺岛的路径依赖是让片冈去定调,而片冈对投手降谷的批评则完全不成立,又不给改进意见,导致这个角色稀里糊涂,我也稀里糊涂只想冲进去科普。
细看下来降谷也好主角也罢他俩(外加一个片冈)都有一个误区,这个倒是真的该纠正。那就是“胜投”。包括胜投代表什么,胜投怎么来的。这涉及棒球理解了。那么我又忍不住要问一句寺岛,你是真的打过棒球吗?如果你打过棒球,为什么对棒球赛的得分和胜利理解这么离谱呢?
胜投数到了现在已经算一个过时概念,他说明不了投手能力,非要说的话只能说明投手是否强运。这和棒球比赛的得分规律有关。
棒球分为攻击端和防守端,投手能做的始终是防守端的工作。这里从投捕的本意便可见一斑:投捕,battery ,本意是炮台,即投捕是防守方守城的炮火中心。投手撑死只能保证不失分。这就是为什么pg和nono对投手来说意义非凡。当然我必须指出,pg的功劳还有野手一份。棒球是一项团体运动。虽然我也吐槽过这玩意比起篮足排挺独的,但真不是个人运动。
【攻击端不得分,队伍永远赢不了。】
举例的话,远有莴苣曾经的林少主,近有地瓜,日职有中日龙的柳裕也,好投但是打者打不了一点队伍照样赢不了(这种情况有时候会被戏称为封锁自家打线,但是我们这么吐槽的时候都是很心塞的

例外的是二刀流,先说一句,国联以前投手也打击,二刀流本来就有的。比如莴苣季后赛战神疯邦,为什么被称为战神,视为伟大,因为他真的在关键战役里于投打两端都做出了贡献。但打击本来就是不强求于投手的(疯邦打击是顺带,是国联那时候要投手打击的要求使然,他没有规划自己成为二刀流,但真的是二刀流……)。打击不是投手份内工作。评价投手,看的都是这个投手压制对方打线压制得如何?(投手压制力)粗看就是失分多少,被打多吗(长打还是短打),被上垒多吗?
用胜投评价投手,是一件【倒果为因】的事。胜投是你所属球队取得胜利你才能拿到的,是球队的结果——“获胜”,不是球队获胜的原因。
胜投数确实是早期投手数据,早得很,它有点价值的时候是在远古时代,那时候投手九局完投,这种情况下可以说九局的比分(在某种程度上)是双方投手压制力的体现(但漏洞还是很大)。现代棒球水平上去了,投手部分每场都和接力赛一样,现在先发革命进行时,假先发,牛棚日也是战略,先发能控制的部分将只少不多。寺岛这一套一人ACE,王牌完投的理念都发出尸臭味了。
最后再复盘一下现代棒球先发要如何背胜投:
直接逻辑:球队获胜——投手背胜投
(先发投满五局,且球队保持领先,最后获胜的情况下,先发背胜投。先发没压制住,牛棚来救火最后获胜,胜投将是牛棚背哦)
条件:(一)先发自己:压制好打者
(二)队友部分:①打线给力 ②牛棚不放火
可见,【胜投只是强运投手指标罢了】
评价投手,无论先发还是牛棚,长局还是短局,要看他能控制的部分,ERA,K/9,BB,whip,Fip,xRA等等。
在能控制的部分,降谷表现一直出色(低谷时期也很出色)。我是找不出任何能苛责他的理由。降谷所谓的钻牛角尖,钻的就是这里,他责任心太强,又不理解胜投这个指标的定位。
按照钻A的描写,降谷和主角对胜投的理解向着两个反方向,降谷觉得球队赢不了都是他先发的责任,泽村则觉得只要队伍赢了自己就很强。云泥之别,寺岛你……
降谷自己选择走上荆棘之路,这句总结很不错,知降谷者御幸也。他这个年纪有这种水平实属难得,很少人会在这么好的好投后马上产生“我要超越那一日的投球”这种高要求,想着“能有这个表现一直持续下去”的人会更多一点。而这点也是职业意识有无或高低水平投手的分野。而片冈的弱智问题,降谷都有答案啊。降谷知道自己的课题是什么——“超越那一日的投球”即精进投球内容(九局失两分已经绝对好投了晓哥),他心中理想的投手形象不就是投球内容十分优秀即NONO或挑战PG吗?说多点他是不是得写个我要拿泽村赏再拿赛扬才叫有理想的形象?片冈这里语文老师失格了阅读理解能力呢?
。】